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靜 符國帥 譚莉娜 李成志 韋秋玲 高晴 唐崢華
(廣西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中國大中城市的老年空巢家庭已達到70%??粘怖先巳菀壮霈F(xiàn)“空巢綜合征”,表現(xiàn)為孤獨、空虛、寂寞、傷感、情緒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調癥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自尊是個體對自我價值的積極的情感體驗〔2〕,是人們在適應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的心理機制,是心理健康的核心〔3〕。生活滿意度是衡量一個人感覺到的幸福水平、生活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和對其的需求的滿足感〔4〕,是反映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因素〔5〕。目前國內有關城市空巢老人的自尊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報道不多,本研究旨在了解城市空巢老人的自尊和生活滿意度的現(xiàn)況及其影響因素。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長期居住在城市的獨居或僅與配偶居住的60周歲以上的老人定義為城市空巢老人,其中相對空巢是指子女與父母住在一個城市但不住在一起,絕對空巢是指子女與父母不住在一個城市〔6〕。納入標準: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定點體檢和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福利院居住過的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排除標準:有重大精神疾病、記憶與智能損害者。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抽取南寧市兩個城區(qū)的社區(qū)和福利院內的532名老年人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和測評,選取223名空巢老人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其余309名老年人為對照(非空巢)組。
1.2調查工具 ①社會生活情況調查表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自行編制,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居住情況、子女探望情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自評、有無興趣愛好、有無子女、希望有人在身邊照顧以及與子女同城居住情況等生活狀況資料。②自尊量表(SES)用于測查個體的自尊水平,共計10 個條目,采用1~4級計分,各條目得分相加為總分,總分越高,自尊水平則越高〔7〕??偡?20分為低自尊水平,20~30分為中等水平,得分>30分為高自尊水平〔8〕。③生活滿意度指數(shù)A量表(LSIA)共有20個條目,12個條目反映正性情緒,8個反映負性情緒??偡譃楦鳁l目之和,得分0~2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生活滿意度越高??偡址譃?個等級:0~5分為1級(不滿意);6~10分為2級(較不滿意);11~15分為3級(比較滿意);16~20分為4級(很滿意)。本研究將以上4級合并歸納為2個等級,即生活不滿意(1~2級),生活滿意(3~4級)〔9〕。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1自尊、生活滿意度水平狀況 空巢組和非空巢組的自尊和生活滿意度分別處于中等自尊水平和滿意水平。見表1。
表1 空巢和非空巢老人自尊和生活滿意度水平狀況〔n(%)〕
2.2自尊、生活滿意度水平比較 空巢老人的自尊〔(27.88±3.55)分〕明顯低于非空巢老人〔(28.62±2.06)分,t=-2.814,P<0.05〕。調查的空巢老人生活滿意度〔(12.14±3.87)分〕低于非空巢老人〔(12.78±3.83)分〕。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906,P>0.05)。
2.3空巢老人的自尊、生活滿意度水平及其在不同社會生活特征上的比較 空巢老人自尊在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健康狀況、興趣愛好、居住方式、自理能力、是否希望有人照顧、有無子女、是否與子女同城居住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P<0.001),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在婚姻狀況、健康狀態(tài)、經濟狀況、與子女同城居住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2。
表2 不同人口學特征空巢老人自尊水平和生活滿意度水平比較分)
續(xù)表2 不同人口學特征空巢老人自尊水平和生活滿意度水平比較分)
2.4空巢老年人自尊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自尊總分為因變量,以年齡(60~69歲=1、70~79歲=2、≥80歲=3)、婚姻狀況(婚姻關系存續(xù)=1,未婚、離異、喪偶、再婚=2)、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中學及中專=2、大專及以上=3)、健康狀況自評(良好=1、一般=2、差=3)、經濟狀況(好=1、一般=2、差=3)、興趣愛好(無=1、有=2)、居住方式(獨居=1、與配偶居住=2)、自理能力(自理=1、部分或不能自理=2)、是否希望有人照顧(是=1、否=2)、有無子女(有=1、無=2)、是否與子女同城居住〔是(相對空巢)=1、否(絕對空巢)=2〕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方法的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分析,顯示擬合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模型(F=29.56,P<0.001),居住方式、自理能力、希望有人照顧、與子女同城居住進入模型,可解釋總變異量為35.2 %,見表3。
