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板上釘釘!比亞迪與豐田正式簽訂了成立合資純電動車研發(fā)公司(下稱“合資公司”)的協議。
自今年7月宣布合作后,外界一直格外關注雙方后續(xù)的進展。公開信息顯示,雙方將一同研發(fā)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以及它們裝配的動力電池。共同生產的所有純電動車型將作為豐田品牌的車型推出并發(fā)售,并計劃在2025年之前投放中國市場。
11月7日,比亞迪正式發(fā)布公告稱,比亞迪與豐田將各持有合資公司 50%股權。合資公司將由雙方從事相關業(yè)務的人員共同組建,主要經營范圍為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以及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用零部件的設計、開發(fā);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用零部件、組件以及總成的進出口及銷售、售后服務及其相關咨詢的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雙方在技術上完全對等,車型使用豐田品牌,比亞迪負責電動車核心平臺的研發(fā),而豐田則更多在整車工程、質量控制等方面發(fā)揮其在跨國汽車行業(yè)的優(yōu)勢。
電動化是汽車產業(yè)的未來方向已經成為行業(yè)共識。它所帶來的不僅是全新的研發(fā)流程、制造工藝、造車理念,更是汽車產業(yè)百年來最深刻的變革。大勢所趨下,汽車企業(yè)紛紛釋放出對電動化的追崇,盼望能夠拿到這張進入汽車未來市場的入場券。
伴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車企已經成為領跑于“電動化”趨勢的上游部隊。其中,作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享有電池、電機、電控和IGBT等一系列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車企,比亞迪最早在國內推出新能源汽車,擁有豐富的新能源經驗。2015年起,連續(xù)4年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第一,儼然已經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領頭羊。
正因為看到了比亞迪在汽車電動化上的技術優(yōu)勢,先有戴勒姆,后有豐田,國際汽車巨頭紛紛選擇比亞迪作為自己進軍電動車領域的搭檔。
豐田汽車副社長寺師茂樹對于雙方的這次合作充滿了期待:“對于推進電動化發(fā)展這一共同目標,很高興能夠與比亞迪超越競爭關系成為‘合作伙伴。希望通過與比亞迪成立的新公司開展相關業(yè)務,讓雙方的合作得到深化、發(fā)展?!?/p>
對于豐田來說,此次與比亞迪合作,是其推進電動化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盡管在混合動力車市場上風頭無兩,但是豐田迄今仍沒有一款純電動車型正式上市,在今時今日的汽車市場,僅憑混合動力車型已經無法再維系其過去的市場地位。對于豐田來說,或許到了必須要行動的時候。
豐田計劃到2025年,其全球年銷量的一半來自電動汽車,到2030年其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550萬輛。在今年6月公開宣布這一全新的電動化戰(zhàn)略時,豐田著重強調,從2020年起要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不少于10款電動汽車。
在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張嘯林看來,雙方在電動化方面各有所長。豐田擁有比亞迪不擅長的HEV技術,而比亞迪則在PHEV和純電動領域涉足更深,也更久。此次合作不僅是強強聯合,也可以相輔相成,無疑會成為一次雙贏的合作。
比亞迪高級副總裁廉玉波表示:“期待通過此次合作,實現比亞迪在‘純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研發(fā)能力等方面與豐田在‘品質‘安全等方面強強聯合,并根據市場的需要盡快推出受消費者喜愛的純電動車?!?p>
與過去中外車企合作不同的是,此次比亞迪和豐田之間的合資合作,建立在雙方技術對等基礎上,這樣的合作方式在國內車企中實不多見。
