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海浩
摘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文章基于威海地區(qū)中等職業(yè)學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現狀調研基礎,分析研究中職學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提升中的問題所在,根據區(qū)域教育部門、中職學校實情提出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發(fā)展對策。
關鍵詞: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一、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為了科學全面掌握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提升的建議和意見。筆者在威海地區(qū)隨機選取了2所中等職業(yè)學校270名40歲以下青年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總共發(fā)放問卷270份,回收248份,回收率91.85%,其中有效問卷237份,有效率87.78%。此次問卷從青年教師信息技術基本掌握情況、信息化教學意識、態(tài)度看法、知識能力、硬件條件、提升需求、意見建議等方面進行了調研。
1.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技術掌握情況。從調查問卷統(tǒng)計中看出,熟練應用OFFICE系列辦公軟件的占97.17%,精通PPT制作的占63.28%,掌握圖片編輯軟件的占57.31%,音頻編輯軟件的占46.27%,動畫編輯軟件的占39.50%,同時掌握以上兩種的占31.59%, 三者都掌握的占19.27%。能同時運用FOCUS SKY等其他演示文稿軟件的占9.24%,能熟練運用某一種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占71.31%。數據表明,青年教師大多掌握了初步的信息化技術,但是在更高層次的專業(yè)性技術掌握方面還有欠缺,這一問題將阻礙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降低教學流程的優(yōu)化程度,影響信息化教學效果。同時我們也看到,通過近年的大規(guī)模信息化教學的推廣,大多數青年教師能運用先進的信息化多媒體平臺開展有效教學,這是信息化教育的一大進步。
2.信息化教學意識和態(tài)度。從調查中發(fā)現,39.37%的青年教師平時基本不采用信息技術授課,82.34%的青年教師只采用WORD等簡單的信息化手段授課,73.66%的青年教師只在各種教學比賽中使用豐富的信息化教學手段,54.31%的認為信息化教學效果一般,只有21.35%的青年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從數據中看,大多數青年教師缺乏對信息化教學的正確認識,很多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缺乏動力,態(tài)度消極。
3.信息化知識和教學能力。在調查中,有86.34%的青年教師表示缺乏信息化教學理論和知識,有90.19%的青年教師選擇網上下載課件或選用教學配套軟件,只有7.35%的青年教師主動開發(fā)教學課件。這些數據表明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知識有待充實,創(chuàng)新能力亟待加強。
4.信息化硬件設施。從調查中可以看出,95.36%的青年教師表示學校擁有信息化教學資源庫、錄播教室、多媒體教室、各種信息化專業(yè)教室等。87.38%的青年教師認為信息化設備和場所利用率不高。這說明威海地區(qū)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到位,學校能為教師提供較為先進的信息化教學設備,但是設施設備價值發(fā)揮的不大。
5.信息化提升建議。97.36%的青年教師有信息化教學培訓需求,70.32%的青年教師認為學校缺少信息化教學氛圍,30.68%的認為應將信息化教學列入年度教學考核指標。
二、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問題分析
隨著當代科技裝備的飛速發(fā)展,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發(fā)展改革也不斷走向深入,信息化教學很快成為教學常態(tài)。青年教師身處這場改革發(fā)展洪流之中,需盡快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技術儲備、意識觀念等條件,迎接信息化教學這一挑戰(zhàn)。根據調查數據,結合區(qū)域內教學實際,筆者發(fā)現影響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青年教師意識理念錯位,發(fā)展內動力不足。青年教師大多在高校系統(tǒng)學習掌握了全面的教育理論知識和一定的信息化技術,具有較好的教育教學基礎。但是來到教學崗位之后,較多的青年教師產生慵懶思想,工作上缺乏創(chuàng)新,吃老本現象嚴重,對于新生事物,缺乏進取探索精神。部分青年教師理念錯位,認為信息化教學是噱頭,是形象工程,對提高教學質量意義不大。也有部分青年教師沒有把教書育人當作一輩子的事業(yè)追求,沒有職業(yè)歸屬感,在工作中缺乏內在動力。
2.信息化教學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偏頗。一是缺乏激勵導向。中職校在推廣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尚未制定相關的激勵政策,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缺乏動力。目前,信息化教學普及程度低,部分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層次還較低級,僅限于PPT展示或者電子白板等。大部分青年教師只是把信息化教學當作參加上級各類比賽的手段。二是教學考核機制尚不完善。學校在信息化教學比賽方面制定了激勵指標,但是僅限于參加上級比賽,對于日常教學信息化應用考核督導缺失。
3.硬件設施和教師技術儲備不足。各個學校擁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設施設備,都建有錄播教師、多媒體教師、網絡互動教室、信息化專業(yè)教室等,但是數量還不能滿足所有教學需求,硬件基礎仍需提高改善。大多青年教師技術儲備落伍,只能滿足普通低層次教學需要,要完全開展信息化教學技術層面存在較大問題。
三、中職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對策
1.開展信息化教學針對性培訓。針對青年教師理念缺失、態(tài)度錯位、技術匱乏等問題,區(qū)域教育部門、中職校應結合實際采取集中培訓、校本培訓、個體自學、實踐反思等形式,在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基本技能、課件與教學資源制作技術、教學媒體、資源設計與開發(fā)、信息手段與課程整合等方面開展培訓,提高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和技術水平,從根本上解決發(fā)展內動力問題。
2.建立相應激勵和考核機制。區(qū)域教育部門、學校應建立完善信息化教學激勵機制,樹立信息化教學常態(tài)化導向,盡可能提供青年教師可利用的資源、時間、獎勵等各種支持措施。完善教學考核機制,改變單純以教學督導、教學工作量等作為考核依據的教師工作評價模式,適當增加教師信息化教學課時量和信息化教學資源量比重的規(guī)定,把信息化教學實施等作為教學常規(guī)檢查和教師年度教學考核的相應內容,形成信息化教學常規(guī)化的管理評價長效機制。
3.繼續(xù)完善提高硬件設施。增加信息化教學場所和設備,滿足所有教學需求。大力開展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滿足教師信息化教學需要。
四、結語
教育質量的關鍵取決于教師素質的提升,青年教師在中職校中充當教育教學主力軍作用,青年教師發(fā)展質量決定了學校發(fā)展質量的高低。青年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方法,持續(xù)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水平,滿足新時代背景下中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有關部門、學校要在提供系統(tǒng)性支持,不斷優(yōu)化青年教師干事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保障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持續(xù)發(fā)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