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麗娜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音樂教育教學面臨著更大挑戰(zhàn)。教師要不斷關注創(chuàng)新元素的融合,不斷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總結和利用,以確保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以及學生發(fā)展的全面性。幫助學生在不斷的自我學習和總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力,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最終實現(xiàn)音樂教育教學的成功。本文針對目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為如何優(yōu)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對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教學;有效性
前言:人的思維和智力的黃金啟蒙階段就是在小學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是尤為重要的。因此,小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身的教學水平,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幫助他們對課堂知識進行學習。而小學音樂課能夠為學生枯燥的學習提供更多有趣生動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小學音樂教師一定要格外注重課堂內容的融合,為教學內容添加更多的元素,幫助學生全方位的感知和認識世界。
一、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阻礙因素
(一)教學目標不清晰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中,僅僅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表面的教學要求。這對于小學音樂教師的發(fā)展是不利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無法對教學主體進行明確,教學內容枯燥無味,無法很好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打消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一般只是為了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強迫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學生無法認同被迫學習的學習方式,很大程度上出現(xiàn)逆反心理,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無法有效進行。
(二)教學方式缺乏多元化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毫無新意。學生聽著教師的老生常談,感受不到任何新意和興趣。課堂教學氣氛死氣沉沉,教師僅僅是進行填鴨式的灌輸音樂理論知識,完全忽視了小學生自身的學齡特點。完全忽視了對小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效果不佳,學生對小學音樂學科提不起興趣[1]。
(三)教師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國,很多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他們很多是沒有音樂專業(yè)相關文憑的,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不高,當然也就無法勝任音樂教師的職務。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只有從根本上選拔相關人才,才能夠有效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四)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多樣性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缺乏對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探討和引入。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無法適應當代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的。機械化的講授無法適應小學生學習的需求,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學習的進步。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注重互動,合作學習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精準定位課堂重點,融合多種教學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重視和學生的互動以及交流,建設和諧美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墓膭睿膭钏麄冞M行自主學習,幫助他們逐漸培養(yǎng)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比如:教師在講授具體的課程時,可以結合課外知識,與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二)多種教學方式融合教學
在具體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多種教學方式融合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小的音樂游戲,通過與學生進行游戲的方式來將音樂知識傳達給學生。通過各類音樂游戲,學生不僅僅能夠體會到游戲的趣味性,還可以最大程度活躍課堂的氣氛,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將樂理知識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為將來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
(三)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
教師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只有學生積極自主的進行學習,才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教學有用性。比如:教師在給出音樂鑒賞的時候,要求學生自主的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幫助學生主動的思考音樂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四)利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輔助教學
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應該創(chuàng)設必要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讓學生盡可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喜歡上音樂課程的學習。比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樂理的欣賞和學習,還要幫助學生對音樂背后展現(xiàn)的人文性進行理解,對于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和主題思想進行理解和感受。更深層次地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yǎng),實現(xiàn)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經濟大發(fā)展的今天,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利用多種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曉霖. 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7,45(9):45-46.
[2]潘嘉欣.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 發(fā)現(xiàn),2018,56(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