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和平 蘇振華
20世紀初,在中國社會政治新舊交替、制度古今轉換、文化中西碰撞的背景下,以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胡適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發(fā)起了“反傳統(tǒng)、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標志著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的偉大開端。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我國文化藝術界涌現(xiàn)出亙古未有的新景象。錢君匋①錢君匋(1906-1998),浙江桐鄉(xiāng)人,是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音樂出版家、篆刻家、書畫家。他是豐子愷、吳夢非、劉質平的學生,李叔同先生的再傳弟子。就是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中成長起來的藝術家,他不僅在音樂、詩詞、繪畫、書法方面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在篆刻、裝幀、編輯和出版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音樂方面,他投身音樂教育,致力理論研究,開展音樂創(chuàng)作,創(chuàng)辦音樂社團,從事編輯出版等,為推動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產(chǎn)生著持續(xù)影響。他先后到上海、浙江等地多所學校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編撰各類音樂教材,為近現(xiàn)代音樂人才培養(yǎng)付出了辛勞;他編譯介紹西方音樂成果,開闊了國人的音樂視野、促進著中西音樂文化交流;他創(chuàng)作內容新穎、體裁多樣、鼓舞人心的歌曲,為當時低迷的音樂創(chuàng)作注入了活力;他發(fā)起創(chuàng)辦近現(xiàn)代音樂社團“春蜂樂會”,呼應新文化運動;他創(chuàng)建的音樂出版社——萬葉書店,為中國音樂出版事業(yè)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不論從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的角度說,還是從音樂裝幀出版和社會音樂活動的視角看,錢君匋都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一位杰出的音樂家。然而,目前的中國音樂史著述對于錢君匋的貢獻論述簡略,甚至只字不提。錢君匋的音樂貢獻還有待深化拓展,以確立錢君匋在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應有的地位。有鑒于此,論文從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研究的視角切入,通過對錢君匋相關史料的挖掘和分析,論述錢君匋在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理論以及音樂裝幀出版等方面的貢獻,并給予客觀、公允的評價,旨在為深入推進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研究提供新成果。
錢君匋,1907年2月12日出生于浙江桐鄉(xiāng)屠甸小鎮(zhèn)46號一個平民家庭,祖籍為浙江海寧,19世紀中葉他的祖父錢半耕遷到桐鄉(xiāng)安家落戶。桐鄉(xiāng)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深受地域文化熏陶的錢君匋從小喜歡畫畫,時常用炭灰在墻面上繪制花朵、小貓、小狗等。他7歲入沈家私塾學習,由于繪畫入迷,忘記背誦《千家詩》被先生懲罰,他摔掉先生的硯臺和旱煙袋后,逃離私塾。后經(jīng)過父親的勸告,錢君匋進入石涇初等小學學習。在這里,他遇到了人生的恩師錢作民。錢作民是豐子愷的好友,在石涇初等小學教書。在錢作民的鼓勵下,錢君匋苦練書法、繪畫,進一步提高了他的藝術水平。1922年,由于家庭經(jīng)濟原因,錢君匋輟學后在屠甸西鄉(xiāng)桃園頭小學教書。在錢作民的引薦下,1923年,錢君匋前往上海拜見豐子愷,成為上海專科師范學校的免試生,開始接受音樂、繪畫專業(yè)訓練。期間,他結識了陳望道、陶元慶、邱望湘、沈秉廉、陳嘯空等同窗好友。
1925年7月,錢君匋從上海??茙煼秾W校畢業(yè),于1926年到海寧一小教書。不到半年時間,豐子愷將他介紹到臺州省立六中工作,與同學陶元慶成了同事。不久,為了避開地方仕紳煽動學生鬧學潮,錢君匋、陶元慶等離開了臺州省立六中。同年,錢君匋回到屠甸鎮(zhèn),便接受沈秉廉的邀請,到浙江藝術??茖W校任圖案課教師。這里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激發(fā)了錢君匋對新思想、新文化的追求,引發(fā)了他詩意的創(chuàng)作表達。1926年冬月,他與同事沈秉廉、邱望湘、陳嘯空等聯(lián)合創(chuàng)建了一個展現(xiàn)時代風貌的進步音樂社團——春蜂樂會,他們利用音樂創(chuàng)作的方式傳播新思想、宣傳新文化。1929年,錢君匋開始到愛國女子中學、浦東中學、兩江女子體育師范學校、同濟大學等擔任音樂教師,還在其中一些學校兼職美術教員。擔任教師期間,錢君匋創(chuàng)作有《好少年》《麻雀躲在電線上》等兒童歌曲,《名利網(wǎng)》《三只熊》等兒童歌舞劇。1933年,錢君匋與陳學鞶完婚。