“這種技術上的強強聯合,既是外方對比亞迪20多年自主創(chuàng)新所擁有的優(yōu)勢技術實力的認同,也是對中外車企合作方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中國車企走向世界與更多國際巨頭競合應有的作為?!苯衲?月合作消息傳出時,比亞迪國際合作事業(yè)部總經理舒酉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據悉,合資公司設計、開發(fā)的產品將充分使用比亞迪現有的電動平臺技術及電動零部件供給,并融入豐田的品質及安全控制標準要求。其中提供技術輸出的正是比亞迪優(yōu)勢技術的集大成者“e平臺”。
“e平臺”是比亞迪將掌握的電池、IGBT、電機、電控、電子等核心技術集成創(chuàng)新的最新技術成果,創(chuàng)造了多項電動車技術的標桿。通過高度集成、一體控制等技術,實現了整車重量的減輕、整車布局的優(yōu)化,以及能耗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同時還極大地提升了駕駛者與乘坐者的體驗。
作為全球首個可開放共享的純電動汽車平臺,“e平臺”提供被稱“33111”的領先、成熟、可靠、安全的純電動解決方案。包括驅動三合一、高壓三合一、PCB電子線路板、動力電池和DiLink智能網聯系統。
目前,“e平臺”已廣泛應用在比亞迪的王朝系列和e系列電動車型上。比亞迪新能源車乘用車累計產銷已突破70萬輛。
此次與豐田之間的技術對等合作,更加說明了比亞迪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專業(yè)性和領先性。掌握領先技術形成的實力,成為比亞迪在業(yè)內最大的競爭力。
此次與豐田之間的合作,不僅側面證明了比亞迪已經躋身業(yè)界領先行列,同樣也是比亞迪開放戰(zhàn)略的關鍵一步:未來輸出的不僅是領先的產品,更是先進的技術和標準。
在汽車新四化的浪潮席卷下,汽車從出行工具向移動出行服務聚合體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合作和資源整合成為主旋律。變革之下,比亞迪搶先抓住時機,邁出了先行的一步。
“汽車是產業(yè)鏈很長的行業(yè),從專業(yè)化分工,大家在各自的專業(yè)領域分工很細,而智能化以后,想孕育萬億規(guī)模的新業(yè)態(tài),已經打破了汽車行業(yè)的邊界。比如說互聯網、信息通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道路出行、保險,甚至城市公共建設等等,都可以參與進來,蛋糕一起吃,轎子一起抬?!北葋喌瞎煞萦邢薰径麻L兼總裁王傳福這樣描述汽車行業(yè)未來的方向。
2017年,比亞迪宣布由過去的垂直整合變?yōu)殚_放平臺,隨后推出“e平臺”,將其掌握的先進技術開放共享。2018年7月,比亞迪開啟了動力電池的開發(fā)合作和對外供應,和長安汽車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開發(fā)的電池不僅搭載到長安體系車型上,在滿足長安體系供貨后也可向第三方銷售,這是比亞迪第一次官宣的大合作。
2018年9月,比亞迪舉辦全球首次汽車開發(fā)者大會,宣布開放汽車所有的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與全球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新者和開發(fā)者共同加速打造汽車智能生態(tài)。這是汽車工業(yè)130年歷史中,首次對外開放汽車所有的傳感器和控制權。不到一年的時間,比亞迪汽車生態(tài)伙伴包括百度、360、華為、滴滴等眾多知名企業(yè)和開發(fā)者,汽車智能生態(tài)應用超過300萬個,取得了可觀的成果。
“比亞迪早已不是一家電池公司,也不僅僅是一家車企?!痹谕鮽鞲?磥?,汽車行業(yè)整個發(fā)展的大趨勢都是開放的,“如果說電動化是汽車變革的上半場,那么,下半場更多的將是智能化和網聯化。布局下半場,比亞迪的策略是開放?!?/p>
隨著開放戰(zhàn)略的實施,比亞迪的全球合作伙伴隊伍也越來越壯大。除了國內合資車企外,戴姆勒、豐田等全球車企巨頭也紛紛拋來橄欖枝。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近日對媒體表示:“90%的汽車品牌都在與比亞迪進行相關合作的接洽。”
責編:陳棟棟 chendongdong@ceweekly.cn
編審: 張偉
美編: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