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位
有一個男孩,9歲時才上小學,14歲因家境貧寒被迫輟學,在街頭賣過水果、拉過板車,經(jīng)常食不果腹,嘗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1969年,男孩23歲時,由于母親生病,家里人都希望他能盡快找個媳婦來照顧母親,于是便很快給他辦了婚事。
可結婚后,他就把妻子的嫁妝全部賣掉,開始在城鄉(xiāng)間做點小生意,母親就由妻子一個人來照顧。
他常年在外面奔忙,很少回家,不但錢沒賺到,反倒欠村里人1000多元。1000元錢在那個年代不算是小數(shù)目,但妻子知道后,不僅毫無怨言,還無條件地支持自己的丈夫還完債后繼續(xù)做各種小本生意。
幾經(jīng)周折,他的事業(yè)漸漸有了起色,后來他承包了一家年年虧損的玻璃廠開始生產汽車玻璃。憑著聰慧的頭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的產業(yè)越做越大,沒幾年便成為遠近聞名的企業(yè)家。
可是,隨著事業(yè)的不斷成功,在婚姻情感方面,他的心態(tài)卻逐漸在發(fā)生變化,甚至有了外遇。面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tǒng)婚姻,他徘徊不定。一邊是他的結發(fā)妻子,默默為他奉獻了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純樸善良,永遠無條件地信任他、支持他;另一邊是他的紅顏知己,有共同語言,有刻骨銘心的感情。面對艱難的選擇,他不知道該怎么辦。
矛盾之余,他決定走出去了解別人的婚姻生活。于是,他選擇了100對有代表性的夫妻去做調查,經(jīng)過深入了解,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不管是媒妁之言相親結合的伴侶還是自由戀愛結婚的情侶,在婚姻的日常瑣碎中,沒有一個家庭是絕對幸福的!
從此,他認為沒有理由再去考慮什么“重組家庭”的事情了。因為他深深地知道,在人家追債追到連房子都要賣掉的時候,是他的妻子在背后堅定地信任他、跟著他,毫不猶豫地支持他、幫助他。即使后來發(fā)達了,妻子也從來不管他有多少錢、怎么花,只是默默地守在身后為他排憂解難。妻子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反正我相信你!”
后來,他做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決定:把他的公司以及所有財產都劃在他妻子名下。就因為妻子始終如一地信任他,從無怨言,他要讓她覺得安心,覺得這輩子有所依靠,他要對得起那句反復在耳畔響起的“反正我相信你”。
雖然他們之間沒有那些激情如火的海誓山盟,但從年輕一直相伴到老,其間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這種有難同當、有福共享、同生共死的夫妻深情,是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很難體會得到的。
他,就是福耀玻璃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曹德旺;而她,就是曹德旺的妻子,沒有上過學,卻是他賢內助的陳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