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靖 康萌
【摘 要】 在傳統(tǒng)的審計報告模式受到質疑以及全球化的影響下,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實施和執(zhí)行勢必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文章從投資者決策、公司報表信息質量以及審計質量三方面梳理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資本市場效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關鍵審計事項披露通過影響投資者決策直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二是關鍵審計事項披露通過影響公司報表信息質量、審計質量間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發(fā)展做了展望,以期為關鍵審計事項的相關研究提供基礎和依據。
【關鍵詞】 關鍵審計事項; 資本市場效率; 財務造假; 投資者決策; 公司報表信息質量; 審計質量
【中圖分類號】 F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1)12-0020-05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財務造假案例的日益增多和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尤其是大量上市公司的年報審計結論均為“無保留意見”,使得國際上呼吁提高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和審計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審計報告應該提供更有價值的增量信息,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審計職能的信心越來越低[1]。在此背景下,各國紛紛實施審計報告改革,核心是在審計報告中增加關鍵審計事項。為了順應潮流趨勢,使我國的審計報告準則和國際接軌,提高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增強審計工作透明度、強化審計師在執(zhí)行審計工作中的相關職責,滿足資本市場需求,我國財政部于2016年12月頒布了12項新審計準則,其中《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規(guī)定,A+H股和H股以及選擇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準則出具審計報告的公司于2017年1月1日起率先開始執(zhí)行,所有被審計單位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執(zhí)行。
隨著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實施和執(zhí)行,學術界從不同角度對關鍵審計事項展開研究,但從現有文獻來看,當前關于關鍵審計事項披露與資本市場效率方面的研究卻很少,而效率問題是資本市場最為本質的問題之一,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是否會影響資本市場效率,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學術問題。
二、資本市場效率影響因素
從現有文獻來看,影響資本市場效率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投資者決策直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信息經濟學認為,投資者往往基于他們可獲得的信息來進行決策,而市場中所包含的信息內容越多越充分,投資者就會做出更加科學有效合理的決策,相應的資本市場效率也就越高。
2.公司報表信息質量、審計質量間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Bushman and Smith(2001)認為,公司內部股東與管理層之間會出現信息不對稱,股東對企業(yè)的內部信息不可能進行完全充分的了解,因此股東有動機借助外部審計來減少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審計質量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公司的財務報表信息質量越高,透明度越好,信息傳遞到外界的效果越好,信息就更為有效,從而降低了企業(yè)與外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相應的股票價格的同步性也會降低,資本市場效率得到了提高。此外,審計質量越高,可以起到信號傳遞的作用,且公司聘請的注冊會計師具有比較高的聲譽,就可以向外部投資者傳遞公司財務報表信息質量比較高、管理層工作認真勤勉的信號,增強投資者對公司進行投資的信心,鼓勵投資者充分有效地利用公司的財務報表信息,豐富了股票價格內容和信息含量,進而提高資本市場效率。
三、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現狀
新審計報告準則實施以來,國內外學者對關鍵審計事項進行了相關研究。本文主要從投資者決策、公司報表信息質量以及審計質量三方面進行梳理。
(一)國外研究現狀
1.對投資者決策影響方面
高質量的信息對投資者決策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的審計報告中所涵蓋的內容比較狹窄、信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IAASB,2015)。認知心理學指出,信息量的日益增加和人們認知能力的有限會影響其對信息的探尋求索和獲得[2-3]。在大量的信息面前,簡潔明了、有針對性的披露引起報表使用者對其關注的可能性更大[4]。Christensen
et al.[5]以及Sirois et al.[6]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審計報告中如果涵蓋關鍵審計事項,報告使用者改變決策的可能性更大。當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數量增多時,報告使用者在對審計報告進行閱讀時就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關注的其他部分內容就變少了(Sirois et al.,2014)。就披露的內容而言,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對關鍵審計事項進行描述時增加相應的應對措施,對于非專業(yè)投資者來說,其決策改變的可能性就會降低[5]。從債權人角度來看,Sirois et al.(2014)的研究結論與之相反。他們發(fā)現注冊會計師在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過程中是否增加實施的審計程序和其他信息不會對債權人的決策產生影響。此外,投資者的類型、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披露的方式等也有可能引起結論存在差異。Brian et al.[7]通過研究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對于非專業(yè)投資者來說并不會為其帶來決策有用的增量信息。Reid[8]以異常交易量來度量市場反應,結果發(fā)現:新審計報告準則執(zhí)行之后第一年的異常交易量比上一年明顯提高了,在對其他因素進行控制后發(fā)現,異常交易量明顯提高的確是因改革而造成的。與此同時,注冊會計師披露信息的詳盡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反應帶來影響。Smith[9]對語調和文本進行了研究,認為審計報告在改革之后具有更強的可讀性,且注冊會計師中具有行業(yè)專長特征的和來自大所的,其編寫的審計報告具有更強的可讀性,有助于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和閱讀,從而做出決策。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關鍵審計事項可能漸漸地會演變?yōu)闃藴誓0?,可能會降低審計報告價值,與此同時關鍵審計人員面臨的法律風險將會更高。另一方面,關鍵審計事項相關信息可能已經反映在財務報表或附注中,關鍵審計事項的增加不會產生增量反應[10]。
2.對公司報表信息質量影響方面
