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榮
摘 要:新時代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廣泛地應用,心理學知識為教師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興趣、意志、性格)、認知(感知、記憶、思維)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心理表現(xiàn)的兩大類因素。情感與認知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在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只有把握了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才能針對性地實施符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以心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以心育人”教育;策略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9-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75
為了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思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育高考特長生這個特殊群體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校關心關注。他們的培養(yǎng)工作在全社會的關心關愛下猶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發(fā)展、壯大,為新時代的特長教育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適應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的教育新形式,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學校和教師要全面把握每一位體育特長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品質(zhì)、個性特征及自身存在的諸多心理問題。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探尋成因,依據(jù)心理學理論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以體育心,以心育人”教育策略,用熱愛、尊重、信任與關心幫助和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激發(fā)特長生的理想信念,有效提高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學練信心與活力。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實施“以心育人”教育策略
新時代背景下的師生關系是創(chuàng)建良好學習氛圍的先決條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幫助學生“身心愉悅,不斷進取”地投入學練活動,而且還能促進教師“關注心理,平等對待”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而用“以心育人”的教育策略促進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心理品質(zhì)與個性特征的發(fā)展。
“親其師,信其道?!斌w育高考特長生只有對體育教師有了敬佩之感,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才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新型的“共情、熱情、關注、尊重、真誠”的師生關系才有助于體育特長生高效完成學習內(nèi)容,達成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效率,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以愛育愛,愛心育人
體育教師是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活動中促進學生探究互動的根本。一支熱愛教育、熱愛體育、熱愛學生、熱愛生活的體育教師隊伍才能培養(yǎng)出會運動、會學習、會生活的體育特長生。教師只有真誠地關心、關愛、信任、激勵學生,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他們,就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尤其在體育特長生的培養(yǎng)中,教師要用“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先進教育理念鼓勵與引導學生,當學生取得成功時要用贊賞的目光給予鼓勵,當學生感到失落時用鼓勵的手勢給予支持,當學生犯錯時用誠懇的態(tài)度給予指導。通過師生教學互動,為學生送去寬容、理解與溫暖,使“心育教育”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并內(nèi)化為學習的動力,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發(fā)展他們的特長。
(二)以情促情,興趣育人
新時代的校園體育教學活動,教師十分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當前,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嘗試開展了“快樂體育、游戲體育、成功體育”等課堂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標準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體育教學活動只有做到“以情促教、以教促情、情感互動”, 才能形成師生和諧相處的良好體育課堂氛圍,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實踐證明,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學練課堂更是如此,體育教練員只有抓住體育特長生“爭強好勝、敢于拼搏、激情飛揚”的個性特征,并通過組織開展具有吸引性、活躍性、趣味性、競爭性的體育學練活動,才會使學生對所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通過引導體育特長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以熱情促激情”的課堂學練活動,為體育特長生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情感創(chuàng)設“以體育心”教學環(huán)境,使特長生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最終達成體育“興趣育人”的目標任務。
(三)以體育心,以心育人
體育學科教學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學生在體育學練活動中能體驗到苦與樂、得與失,更能在活動中歷練心智與提升素養(yǎng)。教師通過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自尊自信,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健康成長。
首先,在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培養(yǎng)中,教練員要科學把握“以體育心”的教學策略,實現(xiàn)“教學有法、學練有趣”的教學目標。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的放矢地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開展有趣味性、有競爭性、有體驗性的學練活動,引導學生在互動、協(xié)作、競爭、探討中體驗“運動樂趣”,在學習與體驗中達到學有個性、學有創(chuàng)新,學練有趣。