早在1926年8月,錢君匋就受張錫琛邀請到開明書店做音樂、美術編輯,并于1927年入開明書店從事裝幀工作。他別出心裁的裝幀設計,為當時的裝幀工藝注入了新的活力,廣受青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開明書店被毀,錢君匋被迫離開上海,輾轉于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和香港等地。1938年,錢君匋重回上海,于同年7月與李楚材等在上海創(chuàng)辦“萬葉書店”,并任經(jīng)理和總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萬葉書店”發(fā)展迅猛。1952年,“萬葉書店”和上海教育書店、上海音樂出版社合并,組建為新音樂出版社,錢君匋擔任董事、總編輯。1954年,新音樂出版社在錢君匋的領導下,與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合營,社址遷往北京,并易名為音樂出版社,錢君匋任副總編輯。1956年,受賀綠汀的倡導,錢君匋調回上海,與丁善德、錢仁康等在“萬葉書店”原址(上海海寧路咸寧里11號)創(chuàng)辦上海音樂出版社,并擔任副總編輯一職。自創(chuàng)辦音樂出版社以來,錢君匋編輯、裝幀和主持出版了許多有影響的音樂教材、樂譜和通識讀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不久,錢君匋被“四人幫”指控為陰謀家、野心家,是資產(chǎn)階級,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份子。他被抄家,也卸任副總編輯的職務,被關押在出版社的雜物間里接受隔離審查。1970年至1972年4月他被下放到奉賢的“五七干校”勞動改造。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舉粉碎“四人幫”,錢君匋才得以重新回歸生活。
20世紀50年代末期,錢君匋看到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將老師李叔同、豐子愷和他的音樂打入“庸俗趣味”的行列,把“春蜂樂會”音樂家定性為“資產(chǎn)階級音樂家”,他深感痛心,決心放棄他所鐘愛的音樂事業(y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詩詞、篆刻、書畫、裝幀和收藏事業(yè)中去,并取得突出成就。他曾于1987年和1991年兩度應邀到美國斯坦福大學、華盛頓大學等地開辦《篆刻的由來和發(fā)展》《中國繪畫的成就》的講座,還于1990年赴日本參加吳昌碩印展等。他以藝術的方式,為中外友好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錢君匋晚年的藝術成就,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求他字畫、裝幀和篆刻的人絡繹不絕,只可惜已近黃昏。錢君匋于1998年8月2日駕鶴西去,與世長辭。
綜覽錢君匋的藝術成就,他不僅是我國近現(xiàn)代藝術史上的著名音樂家、作曲家、書畫家,而且是著名的篆刻家、收藏家和編輯出版家。其中,他的音樂貢獻主要表現(xiàn)為如下幾個方面。
1.音樂教育貢獻
從錢君匋的生平足跡我們不難看出,他一生對于藝術教育,尤其對音樂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就在他任職開明書店音樂、美術編輯時,依然兼任多所學校的音樂、美術課程,甚至因課太多的緣故,毅然辭去開明書店的編輯職務,專門從事音樂、美術的教學工作。由此可見錢君匋對音樂、美術教育工作的熱愛之情。錢君匋在音樂、美術教學之外,十分關注新藝術運動的發(fā)展,注重音樂理論和藝術理論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主要有《藝術的社會化與社會的藝術化》②參見邱望湘、錢君匋:《藝術的社會化與社會的藝術化》,上海:上海開明書店,1930年?!对u幼稚園小學校音樂集》③參見錢君匋:《評幼稚園小學校音樂集》,《一般》,1927年,第1期?!缎W音樂教材的今昔》④參見錢君匋:《小學音樂教材的今昔》,《音樂教育》,1934年,第1期?!侗睔W各國的音樂》⑤參見錢君匋:《北歐各國的音樂》,《音樂教育》,1933年,第4、5期合刊?!队囊魳贰发迏⒁婂X君匋:《英國的音樂》,《音樂教育》,1933年,第6、7期合刊。《南歐各國的音樂》⑦參見錢君匋:《南歐各國的音樂》,《音樂教育》,1933年,第8、9期合刊?!兑魳返膶W習》《中國古代跳舞史》⑧《音樂的學習》,參見《微音月刊》,1931年,第3、4期。參見錢君匋:《中國古代跳舞史》,上海:神州國光社,1934年?!段餮笏囆g史話》⑨參見〔日〕木村莊八著,錢君匋譯:《西洋藝術史話》,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等。他編寫出版的音樂教材主要有《北新歌曲》⑩參見錢君匋:《北新歌曲》,上海:北新書局,1933年?!督饓簟?參見錢君匋:《金夢》,《民國日報·覺悟》,1926年。《小學校音樂集》(春蜂樂會叢刊之一)?參見錢君匋、陳嘯空:《小學校音樂集》,上海:開明書店,1927年?!墩ā?參見錢君匋、陳嘯空等:《摘花》,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中國名歌選》?參見錢君匋:《中國名歌選》,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队字蓤@新歌》?