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文思
[普洱市中心醫(yī)院(思茅區(qū)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云南普洱 665000]
近年來,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發(fā)病率呈現升高趨勢,其發(fā)生可能與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有關,腎下盞結石位于腎下盞,臨床常見癥狀表現有腰痛和血尿等,現已成為泌尿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重者可引發(fā)感染性休克[1]。目前較為傳統(tǒng)的取石手段為經皮腎鏡取石術,但手術切口與創(chuàng)傷較大,存在一定風險,且術后并發(fā)癥較多[2]。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逐漸應用于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下盞結石的治療,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風險低、預后良好的優(yōu)勢,直徑<2 cm的結石應用該術式治療效果顯著[3]。本研究探討了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對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下盞結石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與安全性,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普洱市中心醫(yī)院(思茅區(qū)人民醫(yī)院)2020年2月至6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0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下盞結石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35例、15例;年齡31~67歲,平均(45.39±6.13)歲;病程2~8年,平均(4.96±0.53)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27例,腎下盞結石患者23例。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7例、23例;年齡31~67歲,平均(43.14±7.27)歲;病程2~8年,平均(5.01±0.43)年;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28例,腎下盞結石患者22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颊呋蚣覍賹Ρ狙芯恐橥猓耀@得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與《泌尿系結石臨床診斷治療學》[4]中的相關標準相符者;患者表現為突發(fā)的腰背部和腹部疼痛;患者經影像學檢查確診。排除標準:肝、腎代謝功能異常者;精神、心理異常者;患有免疫系統(tǒng)、凝血系統(tǒng)疾病者。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后,患者取截石位,將硬性輸尿管鏡經尿道置入,并將F5輸尿管導管向患側輸尿管置入,將其與留置的尿管妥善固定好;患者轉俯臥位,制造人工腎臟積水后,于B超引導下建立經皮腎通道,分別使用F8~18穿刺鞘對穿刺口皮膚進行擴張,最后將F18可撕開鞘置入;利用超聲氣壓彈道碎石后,將F5雙J管沿超滑導絲放置,將腎造瘺管和F16雙腔氣囊導尿管留置,術畢。給予觀察組患者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于術前2~4周將F5雙J管向患側輸尿管置入,然后實施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先將預先留置的雙J管使用硬性輸尿管鏡取出,而后將斑馬導絲置入至腎盂,并將F12輸尿管軟鏡擴張鞘引導置入,F7.5 STORZ輸尿管軟鏡經輸尿管擴張鞘抵達腎盂,準確定位腎下盞結石,對直徑<2 cm的結石碎片從邊緣開始進行“粉末化碎石”,鈥激光光纖規(guī)格為200 μm,功率為20 W(1.0 J×20 Hz),碎石后依次將輸尿管軟鏡和輸尿管軟鏡擴張鞘退出,使用硬性輸尿管鏡將超滑導絲置入腎盂,并將F5雙J管沿超滑導絲放置,退鏡時檢查輸尿管損傷情況,將F16雙腔氣囊導尿管留置,術畢。術后均觀察1周。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長、住院時長、結石清除率。結石均碎裂并可以有效排出或結石直徑<4 mm即為結石清除。②對比兩組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分別于術前、術后1 d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時間為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質醇(Cor)、丙二醛(MDA)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術后1周并發(fā)癥(發(fā)熱、血尿、感染、膀胱刺激)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情況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長、住院時長均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氧化應激反應 術后1 d兩組患者血清SOD水平與術前比均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血清Cor、MDA水平與術前比均顯著升高,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并發(fā)癥 兩組患者術后1周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痛感強烈、并發(fā)癥多,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結石直徑進一步增大,嚴重影響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腎下盞結石位置較低,出現移動、掉到輸尿管里的可能性較小,但對于較大的結石,已影響到腎臟功能,需及時手術。經皮腎鏡碎石術是治療復雜性上尿路結石的首選方法,具有較高的結石清除率和碎石率,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且腎鏡在腎內不能自由變換方向,部分腎結石可能無法處理[5]。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無需建立穿刺道,可減輕患者痛苦,通過鈥激光直接碎石,操作簡單,且軟鏡可到達各部位,有利于清除結石和預防術后石街形成[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長、住院時長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下盞結石患者實施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可縮短其住院時間與手術時間,有助于預后恢復。
在手術過程中,機體組織受到損傷通常會引發(fā)應激反應,SOD、Cor、MDA等氧化應激指標會發(fā)生變化,因而機體創(chuàng)傷的大小和應激反應的程度可通過血清中氧化應激指標的濃度高低來反映[7]。SOD屬于抗氧化產物,與應激反應程度相關;Cor屬于糖皮質激素的一種,有時用來專指基本的應激激素;MDA屬于氧自由基氧化產物,可反映機體過氧化狀態(tài)。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主要利用鈥激光經行碎石,其具有對組織的穿透力較淺、對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小等特點,可保護正常組織不受損傷,進而降低氧化應激反應程度[8]。在本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術后1 d觀察組患者血清SOD水平高,血清Cor、MDA水平均低,但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下盞結石患者實施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可減輕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程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安全性良好。
綜上,對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腎下盞結石患者實施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可使機體氧化應激反應程度得到緩解,有效縮短患者手術、住院時間,提高結石清除率,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安全性。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反應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反應比較(±s)
注:與術前比,*P<0.05。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or:皮質醇;MDA:丙二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