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靜,楊昭,黃佳佳,莊逸桐,梁健平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食品學院,廣東廣州510520)
牡蠣富含蛋白質,被稱為“海洋牛奶”,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貝類養(yǎng)殖動物[1]。牡蠣酶解液中富含功能性小分子肽和大量鮮味成分,是良好的呈味基料[2]。中國對蝦產量約居世界第一位,食品加工中通常只需要蝦仁,蝦頭、蝦殼等下腳料常作為廢棄物[3]。蝦頭蝦殼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甲殼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4]。如何高值化利用蝦下腳料,緩解環(huán)境壓力,是當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點。目前,蝦下腳料主要用于制備抗氧化肽獲得呈味基料,提取蝦青素和?;撬岬裙πС煞諿5-6]。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jié)奏化的加快,即食調味醬越來越獲得年輕人的喜愛,許多新型調味醬被開發(fā),用以滿足人們對美味的需求[8-9]。將牡蠣酶解液和蝦頭蝦殼結合起來,開發(fā)新型調味醬,可實現對蝦加工副產物的高值化利用,也可豐富調味醬市場。本試驗以牡蠣酶解液和蝦頭蝦殼為主要材料進行調味醬的研制,為牡蠣和蝦頭蝦殼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新鮮牡蠣:廣東饒平;新鮮對蝦:廣州龍洞上社市場;胰蛋白酶(酶活4 000 U/g):重慶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風味蛋白酶(酶活500 LAPU/g):諾維信中國公司;黃原膠:山東阜豐發(fā)酵有限公司;食鹽及其他配料:市售。
C21-RK2106電磁爐:美的集團;TLE104E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K9840凱氏定氮儀:濟南海能儀器股份有限公司;3K15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DKZ-3B水浴振蕩培養(yǎng)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KS-1053多功能料理機:廣州市祁和電器有限公司。
1.4.1 原料驗收
選取新鮮,無病害,無污染的牡蠣和對蝦。新鮮牡蠣開殼,取肉,清洗,攪碎均勻后分裝于封口袋中,-18℃凍藏備用;新鮮對蝦清洗干凈,取蝦頭和蝦殼,-18℃凍藏備用。
1.4.2 酶解
牡蠣酶解參照前期試驗方法[10]。選用料液比為1 ∶1(g/g)、胰蛋白酶:風味蛋白酶質量比 2 ∶1、蛋白酶添加量0.1%、酶解pH值7.5、酶解溫度60℃、酶解時間24 h的酶解工藝條件對牡蠣進行酶解,制備得到水解度55%的牡蠣酶解液。
1.4.3 油炸
蝦頭蝦殼與大豆油的質量比為1∶5,置于電磁爐上低溫油炸至酥脆,過濾取出蝦頭蝦殼。油呈現亮紅色,具有良好的風味,稱之為蝦油。
1.4.4 粉碎
油炸過后的蝦頭蝦殼經多功能料理機粉碎至細粉狀,過40目篩網后放置備用。
1.4.5 炒制調香
鍋中放入蝦油加熱至160℃左右,放入稱量好的蝦頭蝦殼攪拌均勻,之后加入醬油和料酒炒香。再放入辣椒、大蒜粉、白砂糖、雞精、黑胡椒粉、姜粉拌勻炒制。再放入牡蠣酶解液和適量水拌勻,待煮沸后,緩慢加入黃原膠,混勻,熬制5 min出鍋。
1.4.6 裝罐
將調味醬裝入經過清洗的玻璃罐頭瓶中,封蓋。
1.4.7 滅菌
灌裝的調味醬置于高壓滅菌鍋中,120℃滅菌10 min,冷卻取出即為成品。
1.5.1 單因素試驗
1.5.1.1 牡蠣酶解液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各配方的添加量按所有物料質量的百分比進行添加。在蝦油15%、醬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雞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鮮辣椒2.5%、蝦頭蝦殼15%和黃原膠0.1%的基礎上,分別考察6%、12%、18%、24%、30%牡蠣酶解液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1.5.1.2 蝦頭蝦殼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在蝦油15%、醬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雞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鮮辣椒2.5%、黃原膠0.1%和牡蠣酶解液18%的基礎上,分別考察5%、10%、15%、20%、25%蝦頭蝦殼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1.5.1.3 蝦油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在醬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雞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鮮辣椒2.5%、黃原膠0.1%、牡蠣酶解液18%和蝦頭蝦殼15%的基礎上,分別考察5%、10%、15%、20%、25%蝦油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1.5.1.4 黃原膠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在醬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雞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鮮辣椒2.5%、黃原膠0.2%、牡蠣酶解液18%、蝦頭蝦殼15%和蝦油15%的基礎上,分別考察0.05%、0.1%、0.2%、0.3%、0.4%黃原膠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1.5.2 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的基礎上,采用正交試驗對影響調味醬品質的主要因素進行條件優(yōu)化。牡蠣酶解液添加量(A)、蝦油添加量(B)和黃原膠添加量(C)3個因素各選取3個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進行L9(33)正交試驗,以感官評價作為評價指標,最終確定調味醬的最佳配方。正交試驗設計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factor level table
1.6.1 感官評價
感官評價小組由7位受過感官培訓的大學生組成(4名女性和3名男性)。感官評價在感官實驗室進行,從色澤、滋味、香味及組織形態(tài)4個方面進行評分,評分標準見表2。
1.6.2 氨基酸組成測定
優(yōu)選的調味醬樣品送往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采用GB 5009.12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進行游離氨基酸和總氨基酸測定。
表2 調味醬的感官評定標準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auce
所有的試驗均進行3次。統(tǒng)計分析采用EXCEL 2010軟件進行,數據采用平均數來表示。
