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龍
(福建省漳州市公路局,漳州 3636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建設和道路建設的日益發(fā)展, 為打造“暢安舒美”的行車環(huán)境,極大部分由水泥路面改造成瀝青路面。 國道319 線南靖路段于2014 年至2015 年度完成全線瀝青路面大修(白改黑),文章結合國道319 線南靖路段瀝青路面的病害, 綜合分析病害原因及針對瀝青路面的病害提出相應的治理方案。
國道319 線南靖段起止樁號為K93+000~K153+800,大部分以雙向兩車道為主,除鎮(zhèn)區(qū)路段外為雙向四車道。該路段于2014 年至2015 年度完成全線瀝青路面大修(白改黑), 采用舊路面打裂壓穩(wěn)加鋪最小厚度為17cm瀝青混凝土 (4cmSBS 改性SMA-13+ 6cmSBS 改性AC-20+7cmATB-25 兼調(diào)平層)結構。 由于現(xiàn)狀道路重載車輛較多,超載嚴重,加上路段急彎陡坡較多,造成瀝青路面不同程度病害。經(jīng)過這幾年的運行情況及病害調(diào)查,大體可分為三種路段類型病害:一是較為平緩路段,主要是以坑槽病害為主,極少部分存在車轍和擁抱現(xiàn)象;二是雙向四車道路段,線型較好,主要以坑槽病害為主;三是山區(qū)急彎陡坡路段,大部分為雙向兩車道,主要存在坑槽、松散、沉陷、車轍、波浪擁抱等病害。 從現(xiàn)場可以明顯看出,主要病害分布在下行方向(龍巖往漳州方向)以及陡坡急彎處的兩側車道,路肩除彎道外基本無破壞。
(1) 地理環(huán)境水影響
福建省南靖縣,屬于山區(qū)丘陵,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次分為中低山、丘陵、臺地和河谷平原4 個地貌類型區(qū)。 大小河流72 條,總長1066km,主要河流有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3 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37.85億m3。 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四季分明, 溫暖濕潤, 年平均氣溫21.5℃左右,夏季有短暫的酷暑,最高溫度可達50℃(地表溫度)。年平均降雨量1319.7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9 月,其中5、6 月為梅雨期, 7~9 月常有臺風影響,臺風來臨或發(fā)生短歷時強降雨、暴漲陡落。
國道319 線K93+000~K126+000 路段途徑南靖縣豐田鎮(zhèn)、龍山鎮(zhèn)與金山鎮(zhèn),該路段屬于丘陵、臺地和河谷平原地貌類型,路線線型較好,坡度較緩;K130+000~K153+800 路段途徑南靖縣和溪鎮(zhèn)與奎洋鎮(zhèn), 該路段屬有中低山、丘陵地貌類型,路線線型較差,急彎陡坡路段較多,且具有獨特小范圍氣候,降雨量較為豐富。
根據(jù)南靖縣國家氣象站和奎洋鎮(zhèn)霞峰村、 奎洋鎮(zhèn)上洋村、和溪鎮(zhèn)區(qū)域自動站的觀測資料,年降水量如表1 所示:
表1 2016~2018 年奎洋鎮(zhèn)霞峰村、奎洋鎮(zhèn)上洋村、和溪鎮(zhèn)區(qū)域年降水量(單位:mm)
可以看出,南靖縣氣候特點為日照時間長、夏季溫度高、降水量大。
(2) 重載車輛長下坡剎車水影響
國道319 線K130+000~K153+800 路段屬中低山、丘陵地貌類型,路線線型較差,急彎陡坡路段較多,重載貨車從龍巖往漳州方向較多(下行方向),多數(shù)重載貨車處于長下坡的路況下,為了給制動器降溫放剎車水,加上車流量大,使得地面常處于潮濕狀態(tài)。
國道319 南靖段路線整體呈由東向西的走向, 從區(qū)域通道的角度考慮,周邊道路主要為:漳龍高速、龍山線、龍船線以及高龍線。
根據(jù)通坑公路站間隙觀測站觀測資料, 往年年度月平均交通量如表2 所示:
從表2 可看出大貨及拖掛車等重型車輛占全部車輛數(shù)的比例較高, 其中2016 年比例約為69.3%,2017 年比例約為69.8%,2018 年比例約為75.7%,呈現(xiàn)逐年遞漲的趨勢,且從現(xiàn)場情況看,載重較重。
表2 2016~2018 年國道319 線通坑公路站間隙觀測站往年年度月平均交通量
國道319 線南靖段K93+000~K130+000 路段平縱曲線較好,主要以坑槽病害為主,現(xiàn)對坡度大于5.0%,半徑小于80m 進行簡單分析及歸納,結果見表3、表4。
表3 K93+000~K130+000 縱坡大于5.0%路段
表4 K93+000~K130+000 彎道半徑小于80m 路段
本次對K130+000~K153+800 路段進行詳細調(diào)查,該路段急彎陡坡較多,路面破損較為嚴重,其中最小半徑達到23m,最大縱坡達到7.03%,詳見表5。
通過上述分析發(fā)現(xiàn)病害的產(chǎn)生與水影響、 交通量及重載交通影響、 現(xiàn)狀道路路線平縱曲線影響等有較大的關系。
