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萍
(山西省陽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山西 陽泉)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中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誘發(fā)該疾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腦組織出現(xiàn)缺血、缺氧的癥狀,從而導致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并促使血栓形成,具有發(fā)病急、患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等特點[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會對病人的神經功能造成損傷,使病人出現(xiàn)肢體運動障礙,并對舌運動和咀嚼功能形成不利影響,導致語言障礙和吞咽困難等并發(fā)癥發(fā)生[2]。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在基礎治療上實施康復護理能夠促進病人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改善預后。本研究對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診的128例急性腦卒中病人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康復護理,試分析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詳見下文。
將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就診的128例急性腦卒中病人納入研究,根據抽簽法進行分組,將病人分為實驗組(n=64)和對照組(n=64)。對照組病人選擇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選擇常規(guī)治療加康復護理。對照組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34~91歲,平均(58.1±2.6)歲。實驗組中男41例,女23例;年齡35~89歲,平均(57.2±2.4)歲。所有研究對象基本信息對比無顯著差別(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符合該病癥的臨床評估標準,并經我院確診;經告知后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相關文件,經我院相關醫(yī)學部門審批。
排除標準:肝腎器官嚴重受損者;精神意識不清晰,無法正常交流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病人選擇常規(guī)治療,對其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給予降顱內壓、緩解腦水腫等治療,調節(jié)病人體內水、電解質平衡。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選擇常規(guī)治療加康復護理,具體措施包括:(1)心理護理:病人在面臨對身體健康的擔心、醫(yī)院環(huán)境的壓抑等心理狀態(tài)下,往往會產生孤獨、壓抑等消極情緒,醫(yī)護人員在護理時,應主動與病人交談,言行要柔和親切,對病人的傾訴要耐心傾聽,及時對病人的消極心理進行安慰。以緩解其恐懼、焦慮等消極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2)語言功能康復護理:護理人員需病人語言功能障礙具體程度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措施,通過表情、手勢等形式加強與病人的溝通,引導病人對舌頭進行訓練,逐漸過渡至簡單的發(fā)聲訓練[3]。(3)吞咽功能康復護理:護理人員指導病人進行咀嚼和吞咽等功能訓練,并根據病人的吞咽功能狀況給予合理的飲食。(4)肢體功能康復護理:引導病人對肢體進行簡單的伸展、擺動、彎曲等訓練,并逐漸練習吃飯、洗漱、更換衣物等基本生活動作[4]。(5)日常生活指導:老年病人體質較弱,護理人員應保證病房溫度適宜,適當的通風散熱,做好清潔工作,為病人營造一個干凈溫馨的環(huán)境。飲食宜以營養(yǎng)搭配且易消化的軟食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禁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5]。戒煙戒酒,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注意休息。
觀察對比兩組病人Barthel指數、NIHSS量表以及護理滿意度。采用Barthel指數評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恢復情況,分數越高,說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NIHSS量表用于評估病人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分數越低,說明病人神經功能恢復越好;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病人護理滿意度調查表:85分以上為滿意,60~85分為比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倽M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6]。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病人的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病人的NIHSS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 分)
表1 兩組病人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 分)
組別 例數 Barthel指數 NIHSS量表實驗組 64 74.12±9.38 16.03±2.27對照組 64 62.34±8.49 31.13±4.89 t 7.449 22.407 P 0.000 0.000
實驗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95.31%高于對照組的81.25%,差異較大(P<0.05),見表 2。
表2 兩組病人護理滿意度對比[n(%)]
隨著老齡化趨勢的深化,我國老年人群患慢性疾病的高發(fā)病率成為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重要解決問題之一,腦卒中是老年群體中常見的慢性疾病,對病人的生活水平以及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加重了其家庭的負擔[7]。除了有效的醫(yī)療治療之外,對腦卒中病人實施科學、合理的康復護理,能夠提升病人的自理能力,促進機體各系統(tǒng)功能的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
由于腦卒中病人身體受疾病侵蝕,機體免疫力下降,對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也造成了損傷,身體的平衡力和神經調節(jié)能力下降,此外,老年人群作為特殊群體,其器官功能正在不斷衰竭,導致大部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在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功能障礙[8]??祻妥o理通過對病人進行語言功能康復訓練、吞咽功能康復訓練、肢體功能康復訓練等干預措施對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有效提升,通過功能訓練還能改善病人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加強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9]。當神經系統(tǒng)受損時,運動功能依賴于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通過運動康復訓練提高中樞神經的反射性,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神經的萎縮程度,降低致殘率。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病人的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并且實驗組病人的NIHSS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康復護理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病人身體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治療中,通過康復護理的各種康復訓練可增加腦部和肢體的血流量,緩解腦部缺血缺氧的癥狀,有助于神經功能以及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