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紅
近幾年來,高職學生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社會、學校和家長關注的焦點。他們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只有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較多的安全知識技能才能健康快樂成長,順利完成學業(yè),從而實現其歷史重任。但是,隨著高校安全事故的頻發(fā),既影響了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又影響了高校穩(wěn)定與人才培養(yǎng),同時不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和成才。事故背后所折射的高職學生安全意識問題亟待引起社會、學校和家長以及自身的重視。因此,分析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現狀及成因并提出培養(yǎng)對策以增強其抵御風險的能力至關重要。也是保障高校及社會安全穩(wěn)定的必要措施。
高職院校安全教育的全程化、常態(tài)化是解決高職學生安全意識問題的關鍵所在。安全工作雖然不是高校的中心,但卻牽動著中心。一但安全問題發(fā)生,就會影響中心工作,而就事論事的應急處理是亡羊補牢。因此,針對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現狀及成因進行研究,從而提出培養(yǎng)對策以增強其抵御風險的能力非常必要。同時也是保障高校及社會安全穩(wěn)定的必要措施。
一、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現狀分析
為了更直接的了解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現狀,根據高職學生安全意識所包含的部分內容設計了一份問卷,問卷包含72個題目,題目范圍涵蓋高職學生各方面的安全,以及日常生活學習中的碰到的現實問題,對他們所選答案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而判斷其思想、個人心理狀態(tài)。本次調查主要以內蒙古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調查對象為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學生,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共發(fā)放問卷近160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497份,回收率為94%。當然,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原因,此次調查只是局限于小范圍,所調查出的結論并不能代表全國范圍的高職學生的狀況,為了全面客觀的分析高職學生的安全意識狀況,還將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形成對策。
通過對問卷的十個維度進行統(tǒng)計,對問卷所反映的情況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高職學生的安全意識狀況總體呈良好趨勢,個別安全意識維度的問題卻不容忽視。具體來看,“生命安全意識”維度的數據表明高職學生在生命安全意識層面上存在比較嚴重的疏忽,亟待需要人們的重視與解決;“食品安全”以及“實習實訓和職業(yè)安全素質”維度數據表明,這兩個方面高職學生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心理安全”與“國家安全”維度數據表明高職學生這兩個方面的安全意識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高職學生安全意識問題的成因
在上述的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的現狀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高職學生的各維度的安全意識狀況高低各有不同,總體上高職學生安全意識基本具備,具備了一定的安全意識,但還差的很遠,自我防范意識弱,應對能力和自救能力缺乏,缺乏危險意識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這主要是因為自身缺乏相關的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和相應的處理措施,沒有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所致。高職學生安全知識的缺乏、不良的行為習慣除受到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因素和個人的心理特點影響,還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包括社會、學校和家庭。
三、高職學生安全教育對策
(一)發(fā)揮社會教育的導向作用
社會導向對高職學生安全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影響,高職學生安全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就要發(fā)揮社會的導向作用,從社會教育的層面實施從而提高其安全知識。
1.高職學生的安全教育應受到社會力量的重視
周圍環(huán)境對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這就說明社會環(huán)境應該幫助高職學生加強安全教育,通過社會的導向及行為或組織一些活動全方位的把安全教育滲透到高職學生的思想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行為提高他們的安全技能。也就是說在社會的全力支持下,將高職學生的安全教育與各相關部門結合。比如公安、消防、心理健康等;同時還應運用法律法規(guī)制約各種不安全的行為,明確各部門職責;此外運用媒體的力量,通過大力宣傳讓學生接觸到安全相關的知識。只有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為高職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環(huán)境,從而為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的教育出力。
2.加強社會法律部門嚴格治理
校園安全立法應盡可能的詳實,使依法治校有法可依,對違法犯罪行為嚴格執(zhí)法,運用好法律這個武器來規(guī)范社會人以及高職學生的行為。依靠社會相關部門全面整頓學校周圍的不安全現象,整頓學校周圍的風氣,凈化學校周圍的空氣;只有充分運用社會法律部門的執(zhí)法力量,才能充分發(fā)揮社會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保障作用。
3.充分發(fā)揮社會在安全知識的宣傳及普及力度中的作用
社會上的相關單位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普及安全知識,著重培養(yǎng)公民的安全意識;在政策制定上鼓勵一些口碑企業(yè)針對安全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相關的公益項目,積極引導公眾參與,在參與中潛移默化的習得安全技能;還可以設計一些關于安全知識的宣傳網頁,上網打開網頁時,在無意或有意中,受益于群眾。全社會織一張宣傳安全知識的網,與無形之中全方位無死角的影響公眾,公眾在這張網中逐漸培養(yǎng)起安全意識,從而使自身及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得到保障。
(二)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1.高職院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建設應緊跟實際需求
高職院校需要從實際著手,建立相關的安全教育管理機制,調動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多管齊下,推動高職學生安全教育順利進行;再配合獎懲制度確保各部門盡力完成自己的相關工作,以此來規(guī)范高職學生的日常行為;最后注重高職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設,著力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安全意識水平和安全防范技能。
2.改變傳統(tǒng)教育形式
高職學生的安全教育應該是全方位的、靈活多樣的渠道和通路。將傳統(tǒng)安全教育和新型安全教育模式相結合使安全教育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直接參與安全教育相關的活動,從活動中激發(fā)高職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和掌握安全技能的動力。從而提升其安全技能水平。
3.注重非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
高職院校應結合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高校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更新安全教育的內容。保證傳統(tǒng)安全教育發(fā)揮作用的基礎上,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更新安全教育內容來大力發(fā)展非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并保證其可行性和時代性。
(三)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
家庭教育在高職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yǎng)中應發(fā)揮基礎作用,為之后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筑牢基礎。首先,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家長應在一言一行中教育孩子遇到危險應沉著冷靜,思考如何自救是第一位的。不要過分溺愛和放縱孩子。還要發(fā)揮家長的“榜樣”作用,言傳身教,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其次,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最后,家庭教育內容和方式應該科學合理。家庭教育應避免一些功利的教育內容,這樣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另外還要改變家庭教育的不良方式,如過分溺愛使用暴力等,都會對子女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帶來負面的影響。
(四)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究其根本,高職學生是其安全狀況的直接承擔者,只有學生本人真正重視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的作用。首先,學生應從自身出發(fā),認識到安全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其次,學校定期組織的各類安全教育應積極參加并且進行思考總結。再次,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具備正確分析與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更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正確處理與老師和同學的關系。還要提高生活治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健康心理素質的養(yǎng)成,有助于高職學生培養(yǎng)安全意識并提高安全技能。(作者單位:內蒙古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系:內蒙古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年度課題,立項題目:高職學生安全意識現狀及安全教育研究,編號:NJDZJRW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