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紅
摘? 要:生物的學習,填補了學生對生物世界的知識空白,讓學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世界,知道了生物對人們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免受教師的過分干擾,完成對生物知識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學生;學習素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可以通過聯(lián)動學生的生活、問題、實踐來實現(xiàn),讓學生懂得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來敲碎不同的生物知識的外殼。
一、擦拭生活的貝殼——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生活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就要懂得借助生活的閃光點,為學生擦拭生活的貝殼,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生活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學生在生活背景下學習生物,就像是擁有了盾牌的戰(zhàn)士,可以勇敢地沖入學習的方陣,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斬獲生物知識。教師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知識進行探索,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阻力,讓學生獲得生物學習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探索的精神,在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圖片,讓學生借助圖片來經(jīng)歷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學生觀看圖片后,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內容有了直觀的認識,知道了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特有的。接著,筆者帶領學生對較為典型的植物進行了黑暗處理,讓學生觀察并了解光合作用的意義。學生經(jīng)歷了植物黑暗處理后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了光合作用的現(xiàn)實應用。隨后,筆者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一談自己所知道的植物光合植物的案例,讓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深刻把握植物光合作用。這樣,筆者通過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帶領學生擦拭生活的貝殼,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動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學習素養(yǎng)。
二、擦拭問題的貝殼——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問題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就要懂得借助問題的閃光點,為學生擦拭問題的貝殼,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問題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問題,讓學生懂得了天外有天的道理,使學生變得謹慎起來,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了多角度的思考,找出了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以問題為引領,給學生營造了質疑的氛圍,促進了學生動腦。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課本的主要內容,能夠通過描述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來了解生物的生老病死,懂得珍惜生活,學會使用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識來解釋生物問題。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對細胞的分裂和分化進行了學習,讓學生思考:什么是細胞分裂?細胞分化又是怎樣定義的?你能說出細胞分裂和分化的具體例子嗎?生物體是由哪幾種組織構成的?它們是由什么細胞分化、分裂而成的?你能說說自己在課堂上的收獲嗎?學生在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完成了對課本知識的汲取,知道了細胞分化、分裂的概念,了解了組織的定義,知道了構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哪些類型的細胞分裂、分化而成的。這樣,筆者通過帶領學生擦拭問題的貝殼,讓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動問題中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
三、擦拭實踐的貝殼——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實踐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就要懂得借助實踐的閃光點,為學生擦拭實踐的貝殼,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動實踐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實踐,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變得多彩起來,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來完成對生物知識的積累。教師鼓勵學生實踐,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接觸生物知識,獲得強烈的學習感受,形成聯(lián)動實踐的學習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土壤里的微生物”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土壤中的主要微生物種類,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細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比較其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的異同點,在教學中帶領學生對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了觀察,讓學生找出土壤中微生物的類型和特點。學生借助顯微鏡觀察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熟悉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分析了細菌的三種形態(tài)和基本結構。接著,學生利用自己觀察到的景象,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進行異同比較,掌握了細菌的特點。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筆者還帶領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蘑菇的生長進行了探索,讓學生搜集蘑菇的主要特征,了解蘑菇的繁殖方式、營養(yǎng)方式等,知道蘑菇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可以長得更好。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獲知了蘑菇更多的信息,形成了勇于實踐的能力。這樣,筆者通過帶領學生擦拭實踐的貝殼,讓學生對實踐中的生物知識進行學習,推動了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總之,本文通過帶領學生擦拭生活的貝殼、擦拭問題的貝殼、擦拭實踐的貝殼,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動生活、聯(lián)動問題、聯(lián)動實踐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任大春. 新課改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的策略探析[C].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213-215.
[2]何貴蓮.新課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