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弟合
[摘 ?要:作為一門文理貫通的學科,化學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過程中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知識點繁雜、閱讀量加大、實驗教學中重難點知識較多等,這些變化促使初中化學教師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很多教師在改革自身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它們嚴重阻礙了自身教學的向前發(fā)展,也削弱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本文就九年級化學教學問題及高效課堂構(gòu)建策略進而展開深刻探討,在解決教學問題的同時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所有九年級化學教師參考。
關(guān)鍵詞:九年級化學;教學問題;高效課堂;構(gòu)建策略]
隨著我國技術(shù)的快速化發(fā)展,大量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紛紛出現(xiàn)在各科教學活動中,它們以獨特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教學效果,讓更多的教師在身負壓力時看到了一絲絲希望。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無論是以前還是現(xiàn)在,化學課堂教學都存在著幾個比較突出且普遍的問題,只有將它們有效解決,高效的教學模式才會成功出現(xiàn)在九年級化學的課堂上。
一、當前九年級化學教學問題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作為傳授知識和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教師往往在一堂課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他們所具備的教學觀念和使用的教學方法甚至會直接決定一堂課最終呈現(xiàn)的教學效果。而在無數(shù)個九年級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中不難發(fā)現(xiàn)的是大量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范圍內(nèi),他們依舊使用著以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知識點并用黑板記錄重點知識、學生一邊聽一邊記筆記為主要形式,教師很少考慮學生是否聽懂和理解,然后就急急忙忙地布置習題來讓學生做。而大部分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過度依賴筆記,認為只要記好筆記,答案就在筆記中。這種錯誤的認知使得學生一心抄寫筆記,自動將教師的講授排除在外,導致聽課效率不佳。另外,局限、落后的教學觀念讓絕大部分教師一味地追求高分數(shù),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后,他們首先擔心的是自己班級在整個年級中的排名,而忽視了學生是否在每次考試中有所進步以及需要在哪些知識點方面進行查漏補缺。這種帶有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會將學生對化學學習原有的興趣消磨殆盡,明顯不利于學生對化學的學習。
(二)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方法欠缺
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足使得學生無法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nèi)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在整個化學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很多九年級的學生而言,化學是自己新接觸的一門課程,因此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充滿了很大的陌生感,這種陌生感會逐漸擊退學生的心理防線,在不了解其內(nèi)容的前提下失去了學好化學的信心,最終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忽視實驗教學,學生缺乏動手和觀察能力
通常情況下,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組成成分,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良好渠道。然而很多化學教師卻忽視了實驗教學,在課堂上一味地講述著理論知識,讓學生誤以為理解了理論知識就可以學好化學。加之,受初中學校對化學實驗室的設立和實驗設備的配備問題,很多教師很難在課堂上展開實驗教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而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會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教室和課本中,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平臺來自己操作一些簡單的實驗,也無法體驗在實驗室檢驗實驗原理的感覺。久而久之,在學生的記憶中化學只是一門理論課,只需要記住最終的原理,這會讓學生在缺乏動手操作的同時無法通過實踐來檢驗知識,無法靈活地運用知識。
二、九年級化學教學構(gòu)建高效課堂模式的策略
(一)教師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和方法
作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當前九年級化學教師首先需要從自身做起,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用新的、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來取代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方法,為往后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方面,教師需要密切關(guān)注最新時期提倡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并深入學習和了解它們,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專業(yè)水平和實際能力。同時,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化學學科緊密結(jié)合起來,比如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述,也要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以此突顯化學學科的探究性和實踐性。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多引用一些少見的方法,如測量、對比、設計、類比、歸納、交流、觀察、記錄、研究模型的建立等等,讓學生充分感受知識形成的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展開教學經(jīng)驗的學習,比如參加教師之間的交流會、教學研討會、教學講座等等,從而學習更多有效和先進的教學方法,然后將它們運用在化學課堂上,從而為學生呈現(xiàn)一種新的課堂模式,這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以從根本上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調(diào)動他們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增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和觀察能力
除了對自身教學觀念和方法的改進,當前九年級化學教師還需要從化學這門學科入手,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多增強對實驗的講解,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了解實驗、學習實驗的平臺。比如,在講《酸和堿》這一課時,考慮到實際教學條件,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一段“廚房中的酸和堿”的實驗視頻,讓學生認真觀察視頻,等視頻播放完畢后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對學生提出問題:“蒸饅頭時為什么要加堿?”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學的和在視頻中所觀察到的進行回答:在蒸饅頭時,當有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使面團膨脹,此反應在酸性條件下會受到抑制,若是此反應進行過少,面團不開,而且饅頭會發(fā)酸。所以和面的時候加堿是為了中和乳酸,促進產(chǎn)生二氧化碳,使面團膨脹。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當今信奉科學的時代,化學學科已經(jīng)逐漸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并成為重點學科。而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學的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化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成功構(gòu)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龔茂華,艾彩霞.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9(36):31.
[2]柴宗紅.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學周刊,2019(36):44.
[3]高小琴.初中化學教學課堂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