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確山縣人民醫(yī)院(463200)張旭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84例我院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2018年1月~2019年6月),依照入院時間不同分為觀察組(n=42)和對照組(n=42)。觀察組女16例,男26例,年齡3~11歲,平均(7.14±1.58)歲;對照組女18例,男24例,年齡4~10歲,平均(6.89±1.32)歲。兩組一般資料可比(P>0.05)。納入標準:均經(jīng)胸部CT、X線檢查確診;家屬(監(jiān)護人)知情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腎功能異常、其他肺部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呼吸內(nèi)科護理,包括家屬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呼吸道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聯(lián)合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①目標確定:以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升家屬疾病認知度、促進康復為目標,制定干預措施。②障礙識別:由具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的專職護理人員組成健康管理小組,通過文獻查閱、交流討論、臨床經(jīng)驗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同時以健康講座、視頻、健康手冊、圖片等形式向家屬講述疾病治療方式、病因病機、日常飲食、感染防治措施等。③方案實施:咳嗽嚴重者予以適量止咳藥物,若存在粘稠、難排出痰液,采取吸痰、超聲霧化等,并以扣背等形式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情緒不安者通過肢體撫觸、言語溝通等進行安撫,膳食結(jié)構(gòu)混亂者幫助家屬制定健康膳食表,以易消化、清淡為主,并安排家屬監(jiān)督實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咳嗽、發(fā)熱、呼吸急促緩解時間、住院時間;采用疾病認知調(diào)查問卷評價家屬疾病認知度,內(nèi)容包括:病因病機、治療方法、臨床癥狀、護理操作,各5個題目,完全知曉、基本知曉、知曉、部分知曉、完全不知曉依次記5、4、3、2、1分,總分20~100分,分值越高,疾病認知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住院時間、癥狀緩解時間 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6.21±0.89)d、發(fā)熱緩解時間(3.54±0.76)d、呼吸急促緩解時間(3.82±1.03)d、住院時間(9.37±2.18)d短于對照組(8.07±0.96)d、(5.01±0.68)d、(5.16±1.12)d、(13.24±3.05)d(P<0.05)。
2.2 家屬疾病認知度 干預前觀察組家屬疾病認知度評分(46.22±5.19)分與對照組(45.68±5.47)分比較無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家屬疾病認知度評分升高,且觀察組(70.54±5.64)分高于對照組(56.79±6.35)分(P<0.05)。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感染科常見疾病,易導致患兒免疫、呼吸系統(tǒng)損傷,進而引發(fā)頭疼頭暈等癥狀,促使免疫力下降,若治療、護理不當,可引發(fā)腎臟、神經(jīng)等功能性損傷,嚴重影響患兒生長發(fā)育。因此,治療期間予以有效護理措施,對促進患兒康復,改善預后至關(guān)重要。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充分利用目標管理理論,能提高護理人員責任感,增加積極性,進而使患者及家屬得到全面、高質(zhì)量護理服務,以促進疾病轉(zhuǎn)歸[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咳嗽、發(fā)熱、呼吸急促緩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干預后家屬疾病認知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改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家屬疾病認知,促進康復。分析原因在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通過查閱文獻、討論交流,能充分了解不同患兒病情,實施個性化干預,進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而以視頻、圖片等形式有助不同家屬學習、掌握疾病相關(guān)知識,以提高其認知程度;另外通過扣背、肢體撫觸、物理降溫等針對性措施,能幫助患兒緩解呼吸急促、高熱、情緒不安等,進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康復[2]。
綜上所述,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家屬疾病認知度,緩解臨床癥狀,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