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姍姍
父母們有沒有發(fā)現,有些事情對于孩子來說可能學很久都學不會,比如刷牙、穿鞋,是不是我們沒有用對方法?有什么辦法能讓孩子快點學會呢?本期,我們就來介紹一種“小步前進”的任務拆解法,幫助孩子輕松學會本領。
學會分步走,刷牙不再難
記得我兒子3歲開始學刷牙的那段日子,我不厭其煩地給他示范接水、擠牙膏和刷牙的動作,可他就是學不會,不是把水接得溢出來了,就是把牙膏擠在臺面上…--我剛開始認定這是因為孩子不認真,敷衍了事,跟他發(fā)了兩次脾氣以后,發(fā)現孩子也很委屈,而且更不樂意學了。
后來我改變了方式,把刷牙這件事分成了好幾個步驟,包括接水一擠牙膏一刷牙一漱口。我發(fā)現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僅僅是接水這個步驟就不簡單,還可以分好幾個步驟來教:打開水龍頭一拿起杯子一對準水龍頭一把水流控制得不大不小一穩(wěn)穩(wěn)地接上大半杯水一把水龍頭給關上……對于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這簡直是個高難度的“系列組合動作”?。?/p>
當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之后,就開始更加耐心地教孩子每一個步驟,然后仔細觀察他的改變和進步,再及時反饋給他。比如我會說:“寶寶,媽媽看到你今天接水的時候,正好對準了水龍頭的位置,所以水全都接到杯子里面啦!很棒!”
說來也很神奇,在我這樣的鼓勵和贊賞下,兒子只用了幾天就能獨立完成接水的動作了,然后又開始學擠牙膏。我發(fā)現自己停止糾正和催促之后,孩子學刷牙的信心也提高了,因為他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只需要小步前進,就能獲得媽媽的肯定,享受滿心的成就感了!
“小步前進”方法的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學習新技能這件事。孩子本身是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他們喜歡“有趣”的事,而不僅僅是“有用”的事。當我們陪伴孩子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多欣賞和關注孩子的探索過程,多體會做事情本身帶來的樂趣。
·其次,年齡越小的孩子在學習技能時,越需要大人的陪伴和鼓勵。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以及情緒調節(jié)的能力都還比較弱。當學會一個簡單的動作或者步驟時,父母要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最后,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情緒,及時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孩子經常出現煩躁情緒,或者總想打“退堂鼓”,父母就要反思,“是不是我教得太快了”?或者“會不會是因為我剛才的語氣太嚴厲了,才讓孩子不敢繼續(xù)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