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倩 唐冰冰 范斌
【摘要】目的:研究及討論在社區(qū)內開展慢性病護理管理對于慢性疾病病人的影響。方法:對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間社區(qū)內80位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進行分組,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位病人。參照組的病人給予常規(guī)護理管理,研究組病人行慢性病護理管理。比較兩組病人認知情況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通過對兩組病人進行不同的護理管理方法后,經過對比發(fā)現研究組護理管理效果更好,且認知情況及生活質量情況顯好于參照組,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蛇M行統計學研究。結論:通過對社區(qū)內慢性病的病人提供慢性病護理管理服務后,可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情況,改善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病護理管理;社區(qū)慢性病;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2--01
近年來,我國社區(qū)老年人群體的不斷增多,讓我國逐漸步入了老年化社會,慢性疾病的病人也越來越多,而當今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對社區(qū)慢性疾病病人提供慢性病護理管理對我國社會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1]。于此同時隨著我國醫(yī)療改革體系的逐漸落實,慢性病護理管理服務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所以加強慢性病護理管理服務對于社區(qū)內慢性疾病的病人康復有著較高的要求。本文擇選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間社區(qū)內80位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實施不同護理管理探究其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社區(qū)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間80名慢性疾病的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65-83歲之間,且平均年齡73.33±5.14歲,女性占總數的一半,剩余則為男性。其中獨居20名,夫妻同住16名,與子女同住24名,喪偶20名,統計學對所有研究資料中數據分析后顯示P>0.05,故具備分組條件。
1.2方法
對照組病人進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病人給予慢性病護理管理,內容如下:①定期對社區(qū)內的慢性疾病病人進行血壓、血糖測量并病人的血壓、血糖情況,讓病人對自身的情況有一個充分地了解,如有異常,及時處理。對于行動不便的慢性疾病病人,護理人員提供上門服務,因其他原因無法按時檢查的病人,應根據病人時間進行一次專訪[2]。②慢性疾病的病人多為長期服藥的病人,且病人年齡偏大,記憶力差,經常會出現漏服藥或者未遵醫(yī)囑用藥,或因用藥種類多,而用藥的時間和數量有所區(qū)別,此種情況會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護理管理人員可對此類病人逐一登記,為病人制定適合的對策,避免出現上述情況。③組織病人進行適度的運動,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增加免疫力。④有針對性的對病人進行疾病的宣講,讓病人了解疾病的知識以及相關注意事項,促使病人在家能夠自我進行檢測,自我護理,促進身體的快速康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組間病人認知情況、護理管理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并進行詳細記錄,并且分析對比。(其中認知情況包括:合理膳食、心理健康、適量運動、合理用藥、慢性知識掌握,數值越高則表明護理管理效果較好)
1.4統計學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當中數據均使用SPSS21.0數據包進行處理,計數(n,%)代表率,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述行t檢驗。P<0.05具有可比性。
2結果
通過下表格數據呈現:兩組病人護理管理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研究組病人情緒角色、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活力、機體疼痛均好于參照組
病人,P<0.05顯現檢驗結果有意義。對比數據見表1:
2.2比較兩組病人認知情況每組均40例病人:參照組合理膳食32例(80.00%),心理健康35例(87.50%),適量運動為33例(82.50%),合理用藥34例(85.00%),慢性知識掌握36例(90.00%)低于研究組合理膳食37例(92.50%),心理健康36例(90.00%),適量運動為38例(95.00%),合理用藥39例(97.50%),慢性知識掌握40例(100.00%),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老年人?;加懈鞣N慢性病和功能障礙,健康狀況隨著增齡而減退,社區(qū)提供慢性病護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病人因為身體的原因無法正常出行用藥,進而導致慢性疾病病情惡化。而這些慢性疾病的病人主要為老年人,因為獨居,無法與子女共生活都會引發(fā)不良情緒的產生,不良情緒可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發(fā)生,受行動能力的限制,外出生活減少,老年人發(fā)生問題后不能及時被發(fā)現,從而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3]。而社區(qū)慢性病護理管理的建立解決了這類問題的出現,也更有利于患有慢性疾病病人的康復,提升其護理質量的同時,也提高慢性疾病病人的生活質量以及對疾病的認知情況。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人護理管理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認知情況,研究組病人情緒角色、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活力、機體疼痛、認知情況均好于參照組病人,P<0.05,組間存在對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慢性病護理管理應用于此類病人中,可改善其生活質量、促使認知情況得以提升,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陳紅.慢性病護理管理管理在慢性病病人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健康養(yǎng)生,2019,000:288-289.
[2]李春平.慢性病護理管理對社區(qū)慢性疾病病人的影響[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2):3.
[3]何秋嫻.慢性病護理管理服務對社區(qū)慢性病管理的作用[J].健康之友,2019,000(004):165.
第一作者:和倩,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社區(qū)慢性病管理的研究與進展。
通信作者:范斌,男,博士研究生,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肝膽胰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與腹部創(chuàng)傷的手術治療。
246350170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