參見錢君匋、陳嘯空:《幼稚園新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缎W生唱歌集》?參見錢君匋、陳嘯空:《小學生唱歌集》,上海:北新書局,1930年?!缎∨笥迅枨?參見錢君匋:《小朋友歌曲》,上海:北新書局,1930年?!赌У选?參見錢君匋、邱望湘:《魔笛》,上海:兒童書局,1931年?!犊谇倜录?參見錢君匋:《口琴名曲新集》,上海:神州國光社,1932年?!犊谇倜x》?參見錢君匋:《口琴名曲選》,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吨袑W當代唱歌》?參見錢君匋:《中學當代唱歌》,上海:中學生書局,1934年?!度f葉歌曲集(第一集)》?參見錢君匋:《萬葉歌曲集》(第一集),上海:萬葉書店,1943年?!度f葉歌曲集(第二集)》?參見錢君匋:《萬葉歌曲集》(第二集),上海:萬葉書店,1948年?!度f葉歌曲集(第三集)》?參見錢君匋、邱望湘:《萬葉歌曲集》(第三集),上海:開明書店,1935年?!哆M行曲集》?參見錢君匋:《進行曲集》,上海:萬葉書店,1945年?!冻琛罚?、2、3)?參見錢君匋:《唱歌》(1、2、3),上海:萬葉書店,1948年。等。從以上錢君匋從事音樂教育活動和發(fā)表、出版的有關音樂教育、藝術教育的文論、歌曲集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我國音樂教育事業(yè)的貢獻。
2.音樂創(chuàng)作貢獻
初步統(tǒng)計,錢君匋一生共創(chuàng)作歌曲百余首,體裁主要集中在抒情歌曲、兒童歌曲和兒童歌舞劇方面。例如《金夢》《摘花》《寂寞的海塘》《我愿》《你是離我而去了》《無奈》等是其抒情歌曲的代表,這些作品后來收入《摘花》(1928年)、《金夢》(1930年)、《深巷中》(1985年)、《戀歌三十七曲》(1992年)中;《好朋友》《桃花》《一起來唱歌》《白鶴詩人》《麻雀躲在電線上》《牛的不平》《綿羊兒乖乖》等是其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代表,以及他創(chuàng)作的《廣寒宮》《三只熊》《魔笛》《蝴蝶鞋》《名利網(wǎng)》等兒童歌舞劇,符合中小學生身心特點,深受喜愛。錢君匋的歌曲作品筆鋒指向封建舊勢力,鼓勵人們抒發(fā)心中的郁悶,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為了給中小學生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糧,他研究兒童歌舞創(chuàng)作技巧,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和兒童歌舞劇作品給中小學生以美的啟迪和感染,進行了高尚的情操教育。錢君匋的歌曲創(chuàng)作,歌詞真切、抒情,旋律清新流暢,追求作品的獨立性、完整性和藝術性。這些歌曲作品,對于我們研究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3.音樂出版貢獻
1926年,錢君匋受邀到開明書店擔任音樂美術編輯,兼裝幀工作。作為音樂出版家的錢君匋,他最大的音樂貢獻,就是主持出版了大量的音樂書譜,創(chuàng)辦了我國專業(yè)的音樂出版社,他對于我國現(xiàn)當代普通音樂教育與專業(yè)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在傳播傳承音樂藝術、西洋音樂技法和西洋音樂理論方面,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從在上海開明書店任職,到創(chuàng)辦上海萬葉書店,他出版了國內音樂教育家的音樂著作、音樂作品和翻譯的國外音樂技術理論和音樂理論研究專著多達二百多種。其中主要有豐子愷編、著、譯的《音樂入門》《孩子們的音樂》《西洋音樂知識》《英文名歌百首》《懷娥鈴演奏法》《洋琴彈奏法》《中文名歌五十曲》《開明音樂教本》《風琴名曲選》《生活與音樂》《音樂十課》《近世十大音樂家》《開明音樂講義》《開明音樂教本唱歌編》《開明音樂教本樂理編》《音樂知識十八講》等,成紹宗的《音樂史》,朱穌典的《作曲法初步》,吳夢非的《和聲學大綱》《風琴彈奏法》,繆天瑞的《世界兒歌集》《音樂的構成》《樂理初步》《律學》《和聲學》《曲式學》《曲調作法》《對位法》,孟文濤的《管弦樂配器法》,喻宜萱的《獨唱歌曲集》,馬思聰?shù)男√崆偾豆枢l(xiāng)》《龍燈》,賀綠汀的《晚會》,陸華柏的《漁舟唱晚》《鋼琴小曲集》,丁善德的《鋼琴曲集》,楊蔭瀏的《中國音樂史綱》,李凌的《音樂技術學習叢刊三冊》,劉天華的《二胡曲集》,陳振鐸的《弦樂器演奏法》《二胡演奏法》,馬思聰?shù)摹妒露Y贊》《塞外舞曲》《綏遠組曲》《思鄉(xiāng)曲》《秋收舞曲》《搖籃曲》《史詩》《牧歌》《巾舞》,江定仙的《和平示威》《搖籃曲》,錢仁康的《鋼琴小曲集》《東方紅變奏曲》以及歌頌祖國、歌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配合我國當時社會宣傳的各種歌集,如《毛澤東頌歌》《治淮歌曲集》《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婚姻法歌曲集》《和平青年進行曲》《少年兒童歌曲集》《蘇聯(lián)歌曲集》等。
