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穩(wěn)
(甘肅省靜寧縣仁大中學 743411)
在傳統(tǒng)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習難度比較小,學生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考試的時候復習一下,學生基本上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但是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后,物理學科的難度逐漸增加,同時其抽象性、復雜性逐漸提升,并且多數(shù)物理知識都與學生實際生活不相符,甚至是前所未聞的.面對這種情況,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基于此,教師必須要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借助“學案導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優(yōu)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最終完成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1.學案導學內涵
學案導學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突破和改變了傳統(tǒng)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激活了高中物理課堂,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顧名思義,學案導學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案,主要包括“學”與“導”兩個組成部分.其中,“學”主要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利用自主、合作等探究學習模式,最終完成物理知識的構建;“導”則是指通過指導、引導.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編寫和設計導學案,引領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
2.學案導學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價值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高中物理學科難度比較大,涉及內容比較廣泛、復雜,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基于此,通過學案導學法的應用,教師可為學生量身制作學案,并將其發(fā)放給學生,學生則可圍繞導學案開展自主學習.如此一來,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營造輕松的物理學習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高中物理課堂學習模式下,學生始終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致使物理學習效果較差.而通過學案導學法的應用,改善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使得學生在學案引導下,通過預習和復習等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處于輕松舒適的狀態(tài),緩解了高中物理的學習環(huán)境;最后,通過學案導學法的應用,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學生圍繞學案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等,而在這合一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最終實現(xiàn)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明確物理學習目標,科學編制導學案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學案導學的時候,編制導學案是基礎和關鍵,直接決定過了學案導學的應用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實施學案導學法的時候,必須要科學編制導學案.首先,教師必須要明確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下的“三維教學目標”,立足于學生的物理學習需求,科學制作學案導學,使其具備全面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師在制作物理導學案的時候,必須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思考,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并立足于高中學生的學情,設置與其認知水平相適應的導學案,確保學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引導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中;最后,在編制物理學科導學案的時候,為了保證導學案的應用效果,必須要保證導學案數(shù)量保持適中,使其不宜過多、不宜過少,并且保證所學的導學案能夠涵蓋所有的教學重難點,真正提升學案導學的應用效果.
2.利用學案導學,提升學生的自主構建能力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化,要求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基于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前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并充分借助學案導學這一途徑,提升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使得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前熟悉相關的知識,并最終促使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借助學案導學引領學生進行預習之前,教師應依據(jù)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編制導學案,并借助導學案的引導,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前預習中,最終促使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完成知識的自主構建.以“自由落體運動”教學為例,教師在引領學生開展預習、完成知識自主構建時,就依據(jù)“三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導學案,給學生設計相關的問題,包括“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如何?位移和時間、速度和時間之間的關系?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是否一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本質是什么?”教師引領學生在這一導學案中,圍繞這些問題開展課前預習,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成物理知識的構建,并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3.利用學案導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時候,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不僅僅要重視理論知識教學,還要引領學生借助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終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就可以借助學案導學的途徑,將典型的例題融入到學案導學中,使得學生圍繞導學案中的例題,進行思考、分析、探究,最終促使學生在解決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以“自由落體運動”教學為例,教師在強化學案導學開展教學的時候,就將生活中常見的案例融入到導學案中,引領學生對高空墜物的危險進行分析,引領學生在裝有半瓶水塑料瓶、空的易拉罐、果殼等,從不同的高度進行落下,使得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了解高空墜物的危險.如此一來,通過導學案的應用,真正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現(xiàn)了課內與課外知識的有效聯(lián)合,最終提升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4.借助導學案,在合作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還要引領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知識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最終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精心設計最佳的導學案,引領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通過思考、交流和合作等途徑,最終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發(fā)展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以“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教學為例,教師就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兩個物體同時從某一個高度落下來,那么重的物體一定下落的快嗎?”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猜想“物體在下落的過程中,與哪些因素之間存在關系?”接著,教師引導學生以“硬幣、紙”等作為材料,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物理實驗,并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等,最終促使學生圍繞這一實驗過程展開探究學習.如此一來,通過導學案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積極參與到相關知識的合作探究學習中,最終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法已經(jīng)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應用價值得到廣泛地認可.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圍繞“三維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編制導學案,并借助導學案引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物理實踐和物理實驗學習,最終促使學生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