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
貼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物資送達武漢當?shù)蒯t(yī)院。
2020年2月11日,JR澀谷站對面的松本清藥妝店顯示口罩售罄?! ⊥魢谩? 攝
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病毒無情人有情,中方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溫暖人心的舉動,對包括日本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
鮮為人知的是,這些來自日本的物資和詩句背后,也有在日華人華僑和武漢本地志愿者的奉獻。
很多想支援湖北的在日華人華僑團體沒有渠道采購和運輸醫(yī)療物資,“湖北商會有渠道,辦事很受在日華人華僑的信賴,他們愿意把貨把錢委托我們來辦?!?/p>
數(shù)百年來,一位英國詩人的詩被反復吟唱,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2020年1月底,歐亞大陸的東邊,貼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捐贈物資從日本發(fā)往中國。
之后,一箱箱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仿佛掀起了“詩詞大會”:“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同氣連枝,共盼春來”……不少網(wǎng)友看到這些詩句后感嘆自愧不如,還有網(wǎng)友溫馨提示,今年高考很可能考這幾句詩詞。
2月4日,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病毒無情人有情,中方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溫暖人心的舉動,對包括日本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
鮮為人知的是,這些來自日本的物資和詩句背后,也有在日華人華僑和武漢本地志愿者的奉獻。
2月2日,在日本草加市的物流倉庫里,志愿者們忙著清點捐贈物資,貼下“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詩句,期待五六噸的防護用品可以為醫(yī)護人員披上“戰(zhàn)袍”。當時,志愿者們滿腦子還為醫(yī)護人員缺少防護設備而憂心忡忡,并沒有想到這些小小的A4打印紙,會成為網(wǎng)友熱議的話題。
許多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告訴志愿者,這些漂洋過海的物資,不僅是物質(zhì)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勵。
偶然誕生的金句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應該是此輪“詩詞大會”的起點。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局在捐贈給湖北高校的物資外包裝上寫下了這句話,意思是雖然我們身在不同的地方,但我們頭頂同一片天空,心意相通。
據(jù)《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大約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天皇之子日本長屋王命人造了千件袈裟,贈予唐朝眾僧。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jié)來緣?!贝伺e讓鑒真和尚很受觸動,決心東渡日本,傳授佛法。
元宵節(jié)前夕,貼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醫(yī)療物資搭乘貨運專機,從大阪機場直抵武漢天河機場。與此同時,這批貨物的圖片也從捐贈團體之一的日本華人華僑醫(yī)藥界非營利組織“仁心會”理事長劉超的朋友圈,火到了各大社交媒體平臺。
“豈曰無衣”典出《左傳》,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攻陷楚國國都郢都(今湖北荊州),楚臣到秦國求援,哭聲日夜不絕。秦哀公為之賦《無衣》,鼓勵戰(zhàn)士們哪怕物資不全也要共穿一件戰(zhàn)袍,一起抗戰(zhàn)。
大阪至武漢的這架專機上,共有日本湖北商會和其他支援湖北的華人華僑團體的兩百余箱物資,共計四萬只N95口罩和四千套防護服等醫(yī)療物資。
很多想支援湖北的在日華人華僑團體沒有渠道采購和運輸醫(yī)療物資,“湖北商會有渠道,辦事很受在日華人華僑的信賴,他們愿意把貨把錢委托給我們來辦?!比毡竞鄙虝蓡T、日本華人華僑龍舟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許溪瀾說。
回到這句金句誕生的起點,其實也有些偶然。
2月2日,在距離東京約1小時車程的草加倉庫,不僅儲存著日本湖北商會采購的物資,還堆放著在日華人華僑團體比如華中科大日本校友會等募集或認捐的貨物,“堆起來像山一樣”。當天,許溪瀾打電話請參與募捐的團體過來檢驗,在場的一位中國學生提議,參考“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他們也要寫一句詩來為武漢人民加油。
最終,仁心會決定采用“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他們在倉庫附近的便利店打印了寫有這句詩詞的傳單。之后,這些詩句,纏繞著透明膠帶和在日華人華僑的祝福漂洋過海,到達了武漢。
