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研究組護理后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郭蘭英
【摘要】 目的: 探討疾病知識能力提高護理法用于急診科患者中的價值。方法:收集我院急診科患者,按照患者入院號碼,隨機生成單雙號數(shù)字,單號患者定義研究組,雙號患者定義為對照組,兩組均采取常規(guī)急診科護理方案,研究組加用疾病知識能力提高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結果:兩組護理前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護理后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患者采取科學的疾病知識能力護理法,可以讓急診科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知識,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 疾病;知識;護理
相關研究指出通過積極提高患者疾病知識能力,可以幫助患者從思想、飲食、生活方式及運動鍛煉來維持及恢復病人健康,尤其是對于有錯誤疾病觀念的患者來說有積極的作用[1]。本次研究中擬收集我院急診科患者,通過隨機分組的方式,給予研究組疾病知識能力護理,而對照組不采取干預,并從兩組管理后的疾病知識評分及生活質量進行分析。
1.1資料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急診科患者,按照患者入院號碼,隨機生成單雙號數(shù)字,單號患者定義研究組,雙號患者定義為對照組,兩組均采取常規(guī)急診科護理方案,研究組加用疾病知識能力提高護理。研究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49歲~65歲,平均年齡51.28±16.37歲,大專及以下36例,本科及以上14例。對照組男40例,女40例,年齡50歲~68歲,平均年齡52.39±17.05歲,大專及以下35例,本科及以上15例。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無差異。
1.2.1? 成立管理小組在為患者進行疾病知識能力教育前,選取我院急診科室護士5名,成立管理小組。護士年齡36歲~49歲,平均年齡42.35±5.82歲,工齡8~17年,平均工齡17.35±5.24年。文化程度均為本科。
1.2.2? 疾病知識教育時間在患者納入研究后,護士選擇每周3三下午3點~4點作為疾病知識教育時間,干預時間共計8次。
1.2.3認知管理①患者長期遭受疾病折磨,情緒低落,護士首先要與病人建立良好關系,具體方法為管理小組每位成員在患者床旁進行深入交流,詢問患者期望值和本次入院的目的,認真分析患者對治療的看法及未來的人生目標,對于心理有想法者,積極排憂解難,針對心理問題一一進行解答。對于焦慮、抑郁者,護士鼓勵患者說出心理想法,釋放患者心理負擔。把患者看成自己的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②在患者接受治療中,管理小組成員站在病人床旁,通過溫柔、鼓勵性的語言,讓患者看到治療疾病的信心,讓患者感受到護士全心全意的服務熱情。在患者每日輸液治療結束時,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讓患者想象美好的景色,使病人情緒徹底放松。③患者長時間需要住院治療,難免會出現(xiàn)孤獨和寂寞感受,本文采取病友交流會的形式,讓患者建立微信群,組成病友會共同戰(zhàn)勝疾病,同時分析在生活中的疾病管理心得,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1.2.4 行為管理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能力低,自我行為管理能力存在欠缺,這就需要管理小組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行為干預,具體有以下幾點:①完善個人信息,每位患者入院后,護士要建立電子病歷檔案,檔案中主要的記錄事項有患者病情程度、臨床表現(xiàn)、疾病并發(fā)癥、飲食方案、液體攝入及運動鍛煉方案。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護理前后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
1.4 統(tǒng)計學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兩組護理前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護理后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表 1 兩組護理前后對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
2.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表 2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中采取疾病知識能力護理,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護理后疾病知識的掌握能力及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本次研究干預的護理方法密不可分,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進行交談,了解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及心理狀況,從而有效針對患者疾病認知中的不足進行干預,克服患者治療信心不足,情緒低落等不良因素[2,3]。同時患者通過疾病知識能力護理,治療行為得到提高,更加能堅持服藥,在生活、飲食上遵從醫(yī)囑。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家屬疾病知識能力管理的提高可以加強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能力及生活質量,同時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1]張鑫娜.急診危重癥患者進行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35):111+116.
[2]秦靜,張婧.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護理中的推廣與應用[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33):72+76.
[3]肖濤,郇晶晶.非急診護理人員對災害護理知識認知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