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瓏
[摘 要:小學低年級時寫作的初始階段。新課標強調(diào):要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上,讓學生愿意寫作、喜歡寫作,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文章從生活、情境、想象和網(wǎng)絡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幫助學生習作起步的有關教學策略問題。只有改變以往的學習模式,以全新的多樣化的方式進行作文學習,才有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從而開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低段習作;途徑方法;指導策略]
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形成了“教師命題、指導——學生獨立寫作——教師自己改評”的學習模式。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學生的思維限于固定的框框中,且寫作的主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只有改變以往的學習模式,以全新的多樣化的方式進行作文學習,才有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從而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何讓學生由“要我寫”變?yōu)椤拔乙獙憽?,并在習作中暢所欲言,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展現(xiàn)習作的個性呢?
一、在生活中探究習作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比绻蠋煂⒘曌黝}材只限于文本,自動放棄“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這一身份,那作文課堂勢必會如一潭死水,了無生趣。這樣,學生的寫作題材被限制,又怎么能寫出清新有趣的作品呢?所以,我們應該有開闊的課程視野,自覺地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圖景,為學生的探究習作打開一扇窗。
那么如何打開這扇窗呢?不妨從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參與的生活情景中切入。在學校的“紅領巾生物基地”里觀察含羞草的生長情況時,有學生問:“老師,含羞草的名字好怪的,為什么起這樣的名字呢?”一學生馬上回答:“因為它怕羞?!苯又?,有幾個學生發(fā)問了:“老師,含羞草為什么會怕羞呢?”思維始于驚異,驚異引發(fā)探究。于是,我就以疑還疑,讓他們自己到課外去尋找答案,并自擬題目寫一篇有關含羞草的作文來匯報自己的科學發(fā)現(xiàn)。放學后,他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去課外書里、網(wǎng)絡上尋求答案。很快地,一連串的問題都讓他們自己給解決了,并且還查到了有關含羞草其他方面的知識。他們在作文里寫道:“原來,含羞草的葉柄下有一個鼓囊囊的包,叫葉枕,里面水份充足,感覺敏銳。當你用手觸摸葉子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流向兩邊,葉枕癟了,葉子就垂了下來,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想這恐怕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罢鏇]想到,含羞草也有不害羞的時候。當我們長時間碰觸它,讓葉枕里的水份流干,而它還沒來得及補充過來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不害羞的狀況?!薄巴ㄟ^上網(wǎng)查資料,我意外地看到了含羞草的花。它開的花很特別,像一個個紫紅色或粉紅色的圓球。”有學生驚嘆:“沒想到一株小小的含羞草卻蘊藏著如此有趣的科學知識,這次的經(jīng)歷真讓我大開眼界。我想,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樂于探究,一定會有更多更有趣的科}學發(fā)現(xiàn)的?!鄙钐幪幱袏W秘。老師要善于為學生多開幾扇窗,把探究的觸覺延向課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當學生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感受的時候,自然會寫出別具一格、耳目一新的作品來。
二、在情境中合作習作
新課程呼喚有情趣的語文教學,在習作教學中也需要有情趣?!皟和肋h生活在游戲中?!绷曌鹘虒W中創(chuàng)設情境,尤其是游戲情境,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戲中傾聽、表達,讓他們神采飛揚,使課堂充滿生機。
三、在想象中自主習作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毙抡n標明確指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只有思想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兒童才能將記憶中的表象奇特地加以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想象出曲折的情節(jié)、出人意料的結果。所以,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給學生以充分想象的空間自主習作。比如《假如》一文,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結束,給學生留足想像的空間,激起他們情感表達的需要。最后,拓展延伸部分,可讓他們說說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干些什么?讓學生盡情想象,暢所欲言。沒想到學生的想象竟是如此豐富。
這時,學生興致高漲,文思泉涌,把他們的語言再作擴展補充,落筆成文就是一首首優(yōu)美的小詩。他們也因為被老師夸獎為小詩人而信心倍增,從喜歡讀詩而愛上了喜歡寫詩。
四、在網(wǎng)絡中自由習作
“兒童寫作不光是語言學習的需要,還是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別人溝通。必須讓學生的作文有更多的傾聽者、欣賞者,讓學生得到情感的滿足?!薄W(wǎng)絡的開放性不正滿足了兒童這一情感需求嗎?
緣于網(wǎng)絡的開放性與共享性,要求發(fā)表的習作得有一定的質(zhì)量。盡管學生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也不能隨便一篇習作都可以拿來發(fā)表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便于交流、修改,在習作初期,我就放寬要求,只要他們自我感覺不錯的作品,都可以發(fā)表上去。
首次公布“用稿通知”學生的姓名時,教室里掌聲雷動片歡騰。被錄取的學生臉上滿是興奮跟自豪,讓其他同學好羨慕。我就趁熱打鐵,鼓勵全班同學只要認真寫,都會寫出好作品,并引導學生進行網(wǎng)絡點評??紤]到他們剛開始習作,在點評時要求他們多一些賞識、贊美之詞??梢詫L袅曌髦泻迷~好句等方面的亮點給予褒獎,暫時性地對存在的問題不予理睬。在一個個習作亮點的刺激下,充分張揚小學生習作的自信心,在樂于表達的心理能量的驅(qū)動下催生言語智慧。從此,學生寫作熱情高漲,寫作態(tài)度認真,重視了對習作的修改,作品質(zhì)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讓學生在寫作初期輕松起步輕裝前行,實現(xiàn)了具有生活體驗的寫作,具有真情實感的交流;實現(xiàn)了讀寫結合與網(wǎng)絡條件下的自主發(fā)表,以及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讓學生在現(xiàn)實世界、內(nèi)心世界和網(wǎng)絡世界里自由走筆,傾訴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深刻的人生感悟、難忘的情感經(jīng)歷、奇特的想象境界與嶄新的科學認知。
讓學生的靈感在筆尖跳躍,自信在紙上流淌,文采在網(wǎng)絡飛揚!讓習作課堂承載著更多的富有生活氣息與無限童趣的學生習作,從而實現(xiàn)學生習作的生機活力與豐富多姿。
參考文獻
[1]陳華.淺議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華夏教師,2016(5).
[2]葛艷.打造作文“巴學園”培養(yǎng)樂寫“小豆豆”:走出小學作文教學的誤區(qū)[J].語文知識,2016(20).
[3]張宇.漫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J].中國培訓,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