錢君匋作為音樂出版家,追求音樂著作的新穎性和時代性,他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音樂讀物,為促進我國音樂事業(yè)發(fā)展,保存了許多珍貴的音樂史料,這些音樂史料是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寶貴文獻。解放后,他還主持出版沈知白翻譯的《民族音樂論》、黃自的《懷舊》、丁善德的《序曲三首》《丁善德鋼琴曲集》、陳又新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一集》、施詠康的《黃鶴的故事》、黎英海的《民歌小曲五十首》、石人望的《口琴獨奏曲集》以及《上海民間器樂曲選集》《中國民歌三百首》《唱片歌曲集》等等。此外,錢君匋還創(chuàng)辦了《文藝新潮》刊物。該刊的宗旨是:提倡民族精神、宣傳抗日。這里也表現(xiàn)出錢君匋的愛國精神。他為我國現(xiàn)代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和音樂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錢君匋的音樂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在抒情歌曲、兒童歌曲與兒童歌舞劇方面,并且都留下了堪稱經(jīng)典的作品。這些作品內容新穎,形式豐富,為當時萎靡不振的音樂創(chuàng)作注入了清新的活力,開創(chuàng)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
我國的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古代即有《詩經(jīng)》、琴歌等。近代以來,青主、蕭友梅等人一邊吸收借鑒西方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一邊繼承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既有西方元素又有我國傳統(tǒng)韻味的抒情歌曲形式,這標志著我國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由古代形態(tài)轉向為近代形態(tài)。錢君匋與“春蜂樂會”其他音樂家的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他們的抒情歌曲題材內容豐富,反映著中華民族新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精神,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新思想和新風貌。
“春蜂樂會”成立以來,其主要音樂家錢君匋、邱望湘、陳嘯空和沈秉廉發(fā)表了許多以新詩詞創(chuàng)作的抒情歌曲,以倡導男女平等、宣揚愛情、婚姻自由的新思想。其中,錢君匋的《在這夜里》《摘花》《你是離我而去了》等14首于1929年6月被編輯成《摘花》?參見錢君匋:《摘花》,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由開明書店出版?!督饓簟?參見邱望湘、錢君匋:《金夢》,上海:開明書店,1930年。中收錄有錢君匋作詞的《金夢》《猶豫》《我將引長熱愛之絲》《相愛吧》《寂寞的海塘》《我愿》,錢君匋作曲的《再也不分離》;《深巷中》?參見錢君匋:《深巷中》,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年。有錢君匋作詞的《深巷中》《夜曲》《摘花》《你是離我而去了》《你的愛情》《懷遠》以及他作曲的《無奈》。錢君匋創(chuàng)作的這些反映愛情生活的抒情歌曲通俗易懂,膾炙人口,契合著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迎合了青年朋友們的精神需求,很受歡迎,影響廣泛,多次再版。
《戀歌三十七曲》?參見錢君匋:《戀歌三十七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年。中錢君匋作詞的有《寂寞的心》《寂寞的海塘》《你是離我而去了》《在這夜里》《猶豫》《相愛吧》《春風吹綠》《禱》《我愿》《懷遠》《深巷中》《金夢》《春雨》《夜曲》《悲戀之曲》《這相思仿佛寒暖》16首;錢君匋作曲的有《再也不分離》《遣嫁前一夕》《記得是清早》《無奈》4首;錢君匋作詞譜曲的有《你的愛情》《摘花》2首。
錢君匋作曲、沈醉了(沈秉廉)作詞的《記得是清早》,刊發(fā)于1927年第5期的《新女性》。歌曲為拍、F大調,采用分節(jié)歌的結構形式創(chuàng)作而成,也有圓舞曲的風格特點。歌曲旋律從p到mf再到mp的力度處理,呈現(xiàn)為含蓄內斂的情感基調。與《摘花》相似,《記得是清早》的和聲基本采用古典和聲的手法,但伴奏織體主要為分解和弦構成。(見譜例2)
譜例1 《摘花》;錢君匋作詞;錢君匋作曲
《深巷中》由陳嘯空作曲、錢君匋作詞,樂曲采用非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結構而成,拍、G大調。全曲有8個樂句,可分A+B兩個樂段,結構圖示如下。
譜例2 《記得是清早》;沈醉了作詞;錢君匋作曲
其中,A樂段旋律平穩(wěn),并運用柱式和弦織體,營造出遼闊寂靜的環(huán)境氛圍;而B樂段采用分解和弦織體,增強了樂曲的流動性。全曲歌詞簡潔、通俗,以擬人的手法借景抒情,旋律流暢、婉轉,和聲織體豐富,表現(xiàn)出主人公對命運悲嘆、向往幸福生活的心理狀態(tài)。
其中,A樂段旋律蜿蜒起伏、抒情性強,采用單音與音程組合的伴奏織體。B樂段旋律下行,為嘆息的音調,為分解和弦與柱式和弦交替的伴奏織體,流動性較強。
其中,A樂段由5小節(jié)樂匯構成的樂句結構,為全曲材料的運用奠定了基礎;B樂段為b(6)+c(6)兩個平行樂句構成,每個樂句6小節(jié),旋律為A樂段材料的模進;A’樂段是A樂段的擴充、變化再現(xiàn)。