關鍵審計事項始于“與治理層溝通的事項”,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不予發(fā)布,這種情況下在審計報告中溝通某事項預期產生的不利影響高于為公眾所帶來的利益。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治理層進行溝通對于確保關鍵審計事項的相關性、維持雙方的利益以及提高審計報告的信息價值和審計工作透明度是很有必要的[11],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可靠性,從而倒逼上市公司提高其財務報表信息質量。Pranil Prasad et al.[11]分別從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角度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披露關鍵審計事項之后,有效提升了審計工作透明度,因此,當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時,注冊會計師的態(tài)度可能會更強硬、更不愿意妥協(xié),有助于上市公司對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進行重新審視并進行改善,從而提高公司報表信息質量。然而,注冊會計師也可能會為了維持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而不披露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3.對審計質量影響方面
在審計報告中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要求來自信號理論,而審計本身就需要傳遞出一種信號,這種信號有利于減少內部和外部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強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職責[12]。一般來說,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是不是和訴訟事項有關,將出現不同的后果。如果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與訴訟無關,則說明注冊會計師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時不充分,沒有正確識別出最為重要的事項,從而影響審計失敗對注冊會計師的責任,也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對審計失敗引起的審計責任的認知,同時實驗參與者自身感知到的審計服務質量也可能會降低(Sirois et al.,2014)。此外,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感知到的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在他們判斷公司財務報表信息質量以及審計質量時會有一定的影響。另外,采用不同方式制定的會計準則也是造成差異的原因。Gimbar(2016)發(fā)現,當會計準則以原則為導向時,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使陪審團感受到注冊會計師疏忽與大意的可能性更大,使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增加了。當會計準則以規(guī)則為導向時,披露相關事項或者無關事項都不會造成認知的法律責任增加。
(二)國內研究現狀
1.對投資者決策影響方面
目前,關于新審計報告準則內容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從定性的角度進行。左銳等[13]基于2016年年度審計報告的披露,發(fā)現新審計準則有利于報告使用者提高決策相關性。王麗等[14]通過研究發(fā)現,A+H股上市公司審計報告中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基本上反映了1504號準則的要求。郭艷萍等[15]對新審計報告準則下的16份審計報告進行研究,發(fā)現新審計報告準則實施之后,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提高了。王艷艷等[16]通過研究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提高了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和溝通價值。吳秋生等[17]基于2016年度滬深A+H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研究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準則總體有效。然而不同類型的關鍵審計事項在決策上有顯著差異[18]。就審計報告而言,關于關鍵審計事項的具體披露要求,準則中并未做出明確規(guī)定[19],既可以根據相關事項的重要性進行排序,也可以與財務報表附注中的披露順序相對應。此外,還有一些學者探討了審計報告模式變化和語言表述等內容,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能夠為決策提供更多有用信息[20-21],注冊會計師為投資者打開了風險識別和信息披露的新窗戶[22]。首先,從審計報告模式來看,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提高了投資者的決策信息相關性、有用性和投資決策[23]。其次,從語言表述來看,對關鍵審計事項的個性化披露使用了可以反映被審計單位具體情況的個性化語言,而不是通用化、標準化的術語[24]。此外,新審計報告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描述關鍵審計事項時,語言要更清楚、確切[21],改革之后的審計報告比以前籠統(tǒng)單一的描述更能滿足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最后,通過比較美國、英國和我國的新審計報告準則,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顯著提高了信息含量以及報告使用者的決策有用性、相關性[25]。
2.對公司報表信息質量影響方面
關鍵審計事項的選擇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判斷,且需要和治理層進行溝通。張繼勛等[26]通過實驗研究表明,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使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層的溝通愿望增強了,無論他們的關系強弱。當他們的關系弱時,更能增強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層之間溝通的意愿。唐建華(2015)總結了IAASB審計報告的發(fā)展進程,認為此次改革對審計工作透明度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闞京華(2017)深入研究了當前國際審計準則改革與實施進程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并指出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使得審計工作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同時為預期使用者就相關重要事項的披露與治理層和管理層進行溝通提供了基礎,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和溝通價值也得到了提升。也有學者發(fā)現,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層和管理層認識與支持審計工作價值以及內容等方面,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表信息的質量。其中,被審計單位審計委員會和注冊會計師之間的溝通程度得到了增強。同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對關鍵審計事項進行披露還有利于督促上市公司重新審視其財務報表的披露質量,并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和注冊會計師的意見進一步完善、改進披露內容,改善了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表信息不充分等問題。然而,還有部分學者發(fā)現注冊會計師可能會為了維持客戶關系而不披露重大風險。
