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
摘 要:項目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由公司審計部門對被審工程項目的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定標準和方法評價項目部在一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現(xiàn)狀和潛力,揭示其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漏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幫助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議,促使其改善經營管理、防范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最終達到提升項目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一種審計活動。
關鍵詞:內部經濟效益審計? 資金審計
作為國有大型施工企業(yè),從過去較為單一的水電工程承建業(yè)務,擴展到目前集國內國外的水電、水利設施、風電、鐵路、地鐵、公路和市政工程等施工業(yè)務,電力開發(fā)投資與發(fā)電業(yè)務,投資BT項目業(yè)務,制造與服務(檢修)業(yè)務,設計與咨詢業(yè)務等“三大產業(yè)”并舉,“五大業(yè)務板塊”協(xié)同發(fā)展時期。這些產業(yè)的擴展和轉型,更需要公司層面研究和探索公司總部、各分局和子公司如何對所屬工程項目進行業(yè)務指導、服務、監(jiān)管和業(yè)績評價等,開展項目經濟效益審計就是其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方式。
在建筑施工企業(yè),“現(xiàn)金”為王的現(xiàn)金流理念一直貫穿工程全過程,以“現(xiàn)金”為基礎,審計檢查項目在的資金收支是否符合財務核算制度、內控規(guī)定,從現(xiàn)金來佐證項目的經濟效益。為此,我認為應從一下幾方面來審計檢查:
一、對資金制度執(zhí)行管理情況的審計
對本項審計重點關注是:資金使用管理不相容職責是否適當分離;現(xiàn)金收支事項是否按照實際收入和支出金額及時入賬,是否存在“坐支”情況; 是否按公司相關規(guī)定定期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并是否按計劃執(zhí)行,額外資金使用是否按程序批準;對分包商和供貨商進行款項支付過程中,是否存在大額現(xiàn)金支付現(xiàn)象,是否存在支付到個人銀行賬戶或接受委托付款情況;大額資金使用是否實行集體決策程序或聯(lián)簽制度;是否長期存在大額庫存現(xiàn)金現(xiàn)象。
二、對與“現(xiàn)金”有關的財務核算業(yè)務的審計
核實主營業(yè)務收入資金是否全額入賬。項目辦理的工程結算收入資金是否全部入賬,是否有零星工程合同,與該部分合同有關的收入資金是否全部入賬,業(yè)主批復的工程獎勵資金、變更收入、索賠收入等是否全額入賬等,從資金方面核實工程項目的收入是否與合同經營部門的收入結算保持一致。
核實其他業(yè)務收入是否全額入賬。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出租單位房屋收入是否入賬,是否有通過簽訂虛假合同故意降低租金或者合同上給予對方免租期而實際并沒有免,達到將一部分租金收入不上賬的目的。第二,將應收的設備租賃費用未全額全額入賬,臺班未履行完整的內控確認手續(xù),達到租金不能全額入賬。
核實是否存在營業(yè)外收入不入賬情況。具體體現(xiàn)在四方面:第一,處理固定資產和廢舊物資的收入不入賬。提前報廢固定資產,從而導致大量的現(xiàn)金收入不入賬;通過盤虧的方式將固定資產轉出賬外,然后變賣不入賬;盤盈的固定資產直接被賣不入賬。將正常使用的資產通過清產核資的方式低價轉出而對外出售不入賬形成小金庫。第二,取得的罰款收入不入賬。不少單位會收到員工遲到早退、違反相關制度的罰款、員工違反合同的違約金和客戶違約上交的違約金,但是卻不將罰款收入體現(xiàn)在賬上。
三、對資金流出的審計