不論從作曲還是作詞的角度說,錢君匋的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多反映愛情題材。一方面與新文化運動提倡的“男女平等、戀愛自由”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錢君匋自身對愛情的經(jīng)歷和憧憬有密切關聯(lián)。這些歌曲反映出新文化運動時期知識分子對封建枷鎖的鞭撻,對戀愛婚姻自由的向往,開拓了那個時代歌曲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
我國現(xiàn)代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淵源于“學堂樂歌”階段,李叔同、沈心工、黎錦輝、趙元任等都是20世紀早期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代表。在錢君匋看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良莠不齊,有的詞曲結合不好,有的不符合兒童的語言思維,有的不符合兒童的身心,甚至有的思想內容不健康。錢君匋認為,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應符合兒童的語言思維和身心健康,要為兒童提供美的熏陶和情感教育。這便是他與“春蜂樂會”成員創(chuàng)作兒童歌曲努力的方向。
錢君匋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從作品表現(xiàn)內容的角度看,錢君匋的兒童歌曲主要以描繪小動物、記錄小朋友、描繪季節(jié)變化以及描寫自然景象為主題,通過音樂形象的刻畫,給青少年兒童以思想啟迪。其中,描繪動物形象的歌曲在錢君匋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中,占據(jù)著較大比例,這類作品主要通過對動物形態(tài)的描寫,給兒童以人生哲理的啟示。代表作品,如《摸金魚》《白鶴詩人》《牛的不平》《蟬說的話》《麻雀躲在電線上》《綿羊兒乖乖》(見譜例3)等。
譜例3 《綿羊兒乖乖》
歌曲《蟬說的話》描繪出兒童在夏天感受大自然的快樂情景,充滿著童真童趣。而歌曲《牛的不平》則以通俗易懂的歌詞“我是一頭和善的牛,并非山中吃人的野獸”,啟迪兒童做“和善”的人,而不能當“野獸”。
在錢君匋的兒童歌曲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和諧相處的教育意味。如歌曲《我們的姊姊妹妹》(見譜例4)中唱到:“我們的姊姊妹妹,每天一同游戲,一同唱歌,啦啦啦,每天回家總說,明天大家早些來?!?/p>
譜例4 《我們的姊姊妹妹》
錢君匋的一些兒童歌曲也反映出大自然的美好。如歌曲《春天》中描繪出小草發(fā)芽、萬物復蘇、春風和煦、燕子啄泥,引來無數(shù)兒童嬉戲的生機景象。而歌曲《田家四季歌》則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刻畫出一年四季的生活景象,激發(fā)了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
錢君匋的兒童歌曲“曲調皆活潑流暢,委婉動聽,曲趣則為端穩(wěn)、愉快,雄壯,激昂,足以培養(yǎng)青年的高憇情緒”,“歌詞,文字力求明白簡潔,意義力求新穎雋永,并與曲趣協(xié)調。對選字造句曾費苦心,故處處與樂音的強弱及樂曲的節(jié)奏吻合?!?錢君匋、邱望湘編:《新標準初中教本》(第三冊),上海:開明書店,1935年,第1頁。錢君匋的兒童歌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蘊含著為人處事的道理,具有“寓教于樂”的功效,深受兒童喜愛,為我國兒童歌曲的創(chuàng)作開辟了嶄新的天地,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
我國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奠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黎錦暉(1891-1967)最具代表。他創(chuàng)作的《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神仙姐姐》《葡萄仙子》等11部兒童歌舞劇及20多部兒童歌舞表演曲,讓人大開眼界,為兒童音樂教育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啟迪。
兒童歌舞劇也是錢君匋音樂創(chuàng)作的重要部分,他創(chuàng)作有《蝴蝶鞋》《廣寒宮》《名利網(wǎng)》《三只熊》《魔笛》等作品。他的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緊扣兒童生活,多以兒童喜愛的動植物為主題,通過擬人化的藝術處理來反映兒童的身心特點,達到給兒童美的教育目的。他的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歌詞通俗易懂、旋律簡單易唱,并配有動作、燈光、道具等說明,符合兒童的語言思維習慣,兒童易于接受。如《魔笛》第二幕:“幕未開,導演者先向觀眾報告情節(jié);本幕燈光可時常變換;幕閉,三花蹲伏地上,麗連圓繞而舞,待至三花唱時方起立。”
錢君匋的兒童歌舞劇“在創(chuàng)作形式上打破了樂歌僵化的格局,追求歌曲的獨立完整性和藝術性,旋律上追求清新、美好和中國風味,歌詞力求真切、自然、流暢……開辟了三十年代前后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楊和平:《“春蜂樂會”考》,《交響》,2008年,第4期,第41頁。其作品在啟迪兒童心智、豐富兒童校園生活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如《廣寒宮》講述了張果老在月宮中開辦私塾教授仙女知識的故事,啟發(fā)兒童熱愛學習;《名利網(wǎng)》展現(xiàn)出貪婪的商人、懶惰的工人通過自身努力,收獲知識和幸福生活的故事,啟發(fā)兒童自立自強。
