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碗呢?”“我的筷子呢?”“我的水杯呢?”剛到北京,老同學就約我吃晚飯。可還沒上桌,一個同學就遭到自己5歲女兒的三連問。然后這個身高一米八,曾經(jīng)以高冷著稱的男同學立即屁顛屁顛地把女兒抱到座位上,從書包里掏出一套餐具擺在她面前,哄道:“在這兒呢,寶貝兒!”
看著他這副“奴顏婢膝”的樣子,大家伙兒都忍不住嘲笑他是“女兒奴”。同學無奈地搖搖頭:“我家娃可真不好伺候!”“可不是嘛,現(xiàn)在的小孩都這樣,我家也差不多?!薄安灰噲D從我兒子嘴里搶吃的,否則那陣仗,親爹親媽都不認,就是個白眼狼!”
可當孩子們最愛吃的宮保雞丁上來后,剛才還“苦大仇深”的同學們畫風全變了。“蘭蘭看,點了你最愛吃的宮保雞??!”“寶,你的宮保雞丁來了?!薄皾?,快吃你的宮保雞??!”看著昔日同窗站起來認真地給各位“小祖宗”夾菜的樣子,我猛地冒出了一個問題:每個孩子都被家長告訴說這盤宮保雞丁是“我的”,那別人夾筷子的時候,“我”應(yīng)該是個什么心理?
說孩子是白眼狼,可有沒有想過,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原本就是大人們一口一口喂出來的?。?/p>
(摘自《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