其次,教練員要營造“以心育人”的教學環(huán)境,營造“師生有情,身心有得”的教學氛圍。教練員首先要了解每一個特長生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心理品質(zhì)等特點。然后以關愛之心,用親切與友情,鼓勵與幫助,信任與尊重的關愛之情,引導特長生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形成頑強拼搏、敢于學練的良好學習心理,點燃特長生自主創(chuàng)新、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教練員要抓住特長生的心理需要,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語言激勵、心理暗示、友情幫助,實施心理輔導。使他們逐步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在教師的指導、發(fā)現(xiàn)、傾聽與關愛中發(fā)展身心,提升品格。
二、把握個性心理特征,優(yōu)化“以心育人”教育方法
在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實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充分發(fā)揮特長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把握特長生的個性特征,尊重他們的個性與人格,通過教師個性化的教學,優(yōu)化“以心育人”教育方法,促進體育高考特長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一)以關注激潛能,提高內(nèi)動力
教練員對待體育高考特長生不能因為他們的學習行為而影響自己的教學行為,要以積極關注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要相信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關注全體學生的閃光點,關注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引導與幫助學生挖掘自身的潛能,提高內(nèi)驅(qū)力。
實踐證明,興趣能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內(nèi)動力。因此,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培養(yǎng)中要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作為重要抓手,教練員應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練需要設計多樣化的趣味性教學活動。并在學練活動中以仁愛之心真誠平等地對待每個特長生。通過搭建關注與關愛特長生的師生互動平臺,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關注他們的進步,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挖掘他們頑強拼搏、不斷進取的精神與成功成才的動力。
(二)以共情促理解,發(fā)揮主體性
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中的共情是指設身處地地去體會特長生的內(nèi)心感受,達到對特長生內(nèi)心世界的心領神會。教練員在學練活動中要確立特長生的主體地位,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與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從而理解特長生,構建和諧共處的師生關系。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師職責“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影響,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中教練員是教學的權威和主體,而特長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客體,教練員對特長生的關注和理解也不夠,特長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應有的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目標并完成學習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因此,在體育高考特長生培養(yǎng)中,教練員要根據(jù)特長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多樣化的學練方式,激發(fā)特長生的求知欲望,給予特長生更多的自主學練、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以尊重喚自尊,激發(fā)價值感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是學生獲取成功的奠基石。尊重學生就是愛學生,教師要呵護學生,引導學生自尊自愛,激發(fā)他們的價值感。在體育高考特長生的教育培養(yǎng)中,教練員必須做到“關愛個體、面向全體”。要關注每個特長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使每個特長生都能在教練員的平等對待下接受尊重和關愛。特長生由于存在身體條件、愛好特長、運動技能等多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此教練員在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以尊重換取特長生的自尊心,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在努力與拼搏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現(xiàn)他們的自身價值。
三、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實現(xiàn)“以心育人”教育目標
體育高考特長生的“以心育人”培養(yǎng)活動中,體育教練員要把課堂作為育人主陣地,以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突破口,以體育專項技能提升為切入點,高度重視心理育人環(huán)境建設。在育人過程中,緊緊圍繞“三活動”(課堂、學練、競賽),“兩板報”(宣傳海報、黑板報),“一專欄”(“以心育人”教育專欄),努力為高考特長生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實現(xiàn)“以心育人”體育高考特長生培養(yǎng)目標。
(一)發(fā)展特色,專項育人
學校在實施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要以發(fā)展特色為先導,圍繞特長生成長的自我意識、考試困擾、交流協(xié)作、社會適應等主要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展示、心理輔導、心理實踐課、校園心理劇、特長生心靈驛站等專項育人心理輔導活動。在活動中注重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尤其特別關注那些存在心理困惑的特長生,及時拂去他們心理上的塵埃,使他們擺脫逆境,順勢而上,健康成長。
(二)打造亮點,提升品位
學校將“特色發(fā)展,學有所長”作為體育高考特長生培養(yǎng)的終極目標,注重特長生的心理品質(zhì)培養(yǎng),個性特征的塑造與專項技能的挖掘。實施中注重打造校園心理文化,通過營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圍,體驗心理教育實踐活動,構建心理教育育人模式,積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品位。
在體育高考特長生的培養(yǎng)中,教師要以“四有標準”(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嚴格要求自己,用情、用心、用愛、用力扎扎實實做好“以心育人”教育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賴言君.淺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高中生學習,2018(1).
[2]楊明娟.拓展型心理課教學模式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
[3]張琳.探尋生命的意義——歐卡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6).
[責任編輯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