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去春來花開花落,光陰似箭,彈指一揮間已十三年,歲月的風雪雨霜使我的容顏已變,青春已不再,但我心依舊,情懷如初。十三年前我與青青校園一見鐘情,美麗相約,許下“一生育桃李,教書育人之”的諾言。十多年間,我們以心相見,以情相悅,育化桃李芬芳無數(shù),十六年后我依然迷戀于這方熱土,醉心于青春年少爛漫茂盛的世界,情深意濃似海。
1、愛學生就要深入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了解。這是做好班級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了解學生從了解學生家庭開始。父母的年齡、職業(yè)、家庭住址、生活狀況,做到了如指掌。接著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他們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顧;了解孩子的各種教育情況,以便因材施教。要深刻的了解每一個孩子,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關心教育他們。
2、愛學生就要深深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成績一般的要愛,成績差的更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shù)母獝?“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
3、相互尊重是愛的基礎。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愛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我們班的鄭文浩同學,上課好動,愛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是個地道的調皮搗蛋大王。我發(fā)現(xiàn)了這孩子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特別尊敬老師,熱愛勞動,樂于幫助別人,有很好的思想基礎。我多次找他談心,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對于他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以鼓勵,還交給他一些班級工作去做,適時地去表揚他。慢慢提高他在學生中的威信,經(jīng)過長時間的教育,同學對他另眼相看。他的工作很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不知什么時候我們班的孩子,竟然從學校教師的簡介中把我的出生日期記下來,在我生日的那一天,竟然在學校門口等待我,迎接我,老遠看到我就大聲喊:“老師生日快樂……”生日快樂……”那一天,他們格外聽話,格外懂事。我的確收到了學生“深深的愛”這份特殊的禮物。
這一切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待調皮的孩子要多給一些溫暖,用"愛"字改變他們,理解尊重信任他們。尊重和理解是培養(yǎng)自主品格的養(yǎng)料。在班上,人人都是小主人。不用老師指定,不用編排值日表,每天衛(wèi)生清掃都有學生搶著去做;班上有同學遇到困難,同學們都會主動去關心、幫助……用愛心培育孩子對集體,對他人的愛,一旦這種愛升華為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那么學生完美的人格就形成了。
4、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xiàn)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于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前途。
作為一個班主任,我有責任引領他們走進知識的殿堂,學到更多的知識;我有責任引領他們張開理想的風帆,駛向夢中的彼岸;我有責任引領他們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無盡的天空。
在輔導學生學習時,不僅要使優(yōu)等生學好,也要使中等生學好,更要使學困生學好。以前我們班的王緩緩我覺得是老大難,基礎特別差,還沒有一定的理解水平,我總是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吃小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輔導,他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父母的遺傳加上自己的努力,字寫得特別漂亮,
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成為我們班的“書法家”了。
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傳授學生知識,更在于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道理。他們不知天高地厚,只會隨心所欲地玩鬧。我每學期開學總是先對學生進行常規(guī)的教育,不僅使他們了解了一日常規(guī),而且,對他們也有提醒的作用。并且不失時機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進行常規(guī)教育,如:班會上、早讀時、值周總結得到紅旗和沒得到紅旗都要進行教育。這樣讓他們心中有常規(guī),時刻有常規(guī)意識。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收獲的卻是一份份充實,沉甸甸的情感。用心去教誨學生,用情去培育學生,做到問心無愧。只因有愛與我相伴,只因有愛永駐心間,在那青春年少爛漫的世界里,點點滴滴,時時處處感動著我紛擾不定的心靈,在那萬紫千紅的春天里,朵朵盛開的花朵是我一生的至愛,永遠的守望。在這人生短暫的歲月里,我付出我快樂。一張張?zhí)煺婵蓯鄣男δ?,句句淳樸的話語,讓我平凡的每一天如此的清新而美麗。我愿把一生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我堅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作者簡介:馬莉(1982.11-),女,小學一級教師。
2002至2010在譙城區(qū)古城中心小學任職,2010年通過教師招考分入譙城區(qū)市府小學。在十九年的工作中曾有多篇論文榮獲譙城區(qū)教育局、亳州市教育局的一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