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一條被稱作“外賣街”的商業(yè)街,主干道上比行人更多的是拎著外賣火速趕往下一家,或抓緊空閑時間小憩片刻的騎手。
隨著騎手的往來路徑,走向更深的地方,則是那些隨手打開外賣APP就能看到的“明星店”。在這里,懷揣著小小夢想的年輕人,投入辛苦攢來的十幾萬元后血本無歸地悻悻離場;和朋友合力開店的中年人,因為實在難有盈利而分道揚鑣,最終一人苦苦撐著一間被視作“理想”的店……既不同又相似的煩惱整日在“外賣街”上交替上演,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他們都只覺得做外賣是個只能用“搖搖頭”來概括其中心酸的行當。
在另一群人口中,外賣卻又是個“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3~5萬元加盟開店,又或者繳納1萬元“保證金”,就能拎包“入駐”的外賣基地,都在伸手招攬著所有看不清這個行業(yè)虛實真假的門外漢。
越來越捉摸不透現在的年輕人。此前,被稱為破產三姐妹的“漢服、JK和盲盒”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討論。這三個愛好也代表了如今年輕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除此之外,在年輕人中,還有許多“燒錢”的愛好,沒被大眾所深入了解。
筆者從年輕人的眾多喜愛中,挑選出極具特色的5個:耳機保護套、個性手機殼、智能手表帶、個性鍵帽、滑板,探究現在年輕人的興趣與消費趨勢。
從幾百上千元的耳機保護套、個性手機殼、智能手表帶、滑板,再到上萬元的個性鍵帽,再多錢也無法阻止他們對這些愛好的熱愛,而這些愛好也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前不久,復旦大學教授孫金云發(fā)布關于網約車的調研結果后,“手機越貴打車越貴”詞條沖上熱搜。這800多份樣本的研究里,一個可怕的答案呼之欲出—我們都被大數據“殺熟”了。預估價20多元,實際卻花了近40元;同一家外賣餐廳,和同事買了一個套餐卻貴了不少……這種價格偏差幾乎無處不在。大數據“殺熟”與互聯網產業(yè)發(fā)展可謂如影隨形,相較此前屢屢被揪出的訂酒店、訂機票,打車這種剛需場景的大數據“殺熟”更容易讓消費者心生憤怒。平臺對穩(wěn)定貢獻的老顧客,遠不及對新人熱情,也讓老用戶愈發(fā)感受到了欺騙。但業(yè)內人士表示,這種價格差異很大程度上是供需關系下的必然結果,網約車定價機制也并非針對個人,有其合理性。
如今,在小紅書上鍵入“滑雪”字樣,“雪媛”們的清涼照便映入眼簾,她們手扶法國Rossignol的滑雪板,頭戴巨大的護目鏡,在零下30℃的低溫中,盡情展示著美好身形。
滑雪,儼然已經被打造成一項新時代女性的潮流運動。
盡管滑雪成為新熱潮,但根據MobTech研究報告,目前中國滑雪人口滲透率還不足1%,消費機會巨大。也因此,吸引了資本積極入局。
2020年4月,高瓴資本宣布與單板滑雪品牌Burton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Burton中國業(yè)務;今年2月初,GOSKI宣布完成來自硅谷天堂的A+輪融資,用于推出GOSKI自有原創(chuàng)品牌,涵蓋雪具、鞋服、配件等多類產品。
用戶群體日益增多,藍海市場廣闊,資本也蠢蠢欲動,滑雪消費產業(yè)的春天真的到來了?
2021年開年之后,芯片行業(yè)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一直默默無聞的汽車芯片爆出極度短缺,一顆小小芯片卡起了各大汽車巨頭的脖子。
比如大眾預計,第一季度將因為芯片短缺少生產10萬輛汽車,憤怒的發(fā)言人在公開場合表示,將考慮向準備不周的一級供應商索賠。
除了拿供應商撒氣,各汽車企業(y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三星、SK兩大集團與現代合作,一個出芯片一個出汽車;德國汽車企業(yè)請求臺積電優(yōu)先供貨德國汽車業(yè);韓國、德國車企都緊張,我們國家也沒有例外。
那么,汽車芯片為何如此短缺?在業(yè)內引發(fā)了一場大討論。
盡管一些傳統車企早已研發(fā)出、配備上了自動輔助駕駛的功能,但還是比較保守,造車新勢力們在這方面似乎更為激進,且有彎道超車的架勢。不少專家也指出,由于電氣化程度高、動能效率高等特性,新能源車是自動駕駛的最佳載體。
特斯拉的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在2020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fā)布的視頻中說:“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L5級自動駕駛了。我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開發(fā)L5級別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p>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yè)加入并且鼓吹自己具備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多配備著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新造車上路,一些現實的問題擺在車企、供應商與消費者面前:如何平衡技術與安全?最重要的是,人類該不該相信自動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