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香, 宋 舒, 李陵君, 劉 敏, 沈慶慶, 胡玉婷, 喬 黎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1. 腫瘤科; 2. 護理部; 3. 放療科, 上海, 200123)
鼻咽癌屬耳鼻喉科常見腫瘤,受鼻咽癌部組織血運豐富且肌層菲薄等特點的影響,放射治療對該類腫瘤具備較高敏感性和有效性[1]。但由于放射性物質(zhì)在發(fā)揮腫瘤細胞殺滅效應的同時,亦會同樣作用于機體正常細胞,故放療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是該類患者治療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放療患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達 46.0%~78.1%,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與生活質(zhì)量[2-4]。如何緩解鼻咽癌放療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值得深思研討。本研究嘗試采用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式創(chuàng)新護理開展鼻咽癌放療者口腔黏膜炎防控干預活動,并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月—12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行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首次放療,治療前無口咽疾病,齲齒先行修補待病愈后再行放療,卡氏評分(KPS)≥70分,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心腎肝肺造血功能受損者,中途棄治者,未遵從本研究方案行口腔護理者,臨床資料不全者。將收住于單號病室的4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0.34±7.12)歲。將收治于雙號病室的40例鼻咽癌放療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50.52±7.02)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組觀均行常規(guī)式頭頸部(含口腔)放射治療,每日放療1次,每周放療5次,于6至7周期間行照射,總照射劑量66~72 Gy。對照組于放療全程接受常規(guī)式口腔護理,于進餐前后行漱口,禁止攝入過熱、刺激性及辛辣食物,禁煙酒,以軟毛牙刷為刷牙工具以防異物損傷。
觀察組接受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式創(chuàng)新口腔護理干預,具體如下:指導護理對象自放療啟動前一日至放療完結后一周,于每日晨起時、三餐后、放射治療前后、晚入眠前,執(zhí)行8~10 min的口含綠茶冰塊活動,待綠茶冰塊融化后再行吐出,冰塊含漱前先以溫開水100 mL行漱口操作,并以舌對齒、頰、腭各面加以攪動,鼓漱后將溫開水吐出。綠茶冰塊制作方式為:取10 g綠茶置于80 ℃左右開水500 mL中,通過自然冷卻法獲得常溫綠茶水,于冰箱制冷盤上,將常溫綠茶水制作為2 cm×1.5 cm×2 cm規(guī)格的若干冰塊,于自來水下行沖洗至無棱角后放置于冰箱內(nèi),24 h后加以使用。
質(zhì)量控制:項目啟動前行責任護士專項培訓;護理對象于接受放療前,通過經(jīng)管醫(yī)師與責任護士的聯(lián)合宣教,了解本次放療的意義與目的,責任護士行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式創(chuàng)新口腔護理干預方案的說明,科普化講解綠茶冰塊的藥用與冷效應機制、對口腔黏膜放射性損傷可能發(fā)揮的防護效應及利弊等知識。自放療啟動前一日至放療完結一周期間,每日責任護士行口腔黏膜變化、疼痛程度等信息的觀察評估與記錄??紤]到急性反應一般始自于放射治療啟動后的第二至三周,于治療期2/3階段時達到第一個反應高峰,于放療完結后一周左右達到第二個反應高峰,故本研究取放療第三周末及放療完結后一周時數(shù)據(jù)行統(tǒng)計對比分析。
1.3.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 以放射腫瘤協(xié)作組所擬訂的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觀察指標[5]為準實施相應評價,比較2組放療第3周末與放療完結后首周時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級情況。
1.3.2 疼痛程度: 采用數(shù)字疼痛評分法(NRS)[6]評估2組鼻咽癌放療者口咽部疼痛度,口腔無不適為0 級(0 分);可攝入軟食,睡眠未受疼痛影響,為1級(1~3分);可攝入半流飲食,睡眠受疼痛影響,有待鎮(zhèn)痛治療,為2級(4~6分);進食有困難,僅能攝入流質(zhì),睡眠受疼痛影響,為3 級 (7~9 分);劇痛感為4 級(10 分),分值愈高提示該鼻咽癌放療者口咽部疼痛感愈劇。比較2組放療第3周末與放療完結后首周時的疼痛程度。
1.3.3 口腔舒適性: 采用顧月[7]的口腔舒適性簡易評定量表為測評工具,分為口干、咽痛與味覺改變3個測評維度,0~3分分別提示無癥狀至重度癥狀,合計分值范疇在0~9分,分值愈高提示口腔舒適受損度愈高。比較2組放療第3周末與放療完結后首周時的口腔舒適度。
觀察組放療第3周末與放療完結后首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比較
分
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式創(chuàng)新護理可降低鼻咽部放療患者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本研究表1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放療第3周末與放療完結后首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均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冷刺激效應可使機體口腔黏膜血管得以收縮,降低黏膜組織內(nèi)氧含量,使之放射反應度減弱,減輕放射性物質(zhì)對機體口腔黏膜的損傷度,抑制口腔神經(jīng)末梢疼痛敏感性,使機體痛閾獲得升高,形成良好的止痛功效[8]??诤鶋K可形成冷刺激效應源,使鼻咽癌放療者受益于以上所述及的冷刺激口腔黏膜保護與止痛效應,與此同時,口含冰塊還可使機體口腔黏膜溫度得以下降,從而發(fā)揮積極的細菌繁殖抑制作用,起到口腔抑菌殺菌之效[9],進而改善口腔黏膜炎癥反應與感染風險[10]。綠茶以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為主要化學成分,具備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并蘊含抗壞血酸(維生素 C)、胡蘿卜素、礦物質(zhì)(硒、鋅、錳等)及某些植物化學物質(zhì),可起到抗氧化能力的增效作用,有助于游離自由基的有效清除,使機體免受少受疾病侵襲影響,綠茶茶多酚還具備口腔中多種細菌的生長抑制作用,且?guī)缀醪粫l(fā)生耐藥反應[11],此外綠茶還兼?zhèn)溲軆?nèi)皮細胞功能改善之效,可使血管舒張能力得以增強,組織修復性得以促進[12]。綠茶冰塊的含服可形成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的積極成果,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黏膜炎嚴重程度。
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式創(chuàng)新護理可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疼痛度與口腔舒適度。本研究表2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放療第3周末與放療完結后首周疼痛程度和口腔舒適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綠茶中的綠茶素有改善微循環(huán)之效,可提高機體外周血細胞與淋巴細胞總數(shù),使機體吞噬細胞活性得以增強,發(fā)揮良好的斂瘡、生肌功效,推動組織修復進程;茶多酚不僅具備毛細血管韌性的保護與增強效應,還具備腫瘤細胞放療敏感性的改善效應,可緩解放射治療所附帶不良反應的程度[13]??诤G茶冰塊,自然增加了漱口次數(shù),使鼻咽癌放療者口腔衛(wèi)生條件得以改善,口腔濕潤度得以維護與增進。冰塊所具備的冷效應還具備一定的疼痛敏感度控制功效,故而冷效應與綠茶藥用優(yōu)勢兼得式創(chuàng)新護理具備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疼痛度與口腔舒適度的良好功效。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