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穆
知乎上有個問題:“怎樣才叫說話有水平?”點贊最高的回答是:“99%的人會教你先傾聽,然后組織邏輯,再去說服聽眾?!眱A聽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做到了傾聽之后,怎樣才能讓說出的話具有說服力呢?
會說話的人,善用表演輔助表達
喬布斯在蘋果發(fā)布會上經(jīng)常會用表演來為自己加分。在推出OS X系統(tǒng)以后,喬布斯專門為OS 9系統(tǒng)開了一場追悼會式的發(fā)布會。他在現(xiàn)場為躺在水晶棺里的OS 9系統(tǒng)獻了一朵紅玫瑰,還深情地念了悼詞。
這就是很典型的表演型表達,這樣做無疑會讓觀眾印象變得深刻。
還有一次發(fā)布會上,喬布斯這樣說:“我一直很好奇牛仔褲的口袋是干什么用的,現(xiàn)在知道了?!比缓螅蛷呐W醒澋目诖锾统隽诵∏傻膇Pod nano。
這樣的一個肢體動作,不但介紹了新產(chǎn)品,還讓觀眾了解到了牛仔褲的新用途。
有人說,喬布斯的產(chǎn)品發(fā)布會就像科技界的搖滾巨星演唱會。想必主要功勞還是要歸于喬布斯精彩的表達。
一般而言,要想讓你的表達更吸引人,往往不能只是簡單地一說,而是要借助表演來強化信息,進而達到影響聽者的目的。當然,表演的形式有很多類型,例如一個眼神、一種語調(diào)、一個手勢,甚至于一連串的肢體動作。
借助你擅長的表達形式,就能為你說的話加分。
會說話的人,懂得聽懂的意義
高級營銷顧問孫路弘曾分享過一個真實的案例:家用電腦剛剛進入中國時,他當時在一家電腦公司輔導(dǎo)售后電話服務(wù)。有一次,一位用戶打來電話,說他上不了網(wǎng)了,問是什么情況??头凑樟鞒虇栍脩簦骸柏垺闭幔又肿尶蛻粽摇拔业碾娔X”。由于對方根本不明白這兩個術(shù)語,結(jié)果導(dǎo)致整個溝通就是雞同鴨講。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身邊比比皆是,畢竟生活中很多矛盾和誤會有時難以避免。
可是,當矛盾和誤會發(fā)生時,如何解釋才是顯示一個人溝通能力的地方。想要讓你的解釋發(fā)揮正面作用,你要先學會聽懂,其次是讓對方聽懂自己。
就比如上面案例中,客戶后來就用提問來核實對方是否能聽懂“我現(xiàn)在在說的是屏幕上的東西,您把鼠標往左下角挪,有一個開始鍵,看見了嗎?”直到確認用戶正確地找到了,這樣才算順利完成一次解釋。
相互聽懂是交流的前提,也是突顯溝通能力的關(guān)鍵。
會說話的人,懂得理解彼此的感受
有一則笑話:
有位爺爺發(fā)現(xiàn)奶奶越來越少跟自己聊天,擔心奶奶因為年紀大耳朵聾了。
于是,就決定突然回家測試一下奶奶的聽力。他用鑰匙打開門,用力關(guān)上門,看見奶奶在廚房煮飯的背影。爺爺心中一驚,認為奶奶果然連自己關(guān)門聲都聽不見了,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爺爺就大聲地喊:“我回來了!”奶奶沒有回應(yīng)他。爺爺走到客廳,又更大聲喊:“我回來了!”奶奶還是沒有回應(yīng)。爺爺很著急,快步走到廚房,對著奶奶的耳朵大喊:“你聾了嗎?”奶奶轉(zhuǎn)過臉來,對著爺爺大吼:“聾的是你!從你開門進來,我已經(jīng)大聲應(yīng)你三次啦!”
在說話的時候,所有我們嫌棄別人,覺得別人表現(xiàn)得很差的部分,往往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個笑話就暗示了這一點。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nèi)狈ν硇摹?/p>
當我們大呼小叫,覺得對方卻怎么也聽不明白的時候,我們最好冷靜下來,想一下對方的歷練或智商,是否真的聽不明白,還是其實不明白狀況的是我們自己?
會說話的人,更善于運用同理心,體會他人的感受。
說話之道想要達到比較高級的境界,就需要嘗試去了解別人如何看待事物,對比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從而最大限度地理解彼此。
說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動嘴就行。說話也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如果方式不對,輕則事倍功半,重則一出口成千古恨。
《溝通的藝術(shù)》一書作者指出:“溝通能力是可以后天學習的?!?/p>
也就是說,無論你現(xiàn)在是否做到了上述的三個方面,但只要你認真學習,任何人都可以訓(xùn)練出卓越的溝通能力。
暖暖薦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