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游戲教學法是在素質教育下衍生出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可將高中生物中比較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高中生物知識.本文從角色扮演游戲、辯論游戲、問答競賽游戲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以促進高中生物教學取得更好的成效.
關鍵字:高中生物 游戲教學 有效策略
在高中生物采取游戲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有趣的游戲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可以使課堂更加活潑生動,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采用角色扮演游戲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內容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從而產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要注意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增加情境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感知課堂,增強對課堂學習內容的了解,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體驗自己扮演的角色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生物的相關知識,并且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快樂學習.
例如,“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這節(jié)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氨基酸的結構、種類和蛋白質的形成,其中氨基酸的結構、蛋白質的構成這兩大塊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學習.為了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與學習,我在課堂上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引導學生學習與思考.氨基酸是含有堿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在經(jīng)過脫水縮合之后形成肽鏈,再由肽鏈構成蛋白質.在講述脫水縮合這塊知識點時,我在課前準備好一盆水和一條毛巾,在課堂上選出兩位同學分別扮演甘氨酸和丙氨酸.首先讓兩位學生分別站在講臺的兩側,將一盆水和一條毛巾擺放在兩位學生中間,引導兩位學生分別握住毛巾的兩側同時擰毛巾,這一過程就是氨基和羧基的結合過程,兩位學生擰毛巾的過程就相當于在結合時脫去一個水分子進行脫水縮合的過程,氨基酸進行脫水縮合之后形成了二肽.在這個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體會了脫水縮合的具體過程,既有利于他們理解蛋白質的形成,同時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二、采用辯論表演游戲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采用辯論表演游戲是指教師引導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理解與看法,進行高中生物知識的交流與學習,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點理清、鞏固.
例如,在講述“基因工程及其應用”時,我根據(jù)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建了合理的辯題——轉基因技術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在學生展開辯論時,正方通過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點解釋了轉基因的相關問題,認為通過改變基因的方式來形成轉基因糧食可以增加糧食的產量、減少農藥的使用,能夠緩解糧食缺少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反方認為通過對基因的人工提煉和添加產生的轉基因可以導致人類免疫力下降、產生慢性病毒等醫(yī)學健康問題,同時轉基因食品中可能改變了營養(yǎng)物質的結構,使得食物缺少了原本擁有的營養(yǎng).在這場辯論賽中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思考,既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知識,也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采用問答競賽游戲
問答競賽游戲是指教師根據(jù)課堂上學習的相關知識點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采用競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在競賽時學生通常更加活躍,所以在課堂上采用問答競賽的游戲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游戲中增強對于高中生物知識點的記憶.
例如,“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這節(jié)課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細胞的主要組成元素,學習區(qū)分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我在講述這一節(jié)內容時采取了問答競賽的形式進行授課,設置問題如:(1)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2)人體細胞在干重狀態(tài)和鮮重狀態(tài)下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別是什么?(3)組成細胞的元素和組成地殼的元素有什么區(qū)別?在開展問答競賽這個游戲之前我準備了幾份獎品用來獎勵答對問題的學生,學生在聽到我說會有獎品時,都興奮地摩拳擦掌.在問答競賽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說出答案,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fā)散思維,思考高中生物的相關知識,鞏固課堂上的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