總之,錢君匋的歌曲創(chuàng)作,著眼于對人性的觀照,以情節(jié)浪漫、詩意化的方式表達內心細膩的情感,代表了當時文藝界的新思想、新潮流,因此深得思想獲得解放的青年男女之喜愛。其形式與“五四”后興起的新詩一脈相承,表達作者的主觀思想,帶有唯美主義之風,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不論是他的抒情歌曲、兒童歌曲,還是兒童歌舞劇,都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的新風尚,反映著人們對封建思想的抵制、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適應了當時社會文化的需求,也符合當時人們的精神訴求。這對于我們深入研究學堂樂歌之后的中國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錢君匋作為我國近現(xiàn)代史上重要的音樂教育家,其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深受師輩李叔同、吳夢非、豐子愷和劉質平等人影響。1925年,錢君匋從上海??茙煼秾W校畢業(yè),投身于學校音樂教育事業(yè),在教材編寫、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音樂教材,多選用“學堂樂歌”時期“依曲填詞”而成的作品。這與當時的音樂教育教學發(fā)展不適應,也與新文化運動的要求相距甚遠。根據(jù)實際情況,編撰符合適宜的音樂教材成為這個階段音樂家們的共同追求。
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以及自身教學經(jīng)驗的啟悟,錢君匋對音樂教材的編撰有獨特的認知,對入選教材的歌曲也有嚴格的要求。他曾指出,雖然中小學音樂教材數(shù)量多,但絕大多數(shù)教材不適用。在他看來,只有充分反映兒童身心特點、符合兒童語言思維、體現(xiàn)兒童個性的作品編入教材,才能易于兒童接受和理解。為此,錢君匋根據(jù)社會環(huán)境所需,創(chuàng)作抒情歌曲、兒童歌曲,編撰音樂教材,為當時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促進兒童校園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
《小學校音樂集》是錢君匋與陳嘯空合著的音樂教材之一,1929年由開明書店出版。陳嘯空在該教材的“前言”里指出:“……新文化出版物確乎擁擠之急,但是關于音樂的著作竟比冬夜還要寂靜……這不是我們音樂界的羞恥么?”從陳嘯空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能編輯出版新式音樂作品的音樂家不多,新式音樂作品在社會上的影響還不大。
《小學校音樂集》中收錄的歌曲是陳嘯空、錢君匋在浙江省立第五中學、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等地任教時選為教材的歌曲。共有《小貓》《春游》《月季花》《呀,那春天去了呦!》《惜陰》《回家》《拿去送給小妹妹》《瑪麗,你來呀》《東風兒飄飄》等20首。這些歌曲歌詞風趣、旋律活潑、結構短小、蘊含豐富,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兒童的身心和語言思維特點。這些歌曲有的單聲部、有的二聲部。其中,單聲部歌曲,如《小貓》《月季花》《拿去送給小妹妹》等描繪大自然的動植物和兒童生活場景,適合低年級兒童傳唱;二聲部合唱歌曲,如《惜陰》《呀,那春天去了呦!》《東風兒飄飄》等在題材、結構上比單聲部歌曲更勝一籌。題材上不僅是對景物的描繪和贊美,而且在于借景抒情,啟迪學生懂得珍惜時光,適合高年級學生理解和傳唱?!缎W校音樂集》先用五線譜記譜,后又用簡譜翻譯出來,這樣的編排,反映出錢君匋、陳嘯空傳授西方音樂知識的態(tài)度,又體現(xiàn)出他們由淺入深的教材編撰理念和教學思想。
此外,《小學校音樂集》中有《春游》《瑪麗,你來呀》兩首歌曲帶有伴奏,但伴奏多為分解和弦和柱式和弦織體,音型較為簡單。
《中國名歌選》由錢君匋編輯,共有42首作品。其中大多數(shù)選用西洋音樂曲調配詞而成,有劉大白、李叔同、李煌、王元振、巧穂泉等人的詞作,也有一些是我國音樂家獨創(chuàng)的作品,如沈秉廉的《春季旅行》,蕭友梅的《落葉》《野菊》等。錢君匋之所以把這42首作品編入教材,教材前言中給出了明確的解釋:一是這42首歌曲的內容深受錢君匋喜愛和迷戀,為了把這些歌曲保存下來;二是為了滿足教學的需要。
《小朋友歌曲》由錢君匋、陳嘯空編,收有《蟹》《風》《冰》《電燈》《前進》《回鄉(xiāng)》《渡船》《時鐘》《慰問》《放工》《湖邊》《影子》《看書》《小白鵝》《小雀子》《童子軍》《洋囡囡》《留聲機》《我釣魚》《奏琴唱歌》《月下人影》《白發(fā)婆婆》《我愛勞動》《漁翁捉鱉》《狗咬骨頭》《老鼠拉車》《和衷共濟》《少吃有滋味》《工作和游戲》《一齊插在瓶中央》共30首歌曲,這些歌曲旋律短小易唱、歌詞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喜愛。
此外,錢君匋還編輯出版有《小學生唱歌集》《中學當代唱歌》《唱歌》等音樂教材?!缎W生唱歌集》為錢君匋、陳嘯空合編,1929年北新書局出版。其中收有《云》《玫瑰》《蜜蜂》《放牛》《打腰桃》《小老鼠》《海的風》《春天小鳥》等簡單易唱的歌曲,但歌曲并未注明詞曲作者。《中學當代唱歌》是錢君匋依據(jù)當時的課程標準編定的中等學校音樂教材。教材中的歌曲基本上由近現(xiàn)代音樂家周淑安編創(chuàng),節(jié)奏有力、曲調活潑,并配有伴奏。《唱歌》為錢君匋、邱望湘根據(jù)教育部頒布的初中課程標準編撰而成,共分三冊,1935年出版?!冻琛凡捎镁毩暻蜆非Y合的方式呈現(xiàn),有半音階、節(jié)奏練習和伴奏部分等內容。