2.1.1 牡蠣酶解液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牡蠣酶解液含有豐富氨基酸,可賦予產品良好口感。但牡蠣酶解液具有一定的腥味,只有適量添加才能形成良好的口感[11]。牡蠣酶解液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見圖1。
圖1 牡蠣酶解液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Fig.1 The influence of oyster enzymatic hydrolysate ratio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sauce
從圖1可知,隨著牡蠣酶解液添加量的增加,調味醬感官評分呈現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牡蠣酶解液添加量為6%時,調味醬沒有腥味,具有較佳的感官品質,但鮮味不突出。牡蠣酶解液添加量為12%時呈現最佳的感官評分,具有淡淡的腥味和濃厚的鮮味。牡蠣酶解液添加量繼續(xù)增加,調味醬的色澤變暗,呈現淺灰色,腥味逐漸加劇,感官品質反而下降。
2.1.2 蝦頭蝦殼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蝦頭蝦殼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甲殼素,以及油酸、亞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 oic acid,DHA) 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等營養(yǎng)物質[12]。蝦頭蝦殼可賦予調味醬良好的色澤和較佳的滋味,但添加量過多時,會有較粗糙的口感,影響感官。蝦頭蝦殼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見圖2。
圖2 蝦頭蝦殼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Fig.2 The influence of shrimp scrap ratio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sauce
從圖2可知,隨著蝦頭蝦殼添加量的增加,調味醬感官評分呈現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蝦頭蝦殼添加量為15%時呈現最佳的感官評分。
2.1.3 蝦油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蝦油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見圖3。
圖3 蝦油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Fig.3 The influence of shrimp oil ratio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sauce
從圖3可知,隨著蝦油添加量的增加,調味醬感官評分呈現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蝦油顏色紅亮,香氣濃郁,賦予調味醬良好的色澤和香味。但添加量過多時,會出現明顯的析油現象和油膩的口感,影響感官。蝦油添加量為15%時呈現最佳的感官評分。
2.1.4 黃原膠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
黃原膠是一種非凝膠多糖,作為一種安全和高效的增稠劑,廣泛應用于調味醬中[13]。黃原膠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見圖4。
圖4 黃原膠添加量對調味醬品質的影響Fig.4 The influence of xanthan gum ratio on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sauce
從圖4可知,隨著黃原膠添加量的增加,調味醬感官評分呈現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適量黃原膠的添加,賦予調味醬良好的組織形態(tài)。但添加量太少或太多時,會出現明顯的稀溶液或者結塊現象,進而影響感官品質。黃原膠添加量為0.2%時呈現最佳的感官評分。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選取對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牡蠣酶解液添加量、蝦油添加量和黃原膠添加量,進行三因素三水平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正交試驗結果Table 3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由表3可知,各因素對調味醬品質影響的主次順序為C(黃原膠添加量)>B(蝦油添加量)>A(牡蠣酶解液添加量),綜合各因素的K值,得出正交試驗L9(33)的最佳組合為C2B2A1。當黃原膠添加量為0.2%,蝦油添加量為15%,牡蠣酶解液添加量為6%時,調味醬的感官評分最高為46.6。對最佳組合配方進行驗證試驗,得出感官評分為46.9。因此調味醬的最佳配方為:蝦油15%、醬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雞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鮮辣椒2.5%、蝦頭蝦殼15%、黃原膠0.2%和牡蠣酶解液6%。獲得的調味醬咸淡適中,鮮味突出,色澤亮麗,組織均勻,具有濃郁油炸蝦的香味和牡蠣特有的風味。
游離氨基酸是產品鮮甜滋味的重要來源。調味醬的氨基酸組成見表4。
表4 調味醬的氨基酸組成Table 4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sauce
從表4可以看出,調味醬中含有豐富的游離氨基酸,16種游離氨基酸總量為2.554 g/100 g,其中貢獻鮮味滋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占66.29%,貢獻甜味氨基酸(蘇氨酸、絲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組氨酸)占18.34%。鮮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是良好滋味的基礎,表明調味醬具有較佳的鮮味感官品質。調味醬中總氨基酸含量為6.220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纈氨酸、蛋氨酸、組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賴氨酸)為1.890 g/100 g,占氨基酸總量的30.39%。表明調味醬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
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獲得海鮮風味調味醬的最佳配方為:蝦油15%、醬油5%、大蒜粉2%、白砂糖1%、雞精0.5%、黑胡椒粉1.5%、姜粉1.5%、料酒5%、新鮮辣椒2.5%、蝦頭蝦殼15%、黃原膠0.2%和牡蠣酶解液6%。獲得的調味醬咸淡適中,鮮味突出,色澤亮麗,組織均勻,具有濃郁油炸蝦的香味和牡蠣特有的海鮮風味。氨基酸分析表明:調味醬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其中含有66.29%的鮮味氨基酸和18.34%的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為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