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琴
摘要? ? 為摸清肥東縣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為施肥分區(qū)及肥料配方設計提供依據,特于2019年進行了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結果表明,水稻上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產量達8 433.3 kg/hm2,純收益達16 158.1元/hm2,實現了增產增效;氮、磷、鉀肥料利用率分別為35.65%、16.76%、56.05%。
關鍵詞? ?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安徽肥東;2019年
中圖分類號? ? S511;S147.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003-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為摸清肥東縣土壤養(yǎng)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養(yǎng)分吸收量及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進而構建作物施肥模型,為施肥分區(qū)和肥料配方設計提供依據,特進行多地點的田間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對比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肥東縣石塘鎮(zhèn)闞東村張楊組某承包大戶的承包田進行,地形開闊平坦、整齊、交通方便,田塊面積1 666.67 m2,前茬作物揚麥13,產量水平3 750 kg/hm2。
土壤基本理化性狀為有機質含量37.0 g/kg、全氮含量1.97 g/kg、堿解氮含量158 mg/kg、有效磷含量11.9 mg/kg、速效鉀含量169 mg/kg,pH值5.4。
1.2? ?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尿素(純N 46%)、過磷酸鈣(P2O5 12%)、氯化鉀(K2O 60%)。供試作物:水稻,品種為Ⅲ優(yōu)98。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CK,空白對照;處理1,配方施肥無氮;處理2,配方施肥無磷;處理3,配方施肥無鉀;處理4,配方施肥。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0 m2(3 m×10 m)。除施肥外,各小區(qū)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配方施肥氮、磷、鉀施用量(純量)分別為180、60、75 kg/hm2,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分期施入,分別為基肥108 kg/hm2、分蘗肥36 kg/hm2、穗肥36 kg/hm2。各處理小區(qū)具體施肥量如表1所示。
1.4? ? 試驗過程
試驗田6月7日按試驗方案要求設計處理小區(qū),6月8—9日小區(qū)做埂、鋪膜,按照試驗要求整地施肥,6月17日移栽,6月20日調查基本苗;6月24日施分蘗肥;6月27日用25%氰氟草酯+48%滅草松除草;7月26日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 mL/hm2+肟菌·戊唑醇225 g/hm2+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0 g/hm2兌水675 kg/hm2噴霧防治二化螟、紋枯病,兼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1-2]。8月6日施穗肥;10月13日理論測產;10月16日取植株樣和土樣,10月22日收獲。各小區(qū)單打單收。
2? ? 結果與分析
2.1? ? 抗逆性整個生育期水源充足,各小區(qū)排灌方便,未受旱澇,也未倒伏;根據病蟲情報及時進行藥劑防治,未受危害;各小區(qū)及時噴施除草劑,無草害發(fā)生;7月中下旬遇連續(xù)高溫,但水稻處于分蘗期,以及通過灌水降溫,未受高溫熱害影響。Ⅲ優(yōu)98在抗病性和抗倒性方面表現較強,各處理未出現明顯病害和倒伏。
2.2? ? 生育期通過田間試驗調查,不同處理播期相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最高相差8 d,成熟先后順序為CK>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
2.3? ? 生物學性狀由表2可知,CK平均穗粒數、有效穗、產量最少,其他處理有效穗和結實率方面相當,處理4(配方施肥區(qū))平均穗粒數最高。
2.4? ? 產量由表3可知,CK產量最低,為4 766.7 kg/hm2;處理4產量最高,為8 433.3 kg/hm2。產量從高到低分別為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1>CK,說明本區(qū)域內,氮肥對產量結構影響最大,磷鉀次之[3-4]。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CK、處理1與處理4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CK與處理1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處理2與處理3、處理4無顯著差異,處理3與處理4差異達顯著水平。
2.5? ? 經濟效益由表4可知,處理4產值最高,為19 396.6元/hm2;CK產值最低,為10 963.4元/hm2;產投比以處理1最高,為8.81。
2.6? ? 肥料利用率
由表5可知,谷草比以處理3最高,為0.985。籽粒的水分及氮、磷、鉀含量以處理4最高,分別為7.087%、1.056%、0.275%、0.408%。莖稈的氮、磷、鉀含量以處理4最高,水分含量以處理3最高。由表6可知,處理4氮、磷、鉀肥料利用率分別為35.65%、16.76%、56.05%,收獲指數為48.95%,生物學產量為17 257.5 kg/hm2。
3? ? 結論與討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肥東縣水稻上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產量,增加經濟效益,氮、磷、鉀肥料利用率分別為35.65%、16.76%、56.05%[5-7]。
4? ? 參考文獻
[1] 戢林,張錫洲,李廷軒.基于“3414”試驗的川中丘陵區(qū)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構建[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44(1):84-92.
[2] 劉方華.水稻高產高效測土配方施肥最佳NPK用量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3] 廖佳麗.測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應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3):213-218.
[4] 王林學,李玲,李建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水稻上的應用與效果初探[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6):155-158.
[5] 黃旭,謝曉麗,徐培智,等.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植株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廣東農業(yè)科學,2008(5):47-50.
[6] 陰小剛,余增鋼,吳曉芳,等.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06(4):52-53.
[7] 張燕之.北方水稻旱作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