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新,楊海艷,劉玉存,熊繼軍,陳曉勇,
(1.中北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2.中北大學 環(huán)境與安全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3.中北大學 儀器與電子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納米含能材料在反應活性、能量釋放、爆炸威力等方面優(yōu)勢巨大,是當前含能材料領域的研發(fā)重點[1],其中以納米鋁(n-Al)和納米三氧化鉬(n-MoO3)組成的復合體系具有典型性[2],該體系比其他n-Al/納米金屬(或非金屬)氧化物復合體系具有更高的反應熱[3]。n-Al/n-MoO3納米含能材料常用物理共混方法制備,但此法較難解決納米粒子間混混分散問題,影響體系能量釋放,故發(fā)展了許多改進手段,如抑制反應研磨法、溶膠-凝膠法、自組裝法等[4]。本文在當前研究熱點2D材料基礎上[5],利用2D材料的超薄納米片層結構,改善n-Al的分散、增加n-Al與MoO3的混合效果及兩者接觸面積,進而獲得新型高性能納米含能材料。
納米鋁(粒徑100 nm,無進一步處理)、MoO3均購自上海超威納米材料有限公司;N,N-二甲基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均為分析純。
SCIENTZ-IID超聲波細胞粉碎儀;HC-3018高速離心機;ZDF-6020型真空烘箱;DY2103QT超聲波清洗儀;V-2800A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Multimode8型原子力顯微鏡(AFM);1503VP掃描電子顯微鏡;NETZSCH STA 449C(TG)。
將購買的MoO3與少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研磨20 min以減少MoO3粒子之間的團聚,將研磨好的MoO3分散于N,N-二甲基酰胺(DMF)溶劑中,一起置于超聲波細胞粉碎儀,在300 W功率下間斷超聲(3 s超聲,2 s停止)6 h,然后使用高速離心機在8 000 r/s下離心20 min,提取上清液,在真空烘箱中160 ℃下干燥4 h,所得粉末即為2D-MoO3樣品。
使用UV-Vis光譜間接表征2D-MoO3的存在,所用UV-Vis分光光度計,測定的波長范圍為200~800 nm;使用AFM(原子力顯微鏡)直接表征2D-MoO3存在及形貌、微觀尺寸等。
將購的n-Al分散于DMF溶劑中,密封后置于超聲水浴中超聲20 min;將制得的2D-MoO3分散于DMF溶劑中,一起置于超聲水浴中超聲1 h;然后將n-Al分散液與2D-MoO3分散液混合,并在超聲浴中超聲2 h,在真空烘箱中烘干,即得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
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表征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形貌結構;使用高量程DSC表征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能量釋放特性,溫度范圍為25~1 000 ℃,升溫速率為20 ℃/min。
使用UV-Vis光譜表征液相超聲剝離的上清液,所得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在220 nm和約250 nm處有顯著的吸收峰,這些峰為2D-MoO3納米片的特征吸收峰[6],因此,可以間接證實我們采用的剝離方法和剝離條件得到了2D-MoO3納米片。相比塊體MoO3,2D-MoO3納米片光吸收峰明顯藍移,藍移是由于其納米尺寸的限域效應導致,意味著可能存在納米級別的薄層。
圖1 剝離的2D-MoO3上清液的UV-Vis光譜Fig.1 UV-Vis spectroscopy of stripped 2D-MoO3 supernatant
為更加直觀證實2D-MoO3納米片存在性,取一滴稀釋后的MoO3上清液滴在云母片上,真空干燥后采用AFM顯微鏡觀察該云母片,所得結果見圖2。
圖2 剝離的2D-MoO3納米片AFM圖Fig.2 AFM images of stripped 2D-MoO3 nanosheets
