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靈
如今,打卡旅游盛行。在國內(nèi)眾多的旅游目的地里,只要貼上“網(wǎng)紅”的標(biāo)簽,無論是“吃住行游購娛”中的哪一項,都會成為游客打卡的必選地。號稱“美食之都”的成都,從蒼蠅館子到高端酒樓,“網(wǎng)紅”餐館遍地開花。有道是“花無百日紅”,這些流量聚集地要抗住歲月的洗禮,艷壓一眾“網(wǎng)紅”成為實“紅”,絕非易事。但是,革命烈士車耀先的“努力餐”做到了。以革命者聚集地聞名的“努力餐”,經(jīng)歷代經(jīng)營者近百年的努力,把“努力餐”做成了全國唯一屬于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的餐館,成就了最“紅”的川菜名店。
“紅”透半邊天的“努力餐”餐館由革命烈士車耀先開辦。
車耀先,四川大邑人,1928年冬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川康特委軍委委員。為了不暴露革命身份,他以餐館老板的身份掩飾自己。1929年5月,車耀先帶領(lǐng)全家在成都三橋南街(今人民南路)開辦了“努力餐”餐館,次年將餐館遷到祠堂街。如今的“努力餐”餐館,是在原址不遠處的金河路上原貌復(fù)建的。車耀先開辦“努力餐”之前,還曾開過面館,叫“新的面店”,開創(chuàng)了成都用機器制面的先河。在20世紀20年代的成都,面館出售的都是手工面,只有“新的面店”賣的是機器面。在機器面盛行的今天,哪家面館要是打出手工面的招牌,必定有源源不斷的食客蜂擁而至,吃完還會在社交平臺上寫下“手工面就是勁道”的評價。但在當(dāng)時,均勻整齊、賣相好看的機器面,再加上優(yōu)于手工面的制作效率,“新的面店”獨家經(jīng)營的燉雞面、三大菌面、鱔魚面、燉牛肉面格外受到大眾的追捧。
有了“新的面店”堅實的基礎(chǔ),車耀先開辦“努力餐”更是游刃有余。同樣作為黨開展地下革命活動的聯(lián)絡(luò)點,“努力餐”店如其名,取自孫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避囈扰c“努力餐”共同努力,在支持和引導(dǎo)進步青年加入救亡行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革命的掩護工作提供了寶貴場所;他更是體恤生活困頓的革命者,將“努力餐”里的“革命飯”進行到底。
“努力餐”開門迎客后,車耀先曾在店內(nèi)墻上親筆寫下一副對聯(lián):“要解決吃飯問題,努力,努力!論實行三民主義,庶幾,庶幾!”時刻把革命者和民眾的溫飽問題放在眼前。據(jù)車耀先女兒車毅英回憶:“‘努力餐是父親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革命者的聯(lián)絡(luò)站。但凡自己的同志來了,大多在樓上接待,也有不認識的,只要進堂坐下,說出暗號‘一菜一湯,吃完便走,不用付錢?!贝送?,“廣漢兵變”后,“努力餐”歇業(yè)盤點,為撤退到成都的革命同志們解決了食宿問題。1937年,車耀先創(chuàng)辦了《大聲周刊》,在“努力餐”里努力發(fā)聲。他將餐館內(nèi)的兩間屋子作為編輯部辦公室,發(fā)表了大量反對內(nèi)戰(zhàn)、宣傳抗日的文章,激發(fā)了蓉城民眾的革命斗志。其中,就包括車耀先兒子車崇英的同班同學(xué)張露萍。張露萍常常去“努力餐”,在革命氛圍的影響下,萌生了去“革命圣地”延安的念頭。同年11月,在車耀先和成都“抗敵后援會”的幫助下,張露萍等一眾熱心革命者沖破重重阻撓,終于抵達延安。后來,張露萍成為打入國民黨情報部門的烈士。因此,當(dāng)時流傳著“要想到延安,去找車耀先”的說法。
漸漸地,“努力餐”成為抗日救亡人士的根據(jù)地,“救國會七君子”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里出獄來蓉,車耀先特意于“努力餐”設(shè)宴,為他們接風(fēng)洗塵。1985年,革命前輩魏傳統(tǒng)為緬懷車耀先烈士的功績,特意賦詩一首:“四川軍閥割據(jù)熱,廣漢兵變震云天。西窗瞭望錦城血,幸有當(dāng)年努力餐?!睆垚燮紝④姼怯H筆題詞:“美味佳肴努力餐,甘為革命多貢獻?!?/p>
努力為革命貢獻一切力量的“努力餐”,在開辦80年后,被列為成都市黨史教育基地,成為全國唯一屬于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的餐館。
“努力餐”不僅根正苗紅,更是當(dāng)時有名的紅鍋館子。
