黃建波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小學課堂中特立獨行的科學課堂是小學生能夠與社會知識、自然科學接觸的優(yōu)秀橋梁,是學生進行科學知識了解,進而進行探索的重要場所。新課標對小學科學中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進行了要求,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其能夠進行合作學習對小學科學學習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對小學中可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應用探索,供教育工作者使用。
關鍵詞: 小組學習;小學科學;應用探索
在當前我國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模式已經有了極為廣泛且正確的應用。在學生教師共同實踐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新意義以及高效率已被普遍認可?,F在,如何將小學科學的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聯系起來,從而促進小學科學教學效率、水平的提高,是小學科學教師研究的重點。
一、對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勢的探究
1.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社交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人類社會是聯系著的,人與人之間都會有聯系,任何孤立在他人之外的人都是不能在社會中存活的,因此,社交能力對人來說極為重要。而在社交能力的初期,小學中的社交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學生能夠在小學時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他人和善友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夠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在分組中,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在與其他同學協作交流中,進行科學知識學習;這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學生間的情感,有利于學生社交能力,語言能力的提升。
2.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還有利于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養(yǎng)成提高?,F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對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認識不高。在小學科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和其他同學進行分工協作,對問題進行不同方面的分析解讀,并通過其他同學得出的結論觀點來豐富自身的知識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了鍛煉提高。另一方面,小學科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能讓學生在分工協作的時候,讓其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讓其明白有些事情只靠自己不能完成,必須要有團隊協作才行,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水平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
3.小組的合作學習模式還有利于提升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師生關系和睦。在小學生的觀念中,與老師的關系是否友好是其對其學科學習興趣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如果喜歡學科老師,就會進而喜歡該學科,進而主動對學科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進行教學時束手束腳,既不能對學生太過嚴厲,也不能夠太過放松,教師很難把控。而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的地位得到了弱化,真正的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主動與知識相接觸,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中心,教師在課堂中只起輔助作用,從而從根本上打破學生與老師關系的難題,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小學科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1.學校必須認同且重視小學課堂中小組學習的重要性。要想能夠完全開展小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必須要有學校的大力支持,學校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為小組合作學習探索創(chuàng)造良好的軟件硬件支持。首先,學校應該統計學校配置,對落后的教學設備進行淘汰處理,引入新式的現代化教學設備,這有利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對于疑惑問題進行查閱解讀,同時,還能夠更好更便利地讓學生進行學習資料的查閱處理,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的獲取知識,并將小組合作學習中所獲得的成果方便快捷地進行展示,在現代化教學設備上進行呈現。除此之外,學校還需要對教師進行培養(yǎng),讓教師明白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
2.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應該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工,努力地去營造出自由和諧歡樂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來。根據筆者在多所小學走訪調查發(fā)現,目前小學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課堂上的氛圍是比較沉悶且厚重的,課堂的氛圍過于嚴肅,學生仍然被限制在框子里,思維沒有得到發(fā)散,處于拘束狀態(tài),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一定不會是太理想的。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下,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學習的氛圍過于嚴肅,同學們不敢踴躍發(fā)言,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索的時候,思路也不能真正打開,不能夠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聯想傳信,不能夠有新穎開放的看法,這引起在進行小組探究的時候,同學們沒有話題 ,不知道要討論什么,使小組學習陷入僵局。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也會出現部分同學過于強勢的情況。這些同學驕傲自大,容易固執(zhí)己見,不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只去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不去考慮其他同學的感受,這會引起其他同學的不滿。同時,與之相反的,還有些同學放不開手腳,過于沉默寡言,不能夠很好地加入到小組學習探索當中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很好的參與感,不利于自身的學習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找準時機主動介入,根據不同的情況,隨機應變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讓小組成員處于最佳狀態(tài)。只有如此,才能讓小組合作教學良好的進行下去,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提升,從而讓學生能夠進行合理有序的分工,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能夠最大的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出和諧自由的環(huán)境。
3.對小組評價的機制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舍棄單一的評價方式,采取多元多樣的評價方式,讓小組的成果經過多方點評,確定最貼切的評價。在當前,使用最多的是教師或者是班干部的評價方式,這種方式過于但一,可以適當的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相較于教師和班干部,相熟的同學能夠更用心,更準確的找出學生觀點的不同或錯誤,并給出讓學生更易接受更易理解的評價;同時進行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讓小組之間進行相互競爭,從而激發(fā)學生得到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乃至于鞭策。自我評價也是可以保留的,學習終究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對于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生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哪個知識點已經熟記,哪個知識點還未掌握,哪個只是點還需要復習,學生通過對自身的總結評價,找出自身的缺點,讓分享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從而一步一步的克服缺點。在此之后,老師可以進行完成的總結評價,對各個小組課堂的表現進行評價,獎優(yōu)懲劣,讓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并且愛上小組的合作學習。
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小學的科學小組合作教學還不應該被場地所限制。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可將學生帶到校外場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去直觀的感受大自然,與小動物們親密接觸,感受季節(jié)的變換以及植被的變化,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情況,以這種寓教于樂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科學的奧妙,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科學學科的學習。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科學教育中,對學生的分組合作學習是重要一環(huán)。教師應當把握住分組合作學習的核心,理解分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以及其實施的難點,結合當前學校的情況,對學生開展合理有效的分組合作教學,把小學科學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愛上小學科學,促進學生得到全方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黎亞茹.談小學科學教學[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6(02).
[2]張秀香.論小學科學教學[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18).
[3]胡君秀.小組合作學習[J].江西教育,2014(Z3):88.
[4]丁淑娟.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教育,2016(05).
[5]趙玉珍.小學科學教學淺析[J].東西南北: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