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莉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學習語文的目標就是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毙W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實踐告訴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一、加強閱讀指導
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與和諧的學習、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主、積極的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對學生閱讀方法指導。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①瀏覽性的泛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童話書可采用瀏覽法,了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②探求性的速讀。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③有品位性的精讀。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jié)進行精讀,品位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內涵,初步揣摩文章的謀篇布局。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①隨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注,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后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②摘錄式筆記。這類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fā)現(xiàn)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并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
二、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要強化一種意識,必須營造相應的氛圍,使孩子的內心世界不斷受到這種意識的提醒和沖擊,這樣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烙印,由無意注意逐步形成為有意關注。因此,學校要特別注重校園書香氛圍的營造。如:利用走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 利用墻報開設讀書交流園地,讓孩子們一走進校門,馬上就會被一股濃濃的書香氣息所包圍。各班的圖書角不僅要裝滿孩子們喜歡的好書,還要有一個個美麗的名字,如“豆丁書架”、“瑯瑯書吧”等,孩子們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沖動。
三、教師要注意引導。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弊x一本好書,猶如交上了一位良師益友。為了讓孩子從好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說話、習作、或給自己書寫座右銘、給同學贈言時學會運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shù)拿嗣裕纭昂却嬷?,天涯若比鄰”、“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知識就是力量”、“不讀書就像生活中缺乏陽光一樣”等。例如:在習作講評中,注意對孩子們運用課外閱讀知識的點評,激勵孩子們在課外閱讀上一比高下,讓學生踏上課外閱讀的快樂之旅,品嘗到作品中的“美味佳肴”。
四、教師要精于策劃
開展多彩活動,激發(fā)讀書興趣,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為了穩(wěn)定和保持學生被激起的課外閱讀興趣,可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開展“故事會、朗讀比賽、成語接龍、古詩朗誦”等活動;還可以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動內容,如:“一天一個故事”、“一人一條新聞”、“早間3分鐘”等;利用板報,開辟“每日一句格言”、“推薦一本好書”、“讀書一得”等欄目。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所見的大事要聞、奇事怪事、民情風俗、自然風光、歷史故事、名人名言及心得體會等講出來,寫出來,向大家展示自己讀書的成果,真正營造一個人人喜歡讀書,人人學會讀書的氛圍。
五、課內授法,課外用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必須教會少年閱讀、”“誰不善于閱讀,他就不善于思維?!薄墩n標》也指出閱讀教學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蔽疫M行了三方面的引導:
(1)閱讀內容主體性探討的示范引導。主要是通過典型文章,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圈畫、標注,邊讀邊思考,設疑質問,逐步感悟。
(2)閱讀方法的示范引導。既有教師自己的方法與體會的示范,也有學生間的交流示范。如:查閱資料、探求背景、選擇閱讀方式、產生情感共鳴等。
(3)解讀模式的示范引導。建立學生對文章的感悟模式、文體理解模式和文本評價模式。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終生的寶貴財富,也是他終身學習的堅實基礎。如果我們要實現(xiàn)我們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而且學得比我們強,我想,我們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從熱愛讀書和主動讀書開始,從小就做一名好讀書、讀好書、多讀書的新時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