從上述音樂教材來看,錢君匋的音樂教材編撰是在考慮學生身心、語言思維等特點的基礎上進行的,歌曲內容由易到難、音樂知識由淺入深,歌曲題材豐富多樣,適合各年齡段的學生理解和接受。這在豐富音樂教學資源的同時,有力地推動了當時音樂教育的發(fā)展。
錢君匋的音樂教育注重契合學生身心、語言思維和接受能力,以培養(yǎng)音樂興趣為基礎,以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觀為目的。
1926年,錢君匋在海寧一小任教時就發(fā)現(xiàn),音樂課程被一些老師和家長認為是娛樂,可有可無?;谶@種情形,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錢君匋在學校開設國語、算數(shù)課程之外,給學生開設音樂課,教唱歌曲、傳授音樂知識。錢君匋深知音樂的價值所在,認為學習音樂不僅僅是學生享受音樂的樂趣,更是要在學習中凈化心靈,開闊視野,形成良好的審美觀,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故而,錢君匋的音樂教學始終以學生為本,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授音樂專業(yè)知識,注重學生的理解和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在當時音樂教育還不太受到重視的環(huán)境下,顯得難能可貴。尤其是他通過自身創(chuàng)作、編撰音樂教材的方式傳承新思想和新文化,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錢君匋音樂教學目的是通過音樂的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性情,達到音樂的美育功效。如他的教材中選用的歌曲《歸雁》《落葉》等表達著人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孝母親》歌頌了人們尊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我中華》《歌我中華》《作戰(zhàn)歌》等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這些歌曲的選用,對于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求真、向善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
錢君匋受新文化運動和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教學實踐中。在當時五線譜、簡譜還沒全面普及的時代背景下,錢君匋用五線譜、簡譜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作音樂、實施教學,一方面有利于西方音樂知識在我國的傳播,另一方面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易于被學生接受。他與“春蜂樂會”成員共同創(chuàng)作了一批符合各年齡段學生身心和思維特點的作品,并編入教材,付諸教學實踐。他編撰的《小學校音樂集》《幼稚園新歌》《小朋友歌曲》《北新歌曲》《唱歌》等,通過多元題材的形象化表達,讓學生們在感受真切歌詞、流暢旋律的同時,獲得美的教育,獲得哲理的啟迪。
錢君匋還不到20歲時,就因為在《新女性》上發(fā)表抒情歌曲而得到《新女性》經(jīng)理章錫琛的贊賞。自1926年任職于開明書店以來,他憑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在音樂出版領域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1926年,錢君匋剛到開明書店時,編輯出版的第一本書是豐子愷依據(jù)授課講義撰寫的《音樂入門》。這本具有啟蒙意義的音樂書籍,一經(jīng)出版,就被許多學校選為音樂教材,在音樂教育領域產(chǎn)生廣泛的社會影響。此后,錢君匋又編輯出版了豐子愷的《孩子們的音樂》《開明音樂教本》《西洋音樂知識》《洋琴名曲選》《風琴彈奏法》《風琴名曲選》《懷娥鈴演奏法》《懷娥鈴名曲選》《英文名歌百首》《中文名歌五十曲》,吳夢非的《風琴彈奏法》《和聲學大綱》,朱穌典的《作曲法巧步》,繆天瑞的《律學》《世界兒童歌集》等大量的音樂理論著述、音樂教材和音樂譜集。在當時我國出版事業(yè)的起步階段,錢君匋就編輯出版了許多有影響的音樂書籍,實屬不易。
開明書店出版的音樂書籍之所以能有如此廣泛的影響,與錢君匋的努力付出和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一方面,錢君匋早年畢業(yè)于上海藝術師范??茖W校,結識了許多師長與同學,有豐富的人脈資源和營銷網(wǎng)絡。另一方面,錢君匋系統(tǒng)地學習過音樂、繪畫,音樂、美術功底深厚。他設計的音樂圖書封面能夠準確地概括出圖書的主要內容,別具一格、獨具特色,廣受贊譽。