所謂紅鍋館子,《成都通覽》里如此詮釋:“紅鍋館子與包席館不同,主要滿足消費力較低的成都市民,其規(guī)模更小,消費更低,數(shù)量更多,以‘蒸炒俱全的店招廣布于成都大街小巷,也叫紅鍋菜館?!痹凇独顒氯苏f成都》里則如此記述:“紅鍋菜館最為盛行,雖然水牌上寫著蒸炒俱全,其蒸的只有燒白和蒸肉,白菜卷酥肉等;炒哩,大抵肉片、肉絲、肝花、腰花、宮保雞丁、辣子雞丁等。最會用猛火,即武火是也。”總的來說,紅鍋館子是提供隨堂便飯的大眾飯館,這與車耀先時刻關(guān)心勞苦大眾溫飽問題的初衷十分契合。
在“努力餐”里,怒刷存在感的“革命飯”在民眾中也掀起了一場“革命”,開創(chuàng)了平民快餐的先河。“努力餐”內(nèi)平民快餐的創(chuàng)設(shè),讓當(dāng)時更多低收入者得以果腹,實在是車耀先的善舉。在這些平民快餐里,“大眾蒸碗飯”“大肉蒸餃”榮登當(dāng)時菜單的熱銷榜。其中,“大眾蒸碗飯”就是車耀先口中的“革命飯”?!按蟊娬敉腼垺弊龇ê唵危恍柙谕肜锓湃肴齼擅罪?,在米飯中拌入新鮮的豆粒、脆嫩的筍粒、碎肉以及“下飯神器”碎芽菜等,上鍋蒸熟即可上桌。這樣一份“大眾蒸碗飯”,葷素搭配,主食配菜皆有,是勞苦民眾尋求實惠、便捷飯菜的不二之選。在“大眾蒸碗飯”受歡迎的同時,“大肉蒸餃”也不甘落后。皮薄餡大的“大肉蒸餃”,一個足有二兩重,價格卻只要兩個鍋盔的錢,這等劃算買賣,使貧苦民眾紛紛涌進“努力餐”的店堂,爭相購買。
此外,“努力餐”還推出“攢盤”。攢盤,即腌鹵拼盤,因用一個大盤來拼裝腌鹵肉食而得名。攢盤里拼裝的肉食種類豐富,肚、舌、心、肝等一應(yīng)俱全,深受民眾喜愛,一盤就能滿足所有打牙祭的需求。除此之外,體恤民眾生活的車耀先還十分貼心地推出了“合菜”,滿足低收入者小聚的需求。所謂“合菜”,即菜品豐富的低價配套菜,“合菜”里涼菜、熱菜、泡菜一步成席,每席僅售2~4元。價格雖低,但車耀先努力做餐飲的心氣卻很高,絕不會因為賣得便宜就糊弄民眾,他十分注重食品質(zhì)量,就連用來下飯的泡菜都是車耀先專門去新都新繁(泡菜之鄉(xiāng))請專門做泡菜的師傅腌制的。
“努力餐”像是車耀先的百寶箱,無論民眾需要什么,他總能及時地從這紅鍋館子的后廚里端出來。
從紅鍋館子里端出來的一道道菜肴,不僅顏色“紅”亮,味道更是一絕,可謂色香味俱全。其實在“努力餐”初創(chuàng)時期,車耀先就特意聘請川菜名師何金鰲為主廚、盛金山為副主廚。主廚何金鰲,曾給在護國軍中任旅長的朱德當(dāng)過炊事員。有了這兩位大將的助力,“努力餐”在川菜史上留下了“海味燒什錦”“白汁魚”“宮保童子雞”等諸多特色菜。車耀先還為這些特色菜編了廣告詞:“機器面,味道鮮;革命飯,努力餐;燒什錦,名滿川?!?/p>
說燒什錦“名滿川”,一點都不夸張,完全是陳述事實。在川渝人的年夜飯上,什么都可以缺席,唯獨燒什錦不會。在車輻的《川菜雜談》里,這道燒什錦是“努力餐”里的看家菜:“‘努力餐首先掛牌開出著名的‘海味紅燒什錦,這‘海味二字十分重要;先前成都干雜鋪賣的海味均是干貨,沒有‘海鮮,餐飲筵席上用的‘海味全是干貨海味……”
作為看家菜,自然就要拿出看家本領(lǐng)。燒什錦用材堪比“開水白菜”,做法卻簡單粗暴。食材選用公雞肉、干豬舌、肚心肺、豬腿肉、海參、魷魚、香菌、玉蘭片、白果、板栗、鮮胡桃仁等十余種,做法則為加入料酒、冰糖等輔料,紅燒即可。出鍋時,盛入一個12寸的大盤,一份就可供四人食用,在當(dāng)時卻只售賣四川廠造銀5角(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20元左右)。“質(zhì)高、味厚、色鮮、價廉、營養(yǎng)”,短短10個字,是眾多食客享用這道燒什錦的真實感受。
如今,在川渝地區(qū)的年夜飯上,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燒,這道被戲稱為川版“佛跳墻”的燒什錦,都是年味的象征。豐富多樣的食材,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財D在一個盤子里,各自迸發(fā)著獨特的美味,最終都匯集口腔化身為燒什錦的美妙,可能這就是團聚的滋味吧。
只可惜,車耀先的家人沒能等來這般滋味。1940年春,反動派在成都制造了“搶米事件”,震驚全國。在暴亂中的一個夜晚,反動派假借收電報之名,敲開了“努力餐”的大門,逮捕了車耀先,將他先后囚禁于貴州息烽監(jiān)獄和重慶渣滓洞,并于1946年8月18日將其殺害于重慶松林坡。
車耀先曾寫道:“如果我的菜不好,請君向我說;如果我的菜好,請君向你的朋友說?!比缃?,“努力餐”早已“名滿川、譽全國”;但努力的腳步不停歇,只盼這世道能如車耀先所愿:“愿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