(1)從現(xiàn)場可以明顯看出,許多車輛,特別是重載車輛均往下行方向行駛,路肩幾乎沒有機動車輛行駛,這也是硬路肩病害最少的主要原因。 另外下行往漳州方向滿載超載重車多,且軸載較重,是引起下行路面病害多于上行的主要原因。
(2)道路路線指標較差,最小半徑為23m,最大縱坡大于7.0%, 重載車輛剎車制動力以及橫坡離心力較大,急彎陡坡路段更為明顯,在車輛反復作用下,超過了瀝青路面的材料極限從而引起了瀝青路面的反復破壞。
(3)連續(xù)下坡路段,重車下行時需放剎車水降溫,造成瀝青路面長期處于浸泡狀態(tài),容易造成瀝青強度降低,在車載荷載作用下特別容易發(fā)生破壞。
(4)急彎陡坡路段為雙向兩車道,瀝青路面長期在車載作用下容易發(fā)生疲勞破壞。
(5)沿線貨車貨運經(jīng)營較多,經(jīng)常有油污下滲,油污會侵蝕瀝青路面,產(chǎn)生坑槽。
(6)南靖地區(qū)降水量較大,容易存在積水現(xiàn)象,長期積水將浸泡基層及路基,導致水泥板底承載力降低,從而引起瀝青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特別是重載車輛的作用下,承受巨大的彎拉應力,導致瀝青路面出現(xiàn)破壞的現(xiàn)象。
針對國道319 線瀝青路面大面積病害, 結合公路路況及往年出現(xiàn)病害路段情況,制定以下處治方案:
(1)雙向四車道鎮(zhèn)區(qū)路段,線型較好,主要以坑槽病害為主,以專業(yè)人工挖補修復為主。
表5 K130+000~K153+800 路段破損路段平縱技術指標表
(2) 國道319 線K85+630~K130+000 路段屬于平緩路段, 主要是以坑槽病害為主, 極少存在車轍和擁抱現(xiàn)象,針對坑槽病害進行專業(yè)人工挖補修復,車轍和擁抱病害范圍較大的采用銑刨機和攤鋪機修補。
(3)K130+000~K151+500 屬于山區(qū)急彎陡坡路段,為雙向兩車道, 特別是K130+000~K132+000,K133+820~K135+500,K146+500~K151+500 路線線型指標較差,兩側瀝青路面在大型超載車輛荷載作用下,路面出現(xiàn)坑槽、表面結構松散、波浪擁抱等嚴重結構性變形,路面破損率達80%以上,路面破碎非常嚴重,此路段反復出現(xiàn)病害顯示超過了瀝青路面的材料極限, 已不宜采用瀝青路面形式,改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型式。結合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瀝青路面的破損情況, 路面采用厚度為28cm 的水泥混凝土面層。 為提高路面使用性能,約束裂縫擴張、承受混凝土收縮應力, 在急彎陡坡處以及路面破損較為嚴重路段采用28cm 厚連續(xù)配筋(雙層鋼筋網(wǎng))混凝土路面。 并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與加鋪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間設置隔離層(瀝青混凝土4cmAC-13),有利于緩解板與板之間的強硬接觸, 緩解由于板塊收縮應力造成的板塊開裂。
針對國道319 線K85+630~K130+000 路段面層、基層病害的實際情況,對坑槽、嚴重龜裂、波浪擁包進行挖補處理,以恢復路面的通行功能。 基本的操作程序是:病害調(diào)查→施工準備→放線→切割→人工開槽→清理基坑→噴灑粘層瀝青→人工攤鋪瀝青混凝土→碾壓→降溫放通道路。
國道319 線K130+000~K132+000,K133+820~K135+500,K146+500~K151+500 路面破碎非常嚴重, 銑刨破損瀝青層至原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攤鋪隔離層,最后澆筑水泥混凝土。 基本的操作程序是:施工準備→放樣→人工交通管制(半幅通行)→用銑刨機銑刨破損瀝青層至原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洗舊路面→再次放樣及標高測量(控制厚度及超高半徑)→攤鋪機攤鋪4cmAC-13 瀝青混凝土→人工現(xiàn)場綁扎鋼筋,嚴格控制上層橫向鋼筋位于縱向鋼筋之下,下層橫向鋼筋位于縱向鋼筋之上→采用滑模攤鋪機施工,并配套大型混合料拌和設備,嚴格控制與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毗鄰的普通混凝土伸縮縫及脹縫→路面硬刻槽→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完成后, 開始養(yǎng)生并進行防護,28d后取芯檢驗,達到合格→安全設施施工→放通道路。
在山區(qū)急彎陡坡路段,重載貨車較多,車輪的水平推力、重車剎車放水浸泡、雨水浸泡、車輛沖擊運動荷載的作用,致路面出現(xiàn)坑槽、表面結構松散、波浪擁抱等病害,只要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治理方案, 在實際應用中可取得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