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 高知豐
摘 要:變速箱是礦山機械,農(nóng)業(yè)機械,汽車的重要零件,它能夠改變傳動力矩,改變速度,并作為各種傳動齒輪的裝配和支撐機構。本論文以某型變速箱,基于Solidworks軟件,進行三維設計。加快了設計速度,減小了成本,為該類產(chǎn)品設計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變速箱 Solidworks 建模設計
中圖分類號:U4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3-0-01
一、緒言
SolidWorks是一種強大的三維建模軟件,在以往的研究中,許多學者借助于這個工具作了很多機械產(chǎn)品的設計。迎春等人[1],以直齒錐齒輪齒廓為基礎,建立了一種新的建模方法—邊界曲面法,通過邊界曲面功能形成單齒然后轉換成實體,接著通過陣列形成錐齒齒輪。丁剛等人,以SolidWorks的二次開發(fā)接口API函數(shù),采用相關軟件進行二次開發(fā),通過參數(shù)化的方式進行建模設計,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文長明等人通過漸開線上有規(guī)律的幾個點擬合生成漸開線,再以此為基礎生成單齒模型,最后再生成斜齒模型。雪冰鋒等人,結合SolidWorks軟件參數(shù)化設計與SQL數(shù)據(jù)管理的管殼式換熱器輔助設計軟件開發(fā)。達到了不同管殼的快速設計。本論文,應用SolidWorks軟件,通過從草圖、拉伸、成孔、抽孔等,生成變速箱。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了成本。
二、變速箱前端設計
SolidWorks具有介面友好,容易操作的特點,本文所匯變速箱體結構較為規(guī)整。設計先以箱體前端面作為草圖模型進行繪制,先作一矩形,再通過樣圖曲線、圖等功能鍵操作,得出圖1草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變速箱前端形狀和尺寸都已清楚。步驟如下,先畫長寬分別為700mm和300mm的矩形,接著以左下端為端點,以半徑為1800mm為半徑作圓弧同下端向上偏置50mm的直線相交,并以半徑為40mm的圓弧圓滑連接大圓弧和該偏置直線。
退出草圖,接著以此草圖為基礎,點擊“特征”下的“拉伸凸臺基體”拉伸值設置為200mm,最終拉伸效果圖如圖2所示。
圖1 變速箱前端面草圖圖2 變速箱端面拉伸圖
三、抽殼操作及右端陣列孔操作
變速箱基本形狀成形后,要把內部結構同時完成,涉及到把內部挖空,并在前端完成工藝孔操作。
首先點擊上端面,然后點擊“特征”,找到“抽殼”按鈕,并點擊它,設置抽坑的厚度為20mm,然后點擊生成,如圖3所示。
圖3 變速箱抽殼完成圖
接下來在前后端面進行工藝孔操作。首先,點擊前端面并在前端面草圖操作,畫出5個孔。如圖4所示。
圖4 工藝孔草圖及三維圖
四、變速箱后端面設計
變速箱后端面有端蓋及相應的螺孔,建模過程可通過如下的過程完成,首先以后端面作為草圖繪制介面,以左端小孔中心為中心繪制半徑為50mm和60mm的圓,以右端孔中心為中心繪制65mm和80mm圓。分別在這兩個圓環(huán)上,以圓中心為中心以半徑為55mm、72.5mm的圓陣列出6×和12的圓周陣列。如圖5所示。
當完成圖形后,進行“特征”中的拉伸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特別注意必須選中每個大圓及小圓。最終的效果圖如圖6所示。
圖5 變速箱后端草圖 ? ?圖6 變速箱后端面成形圖
變速箱上端面還存在兩根加強筋。作圖過程如下,先在內表面最上端作一草圖矩形,長寬分別為20mm和10mm。然后在“特征”狀態(tài)下點擊“拉伸凸臺/基體”,同時在拉伸選項里,選擇到“下一平面”,同理,把另一加強筋也以同樣的方式畫出來。如圖7所示。
圖7 變速箱加強筋造型
五、變速箱渲染
變速箱的最后一個步驟就是對變速箱整體進行相關的渲染。對于圖形的渲染能夠更真實的模擬出變速箱體的顏色。最終的渲染效果圖,如圖8所示。
圖8 變速箱最終渲染圖
結語
基于Solidworks的變速箱的三維模擬設計,它能夠加快產(chǎn)品的設計過程,減小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的浪費,節(jié)約了成本,并且能夠減小產(chǎn)品設計過程缺陷。
參考文獻
[1]迎春,吳曉強,張春友.基于SolidWorks的直齒錐齒輪三維建模方法[J].工具技術.2015(0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