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莘縣第三人民醫(yī)院,山東聊城 252427
由于受生活習慣、環(huán)境、物理化學刺激等因素的影響,食管癌在我國不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而且地域性較強,嚴重威脅公眾健康[1]。食管癌早期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 因此一半以上患者確診時已屬于中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食管癌治療手段很多,臨床常用的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研究證實[2],治療期間予以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療效。 隨機在該院2017年3 月—2018 年3 月接診的食管癌患者中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平均分組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和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在該院接診的食管癌患者中選取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抽簽的方式將其平均分組,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化療方案,其中予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50 例患者列為對照組, 予以舒適護理干預措施的50例患者列為觀察組。 觀察組50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6 例和24 例;年齡45~70 歲,平均年齡(58.2±6.6)歲。對照組50 例患者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別為27 例和23 例;年齡47~72 歲,平均年齡(58.3±6.7)歲。納入標準[3-4];①有完整的病理及影像資料;②無其他惡性腫瘤病史者。排除標準[5-6]:①不符合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者; ②食管轉(zhuǎn)移性惡性腫瘤;③復治或復發(fā)病例;④無法配合該研究或基礎資料不完整者。該次研究取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并備案,兩組患者及家屬對治療和護理方案無異議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接受順鉑注射液+5-氟尿嘧啶方案化療,具體用法用量遵第八版《內(nèi)科學》[7]。其中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叮囑患者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向患者講解食管癌相關知識,為患者擬定專業(yè)化的飲食方案等。而觀察組患者則予以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為[8-9]:①化療期間,化療藥物盡量選在患者胃腸道癥狀輕微時滴注, 如餐后3 h 或者睡眠時等。②護理人員要盡量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保持屋內(nèi)空氣清新,嚴禁患者隨意擺放個人物品,嚴禁大聲喧嘩,保持病房內(nèi)安靜,讓患者盡量得到充足的睡眠。 ③護理人員要及時為患者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在化療過程中鼓勵患者以流質(zhì)或者半流質(zhì)飲食為主,盡量減少油膩、辛辣食物的攝入;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嚴禁飽食或接觸氣味過重的食品。 合理調(diào)整進食時間,進食后要適量運動,促進胃腸蠕動速度。 ④護理人員要經(jīng)常和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 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動態(tài),通過心理輔導等方式盡量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增加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 ⑤鼓勵患者通過聽輕音樂、深呼吸等方式來分散個人注意力,減輕化療帶來的不適。
詳細記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指標(化療依從性評分、環(huán)境舒適度評分、生理舒適度評分、生存質(zhì)量評分)評分[10]。各指標評分均采取百分制,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zhì)量越好。 化療期間患者疼痛程度通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0 分說明無痛,10 分表示疼痛最劇烈,由患者根據(jù)自身疼痛位置標記[11]。
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化療依從性評分、環(huán)境舒適度評分、生理舒適度評分、生存質(zhì)量評分均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各指標評分對比[(±s),分]
組別 化療依從性評分環(huán)境舒適度評分生理舒適度評分生存質(zhì)量評分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94.55±3.20 80.51±2.08 26.010<0.05 95.50±4.68 81.40±3.26 17.480<0.05 95.65±3.29 83.55±3.62 17.490<0.05 96.80±4.30 80.25±4.71 18.350<0.05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VAS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7 d、28 d 觀察組患者的VAS 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對比[(±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7 d 護理后28 d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6.56±2.60 6.52±2.55 0.130>0.05 4.75±0.80 5.61±1.10 3.615<0.05 3.12±1.01 4.20±1.03 4.911<0.05
食管癌是我國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和生活習慣、環(huán)境、物理化學刺激、地域等因素有關,嚴重威脅公眾健康[12]。 食管癌治療措施很多,臨床常用的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雖有療效,但如果在化療期間輔以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療效的進一步提高[13]。護理后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患者化療依從性評分、環(huán)境舒適度評分、生理舒適度評分、生存質(zhì)量評分分別為(94.55±3.20)分、(95.50±4.68)分、(95.65±3.29)分、(96.80±4.30)分,對照組患者化療依從性評分、環(huán)境舒適度評分、生理舒適度評分、生存質(zhì)量評分分別為 (80.51±2.08) 分、(81.40±3.26) 分、(83.55±3.62)分、(80.25±4.71)分,觀察組患者各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且護理后7 d、28 d 觀察組患者的VAS 評分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 (P<0.05),這充分說明適護理干預有臨床應用價值。相關學者在其研究中指出,觀察組患者依從性評分、環(huán)境舒適度評分、生理舒適度評分[(94.51±3.24)分、(95.51±4.61)分、(95.62±3.21)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0.45±2.13)分、(81.45±3.24)分、(83.61±3.59)分],這充分證明舒適護理干預既讓患者得到舒適體驗,又增加了患者對護理和治療的配合度。 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患者在身心、精神和社會等方面的愉悅狀態(tài),屬于整體護理的一部分,通過護理人員的安慰和心理輔導等措施,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 提高患者對化療的適應能力以及配合能力,保證化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4]。 舒適護理干預具有整體性、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等優(yōu)點,利于臨床全方位滿足患者病情的需要,增加患者治療期間期間的舒適度,防止護患糾紛的發(fā)生[15]。
綜上所述,食管癌患者化療期間予以舒適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增強患者對治療依從性,效果顯著,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