3.對審計質量影響方面
在審計報告中對關鍵審計事項進行披露,以便于注冊會計師和投資者、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之間實現信息的共享[20],有利于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認識和理解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過程以及涉及管理層進行估計、重大判斷等內容,進而信息差距就被降低了[27],并且審計報告中披露的關鍵審計事項信息量越多,審計質量就越高[28]。為了滿足合規(guī)要求、提高審計質量,注冊會計師具有披露關鍵審計事項的動機和壓力,這可能導致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質量不高[29]。當發(fā)現所披露的關鍵審計事項涉及到重大錯報時,相比于傳統(tǒng)的審計報告模式,新審計準則下注冊會計師感知的審計責任比較低,尤其是在關鍵審計事項中披露的內容與隨后的事件更加一致時[30]。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意味著原來只是以審計工作底稿形式反映的內容,現在要被涵蓋在審計報告中公之于眾,而且還要接受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其可能會更加認真、嚴謹地執(zhí)行審計工作[31]。因此,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全面展示了注冊會計師的主觀職業(yè)判斷能力以及專業(yè)勝任等能力[27],為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全面系統(tǒng)地認識審計工作過程、正確評估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礎[32],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在特定的分類維度上,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顯著提高了審計質量[33],與此同時,審計報告內容更加豐富,對整個經濟社會有積極的影響[34]。而張金丹等[35]則運用傾向得分匹配法和雙重差分法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財務報表層面,披露關鍵審計事項對審計質量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影響;然而,在市場感知層面,披露關鍵審計事項對審計質量有明顯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公司的盈余反應系數顯著提高了。這說明財務報表層面和市場感知層面的審計質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結果發(fā)現在更長的時間窗口觀測中這種背離消失了[35]。
四、總結與展望
(一)總結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關鍵審計事項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進展。大部分學者認為,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使得審計報告信息含量以及審計工作透明度得到了提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的相關職責得到了加強,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表信息的質量也提高了,影響報告使用者對審計質量的感知,進而影響其決策。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梳理可以總結出,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資本市場效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關鍵審計事項披露通過影響投資者決策直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新審計報告準則的頒布是基于滿足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降低了注冊會計師、上市公司以及投資者、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為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提供了個性化的增量信息,有利于投資者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上市公司,降低投資者決策失敗的風險,從而更好地進行決策??傮w而言,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向投資者傳遞了一種信號,有利于提高投資者的決策有用性和決策相關性,從而直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
2.關鍵審計事項披露通過影響公司報表信息質量、審計質量間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在審計報告中提供了注冊會計師所采取的審計應對措施等內容,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所做出的主觀職業(yè)判斷和實施的風險應對程序等內容公之于眾,投資者可以感知到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和法律責任,進而認為審計質量得到了提升,此外,在確定關鍵審計事項時注冊會計師要與被審計單位的治理層和管理層進行溝通,這樣一來,促進了上市公司管理層和治理層對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的能力,重新審查和提高自身財務報表信息質量。總之,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提供了關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過程和主觀職業(yè)判斷等信息,影響投資者和報告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感知到的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和法律責任,進而影響感知到的公司報表信息質量,從而間接影響資本市場效率。
(二)展望
1.從具體層面進行研究。本文主要從總體上研究了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資本市場效率的影響,對于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具體內容、具體類型以及在不同行業(yè)中是否存在差異等未進行分類比較。在后續(xù)研究中,可以對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具體內容、具體類型以及在不同行業(yè)中是否存在差異等進行分類比較,以更好地考察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資本市場效率的影響。
2.結合經驗數據進行研究。從已有文獻來看,現有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為主,大多采用實驗研究法。隨著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全面實施,未來可以結合經驗數據,探究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資本市場效率帶來的影響。
3.拓展研究視角的廣度。本文雖然從投資者決策、公司報表信息質量以及審計質量三方面對關鍵審計事項披露與資本市場效率進行了研究,但對于投資者類型、上市公司產權性質以及會計師事務所類型等未進行考量,未來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 HOUGHTON K A,JUBB C,KEND M,et al.The future of audit:keeping capital markets efficient[M].Canberra:ANU Press,2010:50-54.