由圖2可知,剝離所得納米層狀物確實為2D-MoO3納米片,其厚度為2.785 nm,最大厚度為3.618 nm,大約為4~6層MoO3[7]。證明我們所選剝離條件可以用于制備2D-MoO3納米材料。AFM結果也顯示所得納米片橫向破碎較多。理論上破碎多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有利于后續(xù)與n-Al的反應,但是破碎過小可能容易引起團聚,會影響納米含能材料能效發(fā)揮[8]。關于2D-MoO3納米片橫向尺寸大小優(yōu)化工作還沒有深入研究,有待后續(xù)跟進。
由圖3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可知,2D-MoO3存在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中(圖3b靠左的片狀)。剝離的MoO3片平躺于Al納米顆粒之中,與n-Al的接觸概率明顯增大。圖3顯示顆?;旌陷^為均勻,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混合物顆粒有一些大于200 nm,意味著制備的體系中有燃料粒子和氧化劑粒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圖3 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SEM圖Fig.3 SEM image of n-Al/2D-MoO3 nano-energetic material
含能材料能量特性包括慢加熱和快加熱反應,前者可反應其反應活性、難易程度等,由反應活性等可推知納米鋁熱劑類異質(zhì)炸藥體系中組分混合均勻程度、接觸界面積多寡和擴散控制的影響程度;而后者能評價其爆炸威力和做功能力[9]。此處更關注組分混合與納米燃料、氧化劑間的界面接觸,故利用DSC設備研究了所得納米含能材料的慢加熱特性。
圖4為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在氬氣氣氛下(避免nAl與N2反應)以20 ℃/min的升溫速率的熱行為曲線。
圖4 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DSC熱行為曲線Fig.4 DSC thermal behavior curve of n-Al/2D-MoO3nano-energetic materials
由圖4可知,n-Al/2D-MoO3納米含能材料放熱峰較為集中,且反應起始較早(起始溫度低)。DSC結果與先前報道的Al/MoO3含能材料工作的DSC曲線有一些不同,如Schoenitz等[10]其寬峰是一個彌散的寬峰??赡苡捎?D-MoO3的影響,該實驗與抑制反應研磨法制備的低Al含量Al/MoO3體系[11]的熱行為較為類似。我們發(fā)現(xiàn)其第1個放熱峰反應起始溫度為404 ℃(峰值溫度為580 ℃),低于Al的熔點660 ℃,故反應開始于Al熔融之前,避免了Al系鋁熱劑反應時的預反應燒結過程對能量釋放性能的副作用[12]。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制備的2D-MoO3粒子尺寸寬分布的原因,其中更細粒徑的2D-MoO3與Al納米粒子在主反應前提前反應,這與Zhou等報道的納米Al/納米MoO3體系[13]是顯著不同的,其主體反應在跨600 ℃范圍內(nèi)。說明2D-MoO3納米片將極大改善體系反應活性,使釋放能量更加集中。原因可能為2D-MoO3納米片具有大的比表面積,有利于納米Al與其接觸,從而改善Al與MoO3之間的接觸,降低兩者反應的擴散時間。在峰值700 ℃左右,仍存在一個大放熱峰,原因可能為高層數(shù)2D-MoO3納米片與熔融態(tài)納米Al的反應,也可能為別的原因,具體原因在后續(xù)研究中。而在877 ℃處的放熱峰可能為Mo單質(zhì)氧化后與熔融態(tài)Al的反應,這表明所制備的2D-MoO3具有很小的尺寸[14]。
由以上分析可知,相比普通MoO3納米材料,采用2D-MoO3與納米Al混合制備納米含能材料對納米Al/MoO3含能特性具有更為顯著的改進作用,特別是對降低其反應活化能、增加反應速率明顯,因此,2D納米材料在含能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其作用機制、優(yōu)化條件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
利用液相超聲剝離法成功制備了2D-MoO3納米片,所得納米片大約為4~6層結構。將其與納米Al混合后,可獲得性能優(yōu)良的納米含能材料,其反應速率極快,證實2D-MoO3納米片能極大增加反應活性,顯示了2D材料對改善異質(zhì)含能組分間界面接觸具有良好效果。本研究展示了類石墨烯二維材料在納米含能材料中巨大研究價值,為新型納米含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