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旺
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不同于語文和英語,理論性的知識比較多。數學的基本構成元素是數字,可能在小學時期,對于簡單的加減乘除,學生基本上能夠理解并跟上學習進度,但是初中數學教學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方程式、函數、多邊形、各種線條等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數學學習的難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隨之下降,所以提升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興趣;初中數學;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往往需要學生對生硬的概念、公式等進行背誦,數學課堂的生硬乏味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激發(fā)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fā)揮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充分發(fā)揮興趣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
一、創(chuàng)設問題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問題模式的教學課堂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初中數學老師與其直接將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不如通過提問的形式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這樣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教材中“多邊形的內角和”一課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分割法推演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為“(n-2)×180°”,但是除了分割法之外,老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學生用其他方法來驗證這個公式的準確性,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在思考問題中,學生可能就會發(fā)現將四邊形對角連接起來,可以得到四個三角形,這樣四邊形的內角和就是四個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周角的差,也就是“4×180°-360°=360°”,用這樣的方法依次推導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的內角和,通過總結規(guī)律最終可以驗證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二、教學內容形象化,促進學生理解
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雖說是給高中數學打基礎,但實際上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化數學思維模式。數學本就來源于實際生活,從實際生活中形象化數學教學內容,將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更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意義,從而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數學“同類項”概念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設計生活的場景,將概念知識形象化,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假設花園里有3只小貓和2只小狗,讓學生思考是否能將“3”和“2”進行相加,得到5只小貓或者5只小狗,相信學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小貓和小狗不屬于同一種類別,不能進行簡單的疊加。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自然地引出“同類項”的概念。這樣的講解,會讓學生覺得數學的概念知識不是那么遙不可及,也可以是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實際案例,可以很形象地出現在課堂上,如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被調動起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三、實踐與理論結合,引導學生探索
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實踐服務的,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疲憊感,加強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世界的探索,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學習“多面體的面積計算”時,簡單的三棱錐、四棱柱等的面積都有公式可以運用,但是圓柱與多面體的結合體、多面體切割后的面積就沒有公式可以套用了。在一般的數學教學中往往需要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但是空間感弱的學生就會出現難以理解的情況,所以這個時候以實踐結合理論就非常有效了。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折紙的形式制作多面體,然后把幾個多面體粘在一起,或者用剪刀從中間剪一刀,再看自己手里的多面體,這樣直觀性就會更強。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師生互動,塑造學生思維模式
很多課堂都是以老師為講課主體,學生被動聽講,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專注力很難集中起來,所以課堂的師生互動非常重要。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才能真正將知識裝進腦子里。
一個方程式的求解方式通常是多樣的,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每個小組給出一個解題方式,并強調創(chuàng)新,避免雷同,相信最后得到的解題方式一定有很多種。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解題方式發(fā)現問題,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同樣也給予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的機會,對數學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體制也在不斷革新,要改善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效果不好、初中生數學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師的教學內容要生活化,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發(fā)現數學的樂趣,引導學生進行數學世界的探索,對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大有幫助,對發(fā)揮興趣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大有影響。
參考文獻:
[1]張敏.興趣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9(9):147-148.
[2]黃曉華.初探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8):296.
[3]王金楠.創(chuàng)新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5):78-79.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