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沈丘縣人民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河南 周口 466300)
甲狀腺功能亢進屬于臨床多發(fā)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甲狀腺毒癥,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則可誘發(fā)造血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損害[1]。目前,藥物療法是臨床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主要手段,其中甲巰咪唑?qū)儆诔R?guī)抗甲狀腺藥物,可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釋放,但單獨應用療效欠佳。醋酸潑尼松在甲狀腺功能亢進中具有調(diào)節(jié)相關免疫機制的作用,受到臨床關注。本研究選取96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旨在明確醋酸潑尼松聯(lián)合甲巰咪唑的短期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沈丘縣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各48例。對照組男19例,女29例,年齡21~61歲,平均(42.05±6.49)歲,病程6個月~3 a,平均(1.38±0.36)a。研究組男20例,女28例,年齡20~62歲,平均(43.11±5.84)歲,病程5個月~3 a,平均(1.29±0.40)a。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且本研究經(jīng)沈丘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jīng)實驗室指標檢查證實為甲狀腺功能亢進,伴有肝功能損害;②臨床資料完整,無缺失;③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伴有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②合并病毒性、自身免疫性疾??;③相關藥物禁忌證;④參與本研究前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⑤妊娠期女性;⑥甲狀腺腫大壓迫鄰近器官;⑦病毒、真菌感染。
1.3 治療方法
1.3.1基礎治療 兩組均接受護肝等對癥治療。
1.3.2對照組 口服甲巰咪唑(北京市燕京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440)治療,每次10 mg,每日3次,治療3個月。
1.3.3研究組 接受醋酸潑尼松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甲巰咪唑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醋酸潑尼松片[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886]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甲狀腺功能 指標包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nodothyronine,F(xiàn)T3)、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xiàn)T4)。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2 500 r·min-1,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血清FT3、FT4水平,試劑盒購自羅氏公司。
1.4.2肝功能 指標包括谷丙轉(zhuǎn)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采用ADVIA centaur XP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德國西門子公司)檢測血清ALT、AST水平。
1.4.3治療效果 根據(jù)血清FT3、FT4水平下降幅度制定療效評價標準,分為無效、有效、顯效。(1)無效,即FT3、FT4水平下降幅度<30%。(2)有效,即FT3、FT4水平下降幅度30%~50%。(3)顯效,即FT3、FT4水平下降幅度>50%,或基本復常。將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
1.4.4不良反應 包括頭暈、頭痛、皮疹等情況。
2.1 甲狀腺激素兩組治療前血清FT3、FT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血清FT3、FT4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2.2 肝功能指標水平治療前,兩組血清ALT、AST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3個月后血清ALT、AST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2.3 治療效果研究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4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對照組發(fā)生頭暈1例,頭痛2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4/48)。研究組發(fā)生頭痛2例,皮疹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0%(6/4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47,P=0.504)。
甲狀腺功能亢進發(fā)病率高達3%,且隨著人們飲食結(jié)構(gòu)、生活方式的改變呈上升趨勢,中青年女性為高發(fā)群體[2]。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興奮心血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極易導致心率加快,增加組織耗氧量、基礎代謝率及產(chǎn)熱量,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癥狀,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以及早控制病情進展[3]。
甲巰咪唑是臨床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常用藥物,是一種硫脲類抗甲狀腺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腺體內(nèi)過氧化物酶活性,對甲狀腺激素合成、釋放產(chǎn)生阻滯作用,促使甲狀腺功能恢復,還有助于加快抑制性T細胞功能改善[4]。但是,甲巰咪唑單獨應用雖可減輕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癥狀、體征,但無法取得理想療效。本研究針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在甲巰咪唑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醋酸潑尼松治療,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兩者聯(lián)合療效顯著。醋酸潑尼松具有免疫抑制、抗休克、非特異性抗炎作用。醋酸潑尼松片是一種臨床常用糖皮質(zhì)激素,對多種過敏性疾病、炎癥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醋酸潑尼松應用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治療中,可抑制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表達,阻止巨噬細胞吞噬抗原,從而加快淋巴細胞解體,調(diào)節(jié)甲狀腺功能亢進相關免疫機制,能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臨床癥狀[5-6]。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研究組治療3個月后血清FT3、FT4水平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原因在于醋酸潑尼松聯(lián)合甲巰咪唑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從不同作用機制、不同途徑抑制刺激性抗體表達,從而有效降低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
此外,相關研究證實,多數(shù)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伴有肝功能損害,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腹水、肝硬化等并發(fā)癥[7-8]。本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治療3個月后血清ALT、AST水平低于對照組,可見醋酸潑尼松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可減輕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肝損害,改善肝功能。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兩者聯(lián)合能有效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降低刺激性抗體水平,從而減輕對肝功能的損害。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者聯(lián)合不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可知,醋酸潑尼松聯(lián)合甲巰咪唑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效果顯著,可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還可改善肝功能,且不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