[2] DAVID HIRSHLEIFER.Investor psychology and asset pricing[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1,56(4):1533-1597.
[3] DAVID HIRSHLEIFER,SIEW HONG TEOH.Limited attention,information disclosure,and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
36(1-3):337-386.
[4] MARTIN J,EPPLER,JEANNE MENGIS.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overload:a review of literature from organization science,accounting,marketing,mis,and related disciplines[J].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4,
20(5):325-344.
[5] CHRISTENSEN B E,GLOVER S M,WOLFE C J.Do critical audit matter paragraphs in the audit report change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decision to invest?[J/OL].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4.
[6] SIROIS L,et al.The information value of emphasis of matter paragraphs and auditor commentaries:evidence from an eye-tracking study[D].Working paper,2017.
[7] BRIAN T C,BRAD S,TRINKLE.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reactions to the pcaob's proposed changes to the standard audit report[D].Working paper,2017.
[8] REID L C,CARCELLO J V,LI C,et al.Are auditor and audit committee report changes useful to investor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OL].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
[9] SMITH K.Tell me more:a content analysis of expanded auditor repor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D].Working paper,2016.
[10] LENNOX C S,SCHMIDT J J,THOMPSON A.Is the expanded model of audit reporting informative to investors?Evidence from the UK[J/OL].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
[11] PRANIL PRASAD,PARMOD CHAND.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auditor's report:implications for suppliers and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J].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2017,27(4):348-367.
[12] KACHELMEIER S J,SCHMIDT J J,VALENTINE K.The disclaimer effect of disclosing critical audit matters in the auditor's report[J/OL].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
[13] 左銳,文靜,劉少鋒.我國新審計報告準則實施情況研究——基于2016年年度審計報告的數據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10):71-74.
[14] 王麗,田野,范明華.《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執(zhí)行情況研究——基于2016年度A+H股上市公司審計報告的統(tǒng)計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8):68-73.
[15] 郭艷萍,婁超.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實施情況分析與評價——基于16份依據新審計準則出具的審計報告[J].財會通訊,2018(19):97-99.
[16] 王艷艷,許銳,王成龍,等.關鍵審計事項段能夠提高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嗎?[J].會計研究,2018(6):86-93.
[17] 吳秋生,獨正元.A+H股公司關鍵審計事項準則執(zhí)行效果分析[J].會計之友,2018(12):86-90.
[18] 王旭東,程安林.關鍵審計事項段信息含量實證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10):51-55.
[19] 路軍,張金丹.審計報告中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初步研究——來自A+H股上市公司的證據[J].會計研究,2018(2):83-89.
[20] 張瓊.IAASB審計報告改革的背景、內容及啟示[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12):77-81.
[21] 沈穎玲.定制長式審計報告:IAASB審計報告改革新動向[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6):83-87.
[22] 袁敏,謝萌.關鍵審計事項相關問題研究——以建造合同收入確認為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8):74-78.
[23] 張繼勛,韓冬梅.標準審計報告改進與投資者感知的相關性、有用性及投資決策——一項實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4(3):51-59.
[24] 張革,唐建華.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發(fā)布關鍵審計事項示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6):87-89.
[25] 冉明東,徐耀珍.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改進研究——基于我國審計報告改革試點樣本的分析[J].審計研究,2017(5):62-69.
[26] 張繼勛,蔡閆東,劉文歡.標準審計報告改進、管理層和審計人員的關系與管理層溝通意愿—— 一項實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6(3):77-83.
[27] 蔣品洪.論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供給側改革”[J].財會月刊,2016(25):55-57.
[28] 楊明增,張欽成,王子涵.審計報告新準則實施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審計的準自然實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8(5):74-81.
[29] 李小娟,翟路萍.審計關系人視角下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利弊分析——基于新頒布的審計報告準則[J].會計之友,2017(22):122-124.
[30] 韓冬梅,張繼勛.關鍵審計事項披露與審計人員感知的審計責任[J].審計研究,2018(4):70-76.
[31] 唐建華.不忘初心 實施好關鍵審計事項準則[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3):74-76.
[32] 闞京華,周友梅.美國標準審計報告模式最新變革及思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83-89.
[33] 郭葆春,郭蓉.關鍵審計事項、公司內部治理與審計質量[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7):50-56.
[34] 崔也光,高靖男.關鍵審計事項對審計報告質量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9(11):109-112.
[35] 張金丹,路軍,李連華.審計報告中披露關鍵審計事項信息有助于提高審計質量嗎?——報表盈余和市場感知雙維度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19(6):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