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毅
(山東省煙臺開發(fā)區(qū)第四初級中學 山東 煙臺 264000)
體育教學活動是雙向的活動,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內(nèi)容。在影響教學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為它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積極的情感能激發(fā)學生巨大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需要,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本文試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怎樣溝通師生的情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偶像對人的行為有著不容忽視的導向作用。作為教師就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讓學生崇拜你淵博的學識、高超的講課技巧、正直無私的為人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1)博學多才。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高超的教研科研能力和組織才能等,面對學生的提問應付自如、游刃有余,讓學生問不倒、難不住。除此之外還必須多才多藝。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與藝術(shù)修養(yǎng)、豐富的社會文化常積以及與本學科有關(guān)的其它學科的知識。這樣學生就會因崇拜你的學識而渴望成為和你一樣博學多才的人,這無疑對學生學習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2)高超的講課技巧。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鉆研教學和教育理論,苦練基本功,通過聽課和參加教研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掌握高趣的講課技巧。要選擇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和準備每一節(jié)課,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和教態(tài)等,努力做到講課生動形象,有啟發(fā)性、趣味性和邏輯性,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廠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板書設計要有藝術(shù)感,直觀、美觀,重點突出,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得到一種藝術(shù)的享受。(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者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首先應該是這種人。所以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誠實坦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的形象十分重要。教師的衣著應整潔大方,樸素得體,精神要飽滿,渾身充滿活力,不能渾渾噩噩,菱靡不振。更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樹立一種可親可近、堅韌不拔、公正無私和寬宏大度的形象。
2.1 平易近人。教師不能整天板著臉,表情冷漠,不茍言笑,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應該脾氣隨和,詼諧幽默,與學生打成一片,課上是嚴師,課下是朋友,在感情上讓學生容易接近。
2.2 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教師必須有涵養(yǎng),碰到不順心的事或遇到意外變故時,必須控制自己,決不可把壞情緒傳染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發(fā)泄怨氣的對象,更不能怨天尤人,消極悲觀。要不斷進取,自強不息,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撓。讓學生認為你永遠是強大的,是不可戰(zhàn)勝的,要始終給學生樹立一種強者的形象。
2.3 胸襟開闊,公正無私。教師要虛懷若谷在學生指出教師的錯誤時,教師要虛心聽取意見,敢于承認錯誤,敢學生傷了自己的面子就對學生大加指責,指于承擔責任,不能認更不可對學生秋后算賬,打擊報復,要給學生樹立寬宏大度的形象。教師的任務是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因此對學生必須一視同仁,否則教師的不公正會成為師生情感溝通的障礙。教師的形象設計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在課下更應注意自己的形象。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態(tài)度溫和可親,溫文爾雅,而在日常生活中則滿口臟話,行為卑劣,這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反差,讓學生無所適從。
師生的情感是建立在相互關(guān)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作為教師要以博大的胸懷和愛心去關(guān)心學生,愛護學生,讓學生信賴你、接納你,把你作為他們知心的朋友。
3.1 了解學生,關(guān)心學生。中學生正處于精神饑餓和心理斷乳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性格、愛好、精神世界、家庭關(guān)系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注意著他,關(guān)心著他。要尋找與學生相同的交談話題,增加師生的共同語言,比如足球、暢銷書、流行歌曲、獲獎電影等,努力成為學生中的一員。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去關(guān)心熱愛每一個學生,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解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心情舒暢地去面對學習和生活。
3.2 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的中學生已出現(xiàn)明顯的成人感,獨立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渴望理解,渴望尊重,不愿盲從,喜歡懷疑和爭論,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作為教師應了解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結(jié)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尊重是相互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擺教師的架子,要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不能用救訓人的口吻諷制挖苦學生,更不能污導學生的人格,否則只合讓學生反感,更不會尊重你。
3.3 多鼓勵,少批評。中學生節(jié)就還只是些大孩子。,難免會有各種缺點和失誤。作為教師則要學會寬容,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多些表揚和鼓勵,少些指責和批評,尤其對待差生更需用愛心去感化他們,給他們以溫暖。當然,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也是必要的,但要講批評的藝術(shù),注意分寸,掌握好火候,措詞要委婉,方式要適當,盡量避免使用過激的言詞,以防損傷學生的自尊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獎勵是對學生努力結(jié)果的肯定,是對學生成績的獎賞。班主任在班集體的管理中,要十分重視對學生的獎勵激勵。只要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比較優(yōu)秀,班主任就應及時對學生的成績給予獎勵,使學生更加努力地工作,信心百倍地學習。班主任對學生的獎勵既可以是物質(zhì)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在班集體的管理中,應當以精神鼓勵為主,如加紅花、發(fā)獎狀、.上光榮榜,也可以僅僅是口頭上的一句話,一個鼓勵的眼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張獎狀比一件獎品的作用更大,所以精神鼓勵比物質(zhì)獎勵更為重要。如果差生能夠得到教師的特殊獎勵,他們一定會欣喜若狂,其激勵作用不言而喻。
毋庸諱言,在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的今天,教師必須注意非智力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因此,培養(yǎng)健康的師生情感,建立融治的師生關(guān)系應是每個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