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飛
小時候,別人都叫我“麻二代”,因為我父親是一位老麻防工作者。1990年7月,我從益陽衛(wèi)校畢業(yè),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這一干就是31年。這些年來,我始終堅守在麻防工作一線,用實際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愛帶給每一位麻風病人。
在防治所長期治療的患者有42人,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42歲,平均年齡62歲。這些年,我親手“送走”的就有4位。作為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我們既要幫病人治身體上的病,也要幫病人療心理上的傷。在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病人心理感受、讓他們充分感受溫暖的同時,我還經(jīng)常走村串戶,向附近的村民宣傳麻風病防治常識。功夫不負有心人。村里的老百姓開始和麻風病人接觸了,有的甚至還主動邀請他們?nèi)ゼ依锍燥埡炔?。其?位麻風病治愈者還與村民組建了家庭,過上了紅紅火火的日子。每到夜晚,看到防治所的患者和當?shù)卮迕褚黄鹛鴱V場舞,我便感到十分欣慰。
31年來,我已經(jīng)把麻風村當成了自己的家,也把這些患者當成了家人。雖然有時對同學和朋友光鮮的生活會有所羨慕,雖然有時也會感到氣餒和疲憊,但我從未想過要放棄,因為為麻風病人服務是我這輩子的光榮使命和不懈追求。
這些年,黨組織和社會各界給了我很多榮譽,曾被評為“中國好人”。這次省委又授予我“湖南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面對鮮花和掌聲,我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因為我所做的只是一名普通共產(chǎn)黨員對初心的堅守。我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的偉大號召,牢記初心使命,甘做麻防戰(zhàn)線上的一顆“螺絲釘”,在平凡崗位上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無怨無悔。
(作者系益陽市大福皮膚病防治所工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