在這批物資出發(fā)之前,仁心會理事長劉超發(fā)了個朋友圈,沒想到這張圖就火了。
后來,越來越多來自日本的物資貼上了詩句。日本富山縣捐助遼寧的物資上寫著“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舞鶴市捐助大連的物資上貼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
先找貨,再認捐
大年三十,武漢交通“封城”的第二天,東京銀座珞珈一號餐廳,面對眼前的藕煨湯,許溪瀾沒有心思喝湯。
珞珈一號與武漢大學研發(fā)的首顆專業(yè)夜光遙感衛(wèi)星同名,在這里可以嘗到最正宗的武漢熱干面和藕煨湯。吳小玲、許溪瀾、孟志三個武漢人在此商量當前最緊迫的事情——如何幫助武漢。
五天前,日本湖北商會的新春會上,大家還其樂融融;一天前,武漢朋友們還在酒吧街把酒言歡,傳來了聚會的圖片視頻。
震驚和焦急之下,籌集醫(yī)療物資初步方案擬定,他們將人手分為募捐組、物資組和物流組。當天晚上就在在日湖北人的“熱干面群”、商會群和龍舟群等微信群里募資。對于在日的華人華僑團體來說,最難的不是找錢,而是找貨。
即便很多貨源信息第一時間就被在日華人華僑推送給湖北商會,他們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說在籌集第一批貨物時,他們在專業(yè)醫(yī)療物資采購網(wǎng)站下單,卻被告知訂單取消無法購買。
“我們后來決定先找貨,再認捐。”日本湖北商會執(zhí)行會長吳小玲說。她1980年代就來到日本,在日本營商多年,憑借湖北人的一股韌勁和真誠在日本結(jié)識了不少朋友。
日本湖北商會成立五年,成員二百多人,每年舉辦十余次湖北與日本之間的商務活動,人脈甚廣。這次湖北疫情嚴重,許多在日本的團體和企業(yè)積極幫忙。吳小玲和商會成員們遍訪日本各地的朋友,終于湊到了一線人員最缺的醫(yī)療物資。
籌集的貨物集中在埼玉縣草加市的一個物流倉庫內(nèi),每一箱上都貼好物品序號、名稱、數(shù)量、單價、總價,以及贈送單位、受贈單位、單位聯(lián)系人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等,此舉為了方便后續(xù)的接手人、登記員清點。
送上“戰(zhàn)袍”的最后一公里
貨買到手之后,難點是怎么運進“封城”的武漢。日本湖北商會找到了跨境電商平臺和航空公司的高管,了解物資跨境運輸?shù)某鋈腙P手續(xù),又與湖北省慈善總會商量好對接事宜,之后計劃讓武漢的志愿者送到醫(yī)院。
超出在日華人華僑預料的是,在武漢運送貨物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疫情籠罩之下,普通人連家門檻都不敢邁出去,出去了也是交通“封鎖”狀態(tài),沒有通行證的車輛可以說寸步難行。
在武漢,對接的任務落在了樊平(化名)身上,她是一名家庭主婦,她和朋友們承擔起約2300萬日元的醫(yī)療物資的協(xié)調(diào)、分配和運送責任。
樊平和朋友們找到了有通行證的愛心車隊幫忙,和八九個志愿車主協(xié)調(diào)好了運送時間和運送車輛。盡管這次運送有一兩臺車是空車去空車回,看上去浪費了寶貴的通行證,但實際上這種“浪費”是必要的,因為愛心車隊無法預計物資的尺寸大小,為了能一趟把貨拉完,他們選擇盡量多出幾臺車。
2月7日到達天河機場,已是晚上8點。武漢的夜晚濕冷,出門太急的志愿者們沒有顧上吃晚飯,就在車里湊合吃點泡面。幾個機場倉庫登記員看到這些焦急等待物資的志愿者后,專門給志愿者燒水,還拿來了牛奶。
將近9點,日本湖北商會的專機到達武漢,志愿者在機場的寒風中搬完了兩百余箱物資,凌晨一點半左右終于從機場回到漢口的物資儲存地,貨物分散開來后,再由志愿者們一件件送到各個醫(yī)院。
志愿者張從生(化名)是一名醫(yī)護人員,由于缺乏物資,他所在的醫(yī)院已停診。閑在家里的他想著也要為同行們出一份力,正好他的車是商務車,在配送物資上派上了大用場。
從漢口物資儲存地領到物資的張從生,腦海中想著要以最快速度將物資送到醫(yī)院,于是開車將貨物拉回了家,準備稍微睡會兒起來就送去醫(yī)院,到家已是早晨五點多了。
當天九點多,張從生在小區(qū)里整理物資時,一位路人看到捐贈物資上貼著網(wǎng)紅標語“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和一些日語標示時,拿出手機拍照,還以一種令張從生反感的語氣說了幾句。
張從生很擔心路人會做文章。果然,隨后日本湖北商會即被在國內(nèi)的朋友提醒,貼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物資出現(xiàn)在居民小區(qū)內(nèi),救災物資被人抱回家。
正在與醫(yī)院感染區(qū)一線醫(yī)生交接的張從生接到了“調(diào)查電話”。網(wǎng)民質(zhì)疑日本湖北商會,這是張從生最擔心的事情:如果捐贈團體被質(zhì)疑后,就無法再援助武漢。張從生拿出手機給樊平一連錄了十五六個小視頻,并請醫(yī)院人員作證,證明防護物資一件不少送到了醫(yī)院。
送完貨后,張從生又給樊平和日本湖北商會解釋了原委,講述中,這位醫(yī)護人員忍不住開始嚎啕大哭。事后,張從生說,他不是為了自己被誤會而哭,是為了那些在一線出生入死的同行而哭。
“我從來沒有向別人要過一個口罩,所有口罩錢、油錢都是我自己出的”,張從生認為自己雖然做不了“吹哨人”,但至少能做“盯哨人”,把救命物資送到一線人員手里。
如今,張從生所在的醫(yī)院已開始接收病人,張從生也回到醫(yī)院,可謂“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文晶晶、戴布拉、汪國彰對本文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