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任遠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有效教學方法。地理在日常生活非常重要,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兼?zhèn)涞膶W科。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考慮學科特色、教學要求及學生實際,開展探究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與實踐能力。對初中地理課堂如何進行探究性教學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為實現(xiàn)地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諸多新型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涌現(xiàn),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優(yōu)勢,為促進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新課程標準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高度重視,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學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理念的要求。因此,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積極開展探究性教學,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意識、識圖讀圖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
1、初中的學生正值情緒叛逆的生長期,不加以正確的引導,不容易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之中。而我國初中地理的教學方式相對落后,教學題材使用不當?shù)痊F(xiàn)象,也給這一問題的解決添加了相當大的難度。教學內容不能貼切學生實際需求,讓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學習模式。促使學習有效性難以提高,教學效率低下,讓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更加消極。如此反復,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并難以解開。
2、教師應該成為學生與課本之間的橋梁,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領路人。然而現(xiàn)在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內容,大多按照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進行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僅僅以單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能更好的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如果教師依然不能重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那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同樣不可能提高。
3、在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就是學生自己的興趣。當學生面對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他們才能有熱情,主動的去學習,并自然而然的拓展自己的思維。如果老師沒有認識到興趣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那么也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提高教學中的效率與質量。
4、在應試教育下,初中地理在學生和家長的眼中,并不像數(shù)學、語文、英語這三大主課那般重要。因地理學業(yè)成績沒有列入學生升學總分,這就造成了初中地理的尷尬地位。在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情況下,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及課后的復習狀況,都是不容樂觀的。而初中地理沒有受到重視的這種情況,給地理教師的教學成績的提高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評優(yōu)評先沒有資格。
二、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1、重視地理教學
教師可以與學生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讓學生和家長認識到地理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作用。尤其地理的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這是學生不論是學習、生活,甚至以后的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的。只有當學生和家長意識到任何一門學科都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的時候,才能讓學生以及家長對地理產生足夠的重視。而只有學科受到足夠重視,教師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
2、靈活利用課堂導入
課堂的導人情況直接影響到該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教師由設應于自身的特點、年齡、性別、學歷、地理專業(yè)知識等的不同,設計的課堂導人都會各不相同、教師在設計課堂導人的時候,該揚長避短,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結合學生情況進行設計。本人認為,在設計導人的時候,教師應多從這四個為一面著手,即趣味性、針對性、新穎性和直觀性人手來提高教學質量。
3、圖文結合豐富課堂
圖文結合是地理教學最顯著的特點,運用地圖是地理學習最基本、最重要的為方法,也是獲得地理知識的必備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運用地圖,讓學生在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多接觸地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緊密結合地圖學習地理的為方法和習慣。圖文結合,除了充分運用地圖教學以外,還包括運用景觀圖、視頻、音頻等媒體豐富課堂教學。
4、創(chuàng)建活躍課堂氛圍
有效的地理教學必須要做到全員參與,即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問題。不可否認,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首先取決于教師講課質量的好壞。然而,課堂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講課,而更需要的是課堂調控能力。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表現(xiàn)的能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為一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巧設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等。在初中地理的課堂中,地理教室可以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不論是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都可以聲情并茂的吸引學生的目光。而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也是最容易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活潑一些,授課中帶著輕松的微笑,這樣也會讓學生感覺到輕松。當然,如果是資深的地理教師,或許單單是生動的語言就已經可以把學生吸引住了。在學習沉重的壓力下,輕松的學習模式,會讓學生感到愉悅,從而更加喜愛上地理的課堂。
5、多樣化教學模式
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教學,不斷、持續(xù)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也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增強學生記憶的同時,也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知識了解掌握情況,也能清楚自己教學內容的缺失和不足,使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更強,教學質量大大提高。教師可以借鑒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課前準備課上教學內容以及課堂交流問題和思考內容,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加活躍、積極地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多媒體教學模式
教育發(fā)展新形勢下,多媒體技術設備廣泛應用到教學中,社會發(fā)展現(xiàn)階段,教育收費、安全教育教學一米閱讀等教育軟件的逐漸施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移動設備與多媒體教學設備有機結合起來,實現(xiàn)多媒體創(chuàng)新應用。且效果不明顯,學生接受理解難度較大,利用移動設備的便利,將所需地圖、地形圖等通過多媒體設備傳輸?shù)揭苿釉O備上,通過大屏幕的展示,不僅保證圖示美觀,也可以減少課程浪費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6、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總結歸納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程序。學生在觀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現(xiàn)象之后,可以通過這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分布與運動的特點,來歸納出事物與現(xiàn)象運動的規(guī)律,從而達到學習地理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課堂中開展探究性教學,應確保探究性教學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促進學生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提升。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新課程改革要求,與時俱進地對探究性教學進行優(yōu)化,以更好地促進初中地理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呼吁將地理學業(yè)成績計入升學中,使地理學科得到社會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春梅.關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圖像教學的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7,0(8X).
[2]李秋生.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0(11).
[3]蘇興淦.淺談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0(12).
[4]閆文蘭.論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J].科學中國人,2015,0(1X).
[5]顏江淮.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J].文教資料,2016,(2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