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偉
1978年12月的一個夜晚,面對嚴峻的政治風險和坐牢殺頭的危險,十八戶農民以“托孤求生”的形式悲壯按下了紅手印。他們當時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秘密進行了一次危險行動,開啟了一個邏輯起點,沿著這個邏輯, 整個中國的命運都將發(fā)生轉折。總書記2016年視察小崗村,感慨道:“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 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 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薄按蟀伞钡摹凹t手印”之所以具有穿越時空的震撼力量,是因為“紅手印”創(chuàng)造這個“大包干”驚世之作,解放了農村生產力,造就了中國當代改革的大趨勢。新時代,要弘揚“紅手印”精神,用信仰之力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面對發(fā)展中遇到的體制障礙和窮困潦倒的現(xiàn)實,十八戶農民不畏上,不畏權威,不拘泥于教條主義,主動轉變思想,善于從當時的農村實際、生產實際和農民實際出發(fā),找準壓抑和挫傷農民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大鍋飯”這個頑疾,用改革的辦法 提出“包干到戶”,找到了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路子,實踐檢驗其是正確的 。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毛澤東同志是開展調查研究的典范,他曾多次深入調查研究,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經典調查報告,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國國情有了更為深入和準確的了解,為探求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制定符合國情的戰(zhàn)略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礎。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就是總書記十八大以來,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走遍了全國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qū),詳細了解貧困戶家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情況 ,及時發(fā)現(xiàn)、準確分析問題,準確把握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科學地謀劃工作、做出決策,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要崇尚實干。實現(xiàn)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我們:“要抓實、再抓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睂嵏墒浅删褪聵I(yè)的必由之路,這是“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真諦。 戰(zhàn)國時期的趙括“紙上談兵”,致使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而明代張居正倡導“立限責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 的考成法,其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嚴格的考核督察,提高各級官吏的落實力、執(zhí)行力,從而實現(xiàn)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歷中興”。 崇尚實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蘇區(qū)時期,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壩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了一口水井,時至今日,這口“紅井”水質甘甜,福澤鄉(xiāng)里。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隊時,也帶領村民挖了一口被命名為“知青井”的水井,現(xiàn)在梁家河老百姓吃的水,仍源于這口水井。兩口水井一種情懷,折射的是共產黨人實干為民情懷。
在小崗村民突破社會認知困擾和阻力時,得到了各級黨組織的尊重和支持,如鳳陽縣委領導人為小崗實踐命名的周密考慮,滁州地委給“大包干”報戶口,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里的大力支持和鄧小平的都給了小崗村民創(chuàng)新的空間和時間,這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生動實踐。
總書記反復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從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入手,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動一大批惠民措施落地實施。健全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社會治理共同體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抓緊制定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的幸福放在治國理政首位的不懈追求與強烈擔當。
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當前一些黨員干部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說到底是沒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沒有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不是順應人民“期待”,而是為了自己的“頂戴”,不是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是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久而久之,與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漸行漸遠。阜陽市“刷白墻”,就是重視“屋外的墻”,忽視“屋里的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小崗改革,面臨著嚴峻的政治風險和坐牢殺頭的危險, 十八戶農民 敢于打破思想禁錮、體制藩籬和習慣勢力,敢于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冒“天下之大不韙”,敢于斗爭、勇于革命,提出“包產到戶”。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的義事業(yè),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fā)展 、在斗爭中壯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要忘記了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但同時是馬克思主義革命黨”
義無反顧、動真碰硬 ,用自我革命練就“絕世武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執(zhí)政風險和執(zhí)政環(huán)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弊鳛槭澜缱畲髨?zhí)政黨,能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諱疾忌醫(yī)是大敵,常思己過是良方。越是在矛盾問題復雜、困難挑戰(zhàn)嚴峻的時期,我們越需要以“義無反顧、動真碰硬”的姿態(tài),堅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錯誤作堅決斗爭,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練就中國共產黨人自我凈化的‘絕世武功?!?/p>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通過自我革命站穩(wěn)人民立場。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要求我們時刻站穩(wěn)人民立場,自覺把個人的命運緊緊維系于黨和國家民族的發(fā)展命運。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我們黨對于自身錯誤敢于承認、正確分析、堅決糾正,在直面自身的不足和問題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fā),不掩飾缺點、不回避問題。在自我革命中總結教訓,不斷進步,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信賴,從而把億萬人民的力量匯聚成不懈奮斗的強大合力。
“紅手印”開啟的“大包干”能在小崗生根、在安徽發(fā)展、在全國推開,與各級黨組織無畏的擔當分不開?;叵氘斈?,面對“大包干”安徽的各級黨委不僅沒有一棍子打死,反而是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保護“大包干”這顆改革的火種。如果沒有擔當,“大包干”注定會折戟沉沙 ,消失在歷史的深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改革推進到今天,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總書記深刻指出:“干部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p>
領導干部要有勇于擔當?shù)钠橇?。干部敢于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 不可忽視的是,一個時期以來,面對改革發(fā)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有的領導干部不敢擔當、不愿作為,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tài),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 。為官不為,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領導干部不擔當,就是對黨的不忠誠?!盀楣俦苁缕缴鷲u”,在黨的事業(yè)面前,人民群眾的福祉面前,黨員干部決不能做“甩手掌柜”,滿足于當“太平官”“逍遙官”。 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
領導干部要有敢于擔當?shù)亩??!盀橛袪奚鄩阎?,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睋斁鸵懈冻?,就要有犧牲,甘于奉獻。對定下來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終,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山西右玉縣,六十多年來,一張藍圖、一個目標,縣委一任接著一任、一屆接著一屆率領全縣干部群眾堅持不懈治沙造林,把“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抓任何工作,不能有臨時工的思想, 要有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定力。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大包干”的“紅手印”,到確權登記頒證的“紅本子”,再到“三變”改革的“分紅利”。四十年小崗村之路鐫刻改革的足跡,閃爍著“大改革大發(fā)展,小改革小發(fā)展,不改革難發(fā)展”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睆膶嵭屑彝ヂ?lián)產承包、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異軍突起、取消農業(yè)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開啟新時期跨入新世紀, 站上新起點進入新時代。 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善于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使社會充滿生機活力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顯著優(yōu)勢之一。
當前我國改革到了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堅定改革定力,增強改革勇氣,凝聚共識,既要充分發(fā)揮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的的指導作用,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協(xié)調性;又要充分尊重和發(fā)揮地方、基層、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調動和發(fā)揮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地方探索創(chuàng)新。上下聯(lián)動,形成黨中央坐鎮(zhèn)中軍帳、“車馬炮”各展所長、一盤棋大局分明的高效改革合力,奏響“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的時代最強音。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現(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要大力弘揚偉大精神,繼承前人的事業(yè),進行今天的奮斗,開辟明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