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學儀
【摘要】新時代小學開展家風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學校教育的責任。筆者所在學校經過多年的家風建設實踐表明,家校合作是家風建設的重要路徑;學校社區(qū)聯(lián)動是家風建設的有力保障;大閱讀校本活動是傳承好家風的有效渠道;校本課程是家風建設的主要載體。
【關鍵詞】小學生;家風建設;家校合作;學校與社區(qū)聯(lián)動
一、小學開展家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家風建設是時代的呼喚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即家庭的風氣,良好的家風成就良好的社會風氣,而良好的家風與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十分重視良好的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边@表明,新時代要有良好的新家風,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時代的呼喚。
(二)家風建設是學校的責任
學校是道德教化的重要場所,而家風建設是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理應更應義無反顧地培育家風建設。學校有良好的校風、教風與學風,教師是點亮學生心燈的人,學生身處學校這樣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陶冶性情,并自覺從小養(yǎng)成尊師、禮貌、誠信等良好道德規(guī)范,從而凈化家風,并為良好家風的培育做出獨特的教化作用。家風更多的是靠長輩的言傳身教來傳承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發(fā)揮促進家風建設的功能。好家風對學校學風、校風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學校應該密切家校合作做好家風建設,這是學校的責任。
二、家風建設的實施路徑
(一)家校合作:家風建設的重要路徑
學校在培育學生家風建設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筆者所在學校多年教學實踐所證明的。我們通過學校宣傳屏幕、網站、微信公眾號、校訊通、家校一線通、國旗下講話等傳播渠道積極宣傳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校園里建成家風家訓墻,展示好家訓、好家風格言。學校處處滲透家風文化,開展“傳承最美家風”活動。學生積極收集家教、家訓、家風故事,利用班會課和大家分享,讓學生對優(yōu)良家風家教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和認識,汲取有益成分。我們組織學生開展“用行動演繹家風系列活動”,如,家長給學生寫一封家書,在家書里除了表達對孩子的愛,滲透著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以及要求。通過家校合作,把家風滲透到學生心靈之中,轉化為他們的一言一行,讓家風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重要載體,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文明。
(二)學校與社區(qū)聯(lián)動:家風建設的有力保障
學生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區(qū)之中,好的社風沐浴出好的社民,因此,社區(qū)是保障家風順利建設的重要保障之一。為引導未成年人弘揚傳統(tǒng)美德,我們深入社區(qū),共同開展“最美家風故事會”活動,挖掘身邊各類優(yōu)秀家庭典型,講述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建功立業(yè)、勤儉持家、助人為樂等優(yōu)良家風故事,在學生家庭中掀起了傳承文明家風熱潮。目前,我們已開展了多場“最美家風故事”活動,在提升家庭文明素養(yǎng)方面,學校所在社區(qū)連續(xù)三年開展“和諧家庭大講堂”活動,聘請優(yōu)秀學生家長、教師、醫(yī)生、心理咨詢師、法官、退休老干部及家教專家,組建一支20余人的家教講師團隊,講授心理健康、親子關系、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觀、育兒觀。每年評選出“最美家庭”,作為家長學習的榜樣。學校與社區(qū)聯(lián)動,為家風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大閱讀校本活動:傳承好家風的有效渠道
1.全校系統(tǒng)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這些活動飽含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優(yōu)秀家風的思想資源,對促進家風建設大有裨益。如,每天“晨誦、午讀、暮省”,學生朗朗誦讀聲開始每天學習,四至六年級每班輪流做“館主”,向同學介紹分享故事,關于誠信、勇敢、孝順等主題,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學生已經背了諸如《論語》《三字經》《弟子規(guī)》《千字文》《笠翁對韻》《中國優(yōu)秀古詩文》,許多經典文句他們能脫口而出,起到了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思想的作用。
2.開展全校性讀書節(jié)活動。這些活動往往是優(yōu)秀的家書家信,反映的是中國優(yōu)秀的家風典范。每年定期舉行全校性讀書節(jié)活動,并向家長推薦書目,如,《孔子家語》《顏氏家訓》《朱柏廬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這些典籍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并成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倫理建設的標本。通過開展親子共同閱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典,讓學生撰寫學習心得,以經典閱讀促進家風建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校本課程:家風建設的主要載體
1.編寫不同年段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促進家風建設的主要載體,是傳播好家風的精神食糧,為此,我們編寫了諸如《孝義風》《孝義行》的校本教材,這些教材符合現(xiàn)代教育要求的精選家規(guī),形式上豐富多彩,有人物故事、對聯(lián)佳句、自然景觀、傳統(tǒng)家訓等,體現(xiàn)了多學科相融合的特點;內容上和語數(shù)英思品等學科都有關聯(lián),教師都可以在各自的學科上滲透家風教育。這些教材飽含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家風家訓,體現(xiàn)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辦好家長校本培訓課程。家長是促進家風建設的重要力量,起到主導作用。因此,學校為家長制定了系列校本培訓課程,如,禮儀誠信、知廉恥教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家風教育,等等,這些無疑對學生起到重要的價值教育的導向作用。同時,學校豐富了家長的培訓渠道,如,家長委員培訓和全校家長培訓相結合;學校培訓與班級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個別培訓相結合;專家講座與家長交流相結合;課堂學習與家長自學相結合;家長素養(yǎng)與家風建設培訓相結合。這“六結合”收到了良好的家風建設成效。我們還不定期向家長推薦最新的家教書籍,組織家長撰寫讀后感并進行交流;定期組織學習并邀請各級專家給家長做講座,從而提高他們對建設良好家風的理解、認識與重視。通過開展家長校本培訓,家長的素質提高了,學生的素質自然也會有所促進,好家風也就蔚然成風。
三、結語
綜上,新時代家風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風好、民風好,社風就會好。但家風建設需要價值引領,筆者所在學校將好家風建設與班風、學風、校風等互促共建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學校與家庭的密切協(xié)作。因為家長是家庭文化的核心構建者、引導者,有什么樣的家長素質就決定有什么樣的家風。在家風建設中,學校發(fā)揮著對家風建設所具有的獨特作用,學校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他們通過開設校本課程、編寫各種校本教材,以及實施各種大閱讀活動,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同時促使家風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好的家風也可以促進好的校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家風和校風都好了,良好的社會風氣也就蔚然成風了;當然,家風建設也離不開學校與社區(qū)的聯(lián)動,由不同家庭組成的社區(qū)通過與學校緊密合作,使社區(qū)在家風建設中也起到引領、示范、導向的重要作用,學校與社區(qū)聯(lián)動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力保障。還需指出的是,家風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千千萬萬個家庭與學校一道,與社區(qū)一起共同努力,為營造新時代家風建設做出積極的、有意義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課題編寫組.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M].人民出版社,2019.
[2]《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張琳,陳延斌.當前我國家風家教現(xiàn)狀的實證調查與思考[J].中州學刊,2016(8).
[4]樊澤民.家風奏響核心價值觀進行曲[J].中國領導科學,2016(7).
[5]黃鐵苗,徐常建.重視家教家風建設的思考[J].嶺南學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