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琴
摘? 要:語文是中職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也是中職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職業(yè)精神的重要途徑。中職院校中,很多學生因為沒有進入普通高中而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所以中職課堂通常效率不高。隨著中職教育改革的推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習學會主動接受知識,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成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提出了一些運用行動導向模式提升中職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行動導向;中職語文;教學效率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由德國的雙元制教學模式改進而來,并在我國成功運用于職業(yè)教育的教學中。其主要特征是以活動為導向,引導學生進行全程的參與,以此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由于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狀態(tài)等問題,導致了教學效果遠遠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急需尋求方法提升中職語文教學效率。經(jīng)過我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將行動導向教學法用于中職語文教學能夠極大提升學生的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一、案例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與教師配合不夠積極,中職的語文課堂幾乎成為了教師的“一言堂”,這樣不僅有悖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也使課堂教學的成果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提升。案例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其中,讓學生針對這個案例進行討論,最后將學生討論所獲得的成果總結成為抽象的理論知識。案例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將所有的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之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投入課堂進行學習,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學生在對情景討論的過程中,也會不斷進行思考,提升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課文《讀書人是幸福人》時,我首先對文章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對文章段落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細致的講解了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對讀書人的幸福進行論證的。講解之后,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仍然不夠深入,這時我采用案例教學,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讀書到底是苦還是樂?這時學生們紛紛對問題產生了興趣,開始討論起來,我讓學生舉例論證,于是學生們紛紛開始查找資料,學生們就近開始對課文進行一遍一遍的閱讀,從中尋找證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同時一些學生也開始翻閱課外書籍,尋找古今中外大家對于讀書的描述。討論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的,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既加深了對于文章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多關于讀書的觀點,豐富了自身對于讀書的認識,學生們全體參與,課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參與
角色扮演是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就是讓學生進入到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學生們扮演文章中的人物,以此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通過對文章中角色的扮演,學生們不僅能夠加深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夠深入體驗其中的情感。在扮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隨意發(fā)揮,對角色的特點、臺詞等內容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學生之間的配合、協(xié)調能力。
由于小說情境豐富、角色數(shù)量較多且劇情跌宕起伏,因此教材中的小說是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素材的主要來源。例如在學習《雷雨》這篇文章時,我就運用角色扮演教學。由于該小說場景較多,因此我只是選取了幾個經(jīng)典的場景讓學生進行扮演。一個是魯侍萍和周樸園相見的場景,一個是魯大海代表工人面對周樸園的場景,這兩個場景沖突比較尖銳,也更加考驗學生能力。表演內容并不是完全根據(jù)原文,而是學生們組成了劇本改編小組,將劇本進行改變,也讓觀看的學生們更加容易理解。表演過程中,學生們全部投入其中,深刻體會了文章的劇情,加深了對于文章的理解。而新的劇本也讓我感到耳目一新。
三、場景模擬,提升學生能力
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國家提供技術技能人才,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也需要注重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場景模擬教學也可以成為模擬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場景,來模擬現(xiàn)實的生活,學生在場景模擬中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學生運用自身的知識積累和應變能力來解決。模擬教學能夠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
在中職語文課程中包含著口語交際課程,該課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應聘是未來中職學生必然需要經(jīng)歷的過程,因此在學習《應聘》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進行了模擬教學,讓學生體驗應聘的場景,培養(yǎng)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例如應聘過程中,學生的自我介紹是否能夠突出自身能力,交流過程中是否能夠做到沉著冷靜,回答問題時是否能夠運用自身學習到的知識等。應聘的方法采用分組形式進行,并且每個學生面試后小組其他成員都要對其進行嚴格的評價,讓學生的體驗感更加真實,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四、結論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它有效地轉變了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案例教學,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抒發(fā)自身的見解,加深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大幅提升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深入到課文情景之中,體驗課文中的人物情感;場景模擬提升學生知行合一的水平和學生的應變能力,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基礎。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推動中職教育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李英凡.中職語文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8).
[2]楊瑩.如何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7,(29).
[3]肖慧.實施行動導向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構建技校語文教學新模式[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