1938年7月1日,錢君匋、李楚材、陳恭則等,在上海海寧路咸寧里11號的一間小屋里創(chuàng)辦萬葉書店。錢君匋任總經(jīng)理兼總編輯,季雪云任總務,陳雪 任會計,顧曉初擔任推廣與編輯。他們深知萬葉書店的運作,靠他們僅有的幾百元資金肯定難以維持,他們所能依靠的是錢君匋在開明書店積累的工作經(jīng)驗和營銷手段。因此,大家推舉錢君匋為書店的“掌門人”。創(chuàng)建之初的萬葉書店就陷入了經(jīng)濟危機,如何賺錢、如何打開局面成為錢君匋日思夜想的重要問題。為了保證萬葉書店的正常運作,錢君匋辭去所有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書店工作中來。他還與妻子陳學鞶住在書店里,省吃儉用、節(jié)約開支。錢君匋決定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入手,先出版印刷簡便、成本較低的《小學生活頁歌曲選》?!缎W生活頁歌曲選》出版發(fā)行,不到半個月就銷售一空,后經(jīng)多次重印。《小學生活頁歌曲選》初戰(zhàn)告捷,占據(jù)了上海這個市場。錢君匋以此為契機,結合抗日戰(zhàn)爭的國情,從中小學的愛國主義教育開始,將抗戰(zhàn)題材的內容與知識傳播結合在一起,書店出版了許多有影響的小學生課余讀物,如《子愷漫畫選》《幼稚園課本》《兒童畫冊》《兒童節(jié)奏樂隊》《小學生畫帖》《小學音樂教學法》《中小學圖畫教授法》《國語副課本》等。這些讀物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特別宣傳了愛國主義思想,鼓舞了人們的斗志,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教學用書,也為抗日救亡運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抗戰(zhàn)勝利后,萬葉書店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錢君匋以自己熟悉的音樂、繪畫領域為重要抓手。其中,音樂方面有影響的出版物有翻譯的西方音樂著作《西洋音樂史》《音樂的基本知識》《兒童唱歌法》《西洋歌曲法譯叢》《西洋歌劇故事全集》《調式及其和聲法》《管弦樂原理》《管弦樂法》《管樂器及打擊樂器演奏法》《小提琴演奏法》《蘇聯(lián)音樂發(fā)展的道路》《論蘇聯(lián)群眾歌曲》《貝多芬及浪漫樂派》《布拉姆斯及現(xiàn)代樂派》《捷克斯洛伐克音樂》等,歌曲集《毛澤東頌歌》《和平青年進行曲》《婚姻法歌曲集》《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等,以及楊蔭瀏的《中國音樂史綱》,李凌的《音樂技術學習叢刊》(三冊),繆天瑞的《對位法》《曲式學》《曲調作法》,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塞外舞曲》《十日禮贊》,劉天華的《二胡曲集》,陳振鐸的《大眾音樂教程》《二胡基礎教程》《歌曲作法》《弦樂器演奏法》《樂隊指揮法》,陸華柏的《鋼琴小曲集》《農(nóng)作舞變奏曲》《得陽古調》,孟文濤的《民間音樂研究》等等。這些音樂圖書題材豐富,形式多樣,風格新穎,為中國音樂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綜上所述,不論從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教育的層面,還是從音樂教材編撰、音樂圖書出版的角度,錢君匋都為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足以成為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的著名音樂家。
其一,作為作曲家,錢君匋結合社會生活背景,致力于創(chuàng)作傳播新文化和新思想的抒情歌曲、兒童歌曲和兒童歌舞劇,這些作品開創(chuàng)了那個時代歌曲創(chuàng)作的新風尚,膾炙人口、兒童喜聞樂見,代表了那個時代歌曲創(chuàng)作的高度水平。從錢君匋在歌曲創(chuàng)作成就與貢獻的視角來講,錢君匋創(chuàng)作的歌曲契合當時的國情,也符合當時音樂教育的需求,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史上少有的代表,值得我們學習。
其二,作為音樂教育家,錢君匋不僅身體力行地投入一線教育,而且結合學生身心、語言習慣和國情來編輯出版音樂教材。這不僅在當時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有些教材還對當代音樂教材編寫和音樂教育改革發(fā)展有參考價值。可以說,錢君匋是20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音樂教育領域少有的音樂教育家代表,值得我們珍視。
其三,作為音樂出版家,他編輯出版的西方音樂讀物,為中西音樂文化交流作出了實際的貢獻。他編輯出版的國內音樂著述、歌集等,為中國音樂界保存了豐富的研究資源,為促進中國音樂學科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錢君匋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出版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值得我們研究。
總之,錢君匋將“生命與崇高的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編撰教材和音樂出版的方式,超越個體、超于群體的生命存在,踐行著他對中國音樂事業(yè)的永恒追求,在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發(fā)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錢君匋的名字必將鐫刻在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豐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