表3 空巢老人自尊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5空巢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生活滿意度總分為因變量,以人口學特征變量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回歸方法的多元線性回歸進行分析,顯示擬合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模型(F=26.125,P<0.05),經濟狀況、健康狀態(tài)自評、婚姻狀況進入模型,可解釋總變異量為26.4%,見表4。
表4 空巢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調查的空巢老人的自尊低于非空巢老人的自尊,處于中等水平且與曲阜市空巢老人的調查結果(27.3±2.4)分〔10〕相差不大。原因可能是南寧市與曲阜市的經濟、教育等水平可以滿足空巢老人的自尊需求,個人價值、成功感的體驗感可以維持正常水平??粘怖先擞捎诳粘驳脑颍菀壮霈F(xiàn)“空巢綜合征”,自尊感低于非空巢老人,調查的空巢老人的自尊存在年齡的差異,70~79歲的空巢老人可能逐漸適應社會地位的改變,接納社會角色的隱退,產生積極的情感和自我價值感,自尊的體驗更高??粘怖先丝赡艹惺軟]有子女陪伴的“空巢”感,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身體的功能退化加重,可能還面臨著疾病的折磨,自尊的體驗自然降低。Orth等〔11〕在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自尊在青年期和中年期呈上升趨勢,但在60歲左右達到峰值,在老年期呈下降趨勢,老年期自尊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社會地位和健康方面的不利變化。調查的空巢老人的自尊存在婚姻狀況的差異,面臨“空巢綜合征”的危險的空巢老人,婚姻關系存續(xù)的空巢老人能夠得到配偶的情感支持,相對于婚姻狀態(tài)不存續(xù)的老年人,婚姻關系存續(xù)的空巢老人產生的消極情緒更少,自尊更高。文化程度、健康狀況自評、興趣愛好也是影響空巢老人自尊的因素,文化程度高的空巢老人自尊高,所接受的教育越高,事業(yè)上獲得的成功體驗越高,即提高了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自尊則越高。健康自評好的空巢老人身體功能高,能夠得到較好的身心愉悅感。有個人興趣愛好的老年人在面臨各種年老問題的困境時可以得到情感寄托,個體的情緒體驗也會提高,可以滿足心理需求以提高自尊感。
居住方式、自理能力、有無子女、是否希望有人在身邊照顧、與子女同城居住與否影響空巢老人的自尊,獨居的空巢老人沒有獲得足夠的照顧和社會互動導致自尊感不高,與配偶居住的空巢老人能夠獲得配偶的情感和經濟上的支持,獲得成功的體驗和自我價值感和較高的自尊體驗。自理能力對空巢老人自尊有影響,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面臨軀體功能缺失的困境,可能會對生活有負面的看法,與擁有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相比更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降低個人的價值感。有子女的空巢老人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和互動,獲得子女的贍養(yǎng)和支持,產生積極的心態(tài)。不希望有人在身邊照顧的空巢老人獨立性較強,個人的自尊感高。相對空巢組的自尊高于絕對空巢組,相對空巢的老年人與絕對空巢的老年人相比體驗到“空巢”的感受更少,相對空巢的老人與子女居住在同一個城市,子女探望的頻率可能會更高,獲得更多的子女陪伴和情感支持而擁有更高的自尊。
調查樣本的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低于非空巢老人,生活滿意度處于滿意水平且高于北京地區(qū)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8.26±4.64)分〔5〕。南寧市的空巢老人城市生活成本和經濟壓力較低,個人的生活滿意度相對北京市的空巢老人較高。有研究指出婚姻狀態(tài)是社會依戀的連續(xù)統(tǒng)一體,伴侶關系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2〕,但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婚姻狀態(tài)對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無顯著影響〔13〕。本研究結果表明婚姻關系存續(xù)的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高于婚姻狀態(tài)異常的空巢老人,婚姻關系存續(xù)的空巢老人得到伴侶的互動和社會支持,在生活中容易體驗到幸福感而擁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
健康狀況影響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健康狀況自評好組的生活滿意度高。健康的空巢老人沒有遭受疾病的困擾,能夠自由、愉快的參加社會活動,與功能缺失的空巢老人相比個體所得到的滿足感更高,有學者也指出健康狀況是影響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4〕。經濟狀況影響空巢老人的生活滿意度,國外研究也指出維持生活滿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是經濟狀況〔4〕。經濟狀況好的空巢老人生活滿意度高,經濟支持提供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經濟狀況好的空巢老人容易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相對空巢的老人生活滿意度高于絕對空巢的老人,相對空巢的老人與子女相互探望的頻率相比絕對空巢的老人更高,與子女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更加頻繁,則相對空巢的老人的生活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社會需要更加關注和理解這些特殊群體,提高空巢老人的經濟和醫(yī)療保障,給予更多的經濟保障和精神慰藉以服務于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