核實了資金流入,還可從幾個大的方面核實資金的流出,如財務日常報銷費用的合理性審核、項目分包資金的管理、材料設備采購租賃等方面進行審計。以工程分包為例:
對分包結算工程價款的審計。審計重點關注是否按照合同條款約定辦理結算,結算內容與合同內容是否一致,結算計量、計價方式是否與合同約定一致,工程量的計算和復核是否準確并經相關部門或人員簽認,結算的依據和支撐材料是否完備;新增、變更事項是否有立項,是否取得監(jiān)理工程師確認、業(yè)主是否可能確認,能從業(yè)主那里結算回來多少,項目部是否提前結算給了分包商、已結算了多少;特殊補賠、單項獎勵是否通過項目部總經理辦公會評議,是否有會議紀要和文字記錄,是否需要報上級單位批準等。是否存在超前、超價、超量結算,預結算是否合理等。
對分包商資金支付的審計。對本項審計重點關注財務部門辦理分包商的預付款、結算工程價款或臨時借款,是否經過有相關部門和相關領導會簽。對分包商的款項支付是否嚴格按合同規(guī)定辦理,付款對象是否與合同名稱一致,是否存在長期預付而不辦理結算現(xiàn)象。落實項目部提供的物資和服務還有沒有未掛賬部分,有沒有漏扣和不及時扣款現(xiàn)象。資金支付前分包商是否提供了符合稅法要求的發(fā)票和上月農民工工資發(fā)放相關證明。還可以通過詢證函件核實資金的真實情況,確認資金流向。
對退場前分包商的審計:審計重點關注是否辦理了竣工結算,是否存在超支付資金,是否存在因超過應支付資金后,無法收回超支付部分,而人為虛增工程價款結算來抹平賬。領用的物資、提供的勞務、由項目部承擔的工序等,是否全部清算并扣回,特別是經濟關系(除雙方確認的未支付工程質保金,以及協(xié)商好了的未支付的工程款余額)是否了結,是否存在爭議事項,農民工工資是否全額支付,是否拖欠有當地供應商的材料款,有無項目對其提供的擔保事項,是否辦理了在本項目的退場承諾書等。
四、對資金使用效率的管理審計
此項的審計重點是:工程預付款或保函、履約保函是否存在風險、是否及時辦理工程預付款、分期結算工程價款、索賠項目結算,及時回籠資金,緩解資金緊張壓力和減少因資金緊張貸款所支付的利息;是否在資金緊張時期盡最大努力尋求建設單位的資金支持,做好向建設單位預支進度款的工作;在確保工程物資需要、采購成本和保管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確定物資的庫存量,盡可能降低庫存物資占用資金;采購大型設備是否預留質量保證金;采購大宗材料,在同等到條件下,盡可能與能夠延期或分期支付貨款的供貨商合作,這樣可在一定時期內緩解資金支付壓力,盡量不產生或降低融資費用,指導項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價值,規(guī)避資金風險。
通過對項目“資金”收支的系統(tǒng)分析,在頭腦里初步勾畫出資金循環(huán)圖,再結合銀行對賬單來逐筆核對,以最終確保所有的收入已經入賬,從而確定每筆資金的來龍去脈在財務上有清晰印記。所以項目經濟效益的審計,從最基本的“現(xiàn)金”收支來核實審計,可以查賬資金循環(huán)過程中漏洞,從而督促項目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執(zhí)行情況。對相關重大事項、重大資金、重要的人事變動是否有財務、紀檢、項目領導等人員的參與,這樣可以保證所購物資的質量和價格、工程分包的合理解算;其次對崗位的兼容性,特別是與財務不相容崗位的“一肩挑”現(xiàn)象,例如會計和出納,庫管和記賬,采購和審批人員等,不相容的崗位相互牽制、相互監(jiān)督是避免重大差錯的出現(xiàn),保住“現(xiàn)金”也就保住了我們的公司的利益。
隨著公司產業(yè)結構調整與轉型,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為公司帶來了機遇,也對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同時對審計工作也帶來了新的關注點,推動內部審計工作,提升審計質量、服務項目、創(chuàng)新審計思路,促進項目管理的提升,努力使工程項目管理朝著科學、規(guī)范、有序、受控、合理、適用等方向前進,以保證整個項目預期目標的實現(xiàn),為公司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保駕護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