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瑞
摘要:低年級小學生識字靠拼音,寫字靠死記硬背。識字寫字又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而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極其重要。學生掌握漢字時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關鍵詞:興趣? ?識字? 寫字
小學語文教學難,難在小學生閱歷少,識字少。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yǎng)識字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往那種教師講,學生學;教師寫,學生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從部分學生的作業(yè)反映來看,學生掌握漢字不太牢固,要么音讀不準,要么筆順錯、多一筆少一筆,偏旁錯或結構失調等都說明在識字教學中存在著多多少少的問題。那么如何進行識字教學,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了。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如:動作表演--"演",在學習"搖、推、擺、掛、找"等字時,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動作表情進行表演,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記住了這些字。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記得牢,而且加深了對漢字的含義的理解。
教師“示范”要標準,要郁揚頓挫,慷慨激昂,感情充沛,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羨慕。小學生的好奇心強,模仿力也很強,從而潛移默化激起學生讀的興趣。發(fā)現(xiàn)“問題”矯正要及時。在教學中如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音不準,不能視而不見,要“細微處見真知”。可采取引讀、范讀,比賽讀,學生教讀等方式,強化讀的訓練。還要要適時的給予鼓勵,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和帶動其積極性。
二、注重字的形象美,感受“形”美,體驗魅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除了靠拼音識字外,還要注重漢字本身的形象認知。漢字本身就是一種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結構美、形態(tài)美,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增強記憶,發(fā)展思維。教學生字時我堅持要求學生一筆一劃認真書空,邊讀筆畫邊書空。在范寫生字時,寫出行筆輕重、快慢、頓挫,讓學生感受漢字的美,激發(fā)學生寫好漢字的興趣”。
1.盡可能地把字和圖畫結合起來,使其印象深刻,記得牢
如:火,水,山,魚,鳥,花等。
2.對于一些抽象字,可以用,加一筆,減一筆,加偏旁,換一換,兩個字合在一起,猜謎語等方法
如人——大 , 大——天,木——休,地——他,女子好,日月明,馬走進門里了(闖),七人頭上長草了(花)等。
3.同音識字
一——衣,五——午,話——畫,其——齊等。把讀音相同的字整理一下,或在平時學生字時有意無意的提一提,想一想,既能聯(lián)系過去,又能牢記新生字。何樂而不為?
4.寫字時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結構美
漢字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等,如“森”屬品字結構,擺放的位置不同,上面的“木”與下面的兩個“木”大小不一致,在田字格中各占的比例有所差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感受漢字不同的形體和結構美。
5.寫字時還要引導學生感受筆畫的美感
傳統(tǒng)的書法講究起筆收筆的頓挫、行筆的快慢輕緩、章法的布局等,在書寫中要認真引導學生體會書寫的感覺、樂趣,讓學生感受中華書法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如“人”字,在教學時,讓學生體會“丿”(撇)像刀,越寫越寫越輕,“ ╲”(捺)像腳,站穩(wěn)了。
6.利用字帖
找一些與一年級的生字教學同步的字帖,在進行生字教學的同時,進行書法的教學,可謂“一舉兩得”,即強化了生字的識記,又受到書法熏陶,何樂而不為!
7.在比賽中提高寫字效率
時不時進行一次寫字比賽,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強心。及時評出優(yōu)秀的作品,獎勵并展示,可以樹立榜樣,帶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三、抓住典型,落實“記準”
1.找出漢字特殊規(guī)律,歸類學習
由于兒童的認知不是很多,因此,應從偏旁部首開始,通過分析漢字結構以幫助學生識字。如“掃”字可分為提手旁,可根據生活用品掃帚來幫助學生識字。而有些字,它們的偏旁部首不一樣,則字意也不一樣,如:“作”是單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歸類學習的方法還有義旁歸類法,聲旁歸類法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應用自己最喜歡、最得力、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識字。
2.注重識字方法的多樣化教學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 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學“間”字時,引導學生自己采用喜愛的方式記憶,編一句話,“太陽照進門了“形象生動,記得快,記得牢。又如”反犬旁“學生很容易寫成”提手旁“大”、“未“和”末“字,到底是第一橫長還是第二橫長,容易混淆。
3.及時鞏固“識記”成果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指學習新知后要反復練習,從中感受到愉悅和高興。識字教學,可采用課前聽寫、相互糾正、激勵表揚、課后輔導、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等措施強化效果。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中,用多媒體技術,從實物圖形到象形字,再到現(xiàn)代簡化漢字,采用富有動感的畫面,利用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使枯燥無味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表象統(tǒng)一起來,誘發(fā)學習的興趣。如休息的“休”,是一人靠一木,通過多媒體形象的展示。激發(fā)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使識字成為自身的需要,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究漢字的奧秘,形成了學習的興趣。
四、防止拼音回生,識字游戲拓展
(一)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
要防止拼音回生,就必須經常使用它,做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
首先要堅持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讀準字音。尤其是預習課文或在閱讀課外書籍時遇到生字,要借助生字上的注音或者查字典,自學字音,為了提高拼音能能力,多練習拼讀,使之準確、熟練,并逐做到直呼音節(jié)。
其次要有意識地運用漢語拼音學習普通話。要注意聽別人說普通話和自己的發(fā)音,用拼音來糾正讀音上的誤。還要以練習用拼音寫普通話,如給字、詞、句注音,用拼音寫日記、短文等,努力提高拼音能力,并學好普通話。
再次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拼音讀物,熟能生巧。同時家庭要營造讀書的氛圍,引導兒童體會讀書的樂趣,在“趣味”中學習、深化。
(二)開展識字游戲,創(chuàng)設愉快識字氛圍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而且低年級識字學得快,但遺忘更快。因此,在課堂內開展游戲既可以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又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舉三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各種與生字聯(lián)系起來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在教學生字時可以嘗試做以下一些游戲:
1.摘水果
教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卡片貼在相應的果樹上。如:“玉、王”“抱、跑”“車、東”等等形象字,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后用這個字組詞。
2.找朋友
教師把生字卡片發(fā)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國”字說“我是‘國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家”的同學馬上出來和“國”字組成朋友。還可以多找?guī)讉€朋友,這樣不僅學到了單字,還學會了多個詞。
3.動物找食
教師在黑板上帶有漢字的食物圖,如:蘿卜、青草、竹葉、小蟲。又在另一處貼上幾種帶有漢字的動物圖,如:青蛙、山羊、白兔、熊貓等,讓學生分別讀出各種動物和食物的名稱,然后幫助動物找到他們各自喜歡的食物,相對應地貼在一方。
4.還有一些其他的識字游戲
如:編順口溜、給字娃娃找家、送信、開火車、跨欄等等。
游戲不僅能在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在靈活運用的多種游戲方式中,學生從中享受到知識的樂趣,從內心激起了學生的自主識字的愿望,從而達到了識字的目的。
總之,巧妙的教學方式,解決了識字教學的"枯燥無味"的問題。通過轉換學習角度,降低了識字難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的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會越來越喜歡漢字,并能逐漸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進而提高了獨特識字的能力,為以后的語言文字知識、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