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青
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各類信息的渠道日益寬泛,信息的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廣,這對傳統(tǒng)廣播媒體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因而,廣播記者應及時轉變思想,提升能力,以適應角色轉型帶來的更多挑戰(zhàn)。本文從提升綜合素養(yǎng)、提升洞察力、提升專業(yè)技能、強化責任心和調動積極性五個方面,就新媒體背景下廣播記者應該如何把握好角色轉型進行初探,以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廣播記者;角色轉型
一、廣播記者角色轉型的必要性
(一)媒體方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為了緩解隨之而來的巨大壓力,人們越來越喜歡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去閱讀新鮮有趣的新聞。這就要求,媒體行業(yè)面對海量信息要學會主動出擊,精準抓取有效新聞,并以最快的速度傳達給受眾。在這一方面,新媒體憑借豐富的傳播渠道、靈活的傳播形式和個性化服務呈現出了明顯的優(yōu)勢。與之相反,廣播行業(yè)受到傳統(tǒng)播報形式的束縛始終沒有突破,導致其在行業(yè)中的地位大大降低,甚至大有被新媒體取而代之的趨勢,為此廣播媒體必須進行革新,開辟出新的生存之路。
(二)記者方面
廣播媒體的生存已然陷于困境,因而作為廣播記者面對隨之而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更要努力調整狀態(tài),提升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媒體行業(yè)競爭中涅重生。以往,廣播記者在采訪時要用到許多笨重的設備,這在無形之中就加大了工作強度,所以導致有些記者不愿意主動去做采訪。面對新形勢,廣播記者必須要改變被動的態(tài)度,學會主動接觸和處理各式新聞,這樣才能增值自己,獲得更大發(fā)展。
二、新媒體背景下廣播記者實現角色轉型的策略
(一)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廣播記者在角色轉型的進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對陳舊的工作方法進行改革,學會取長補短,將新媒體的精華與傳統(tǒng)工作的豐富經驗相融合,從而找到既適應自身工作特性,又能滿足受眾需求的播報新形式、新思路。廣播記者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運用各種手段提高采訪和播報能力,并且還要善于運用新的信息化技術以及便捷的采訪工具,來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廣播記者在采訪時還要講究視角的獨特性,特別是在做人物采訪時,更要結合每個人物的個性特質,挖掘亮點,以增強廣播內容的可聽陛。
(二)提升洞察力
面對林林總總的新聞信息,廣播記者要具有甄別的能力,摒棄掉那些沒有價值的無效新聞,迅速捕捉熱點話題,這樣既能節(jié)省出大量時間用于其他方面的工作,又提高了新聞內容的質量。廣播記者要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體悟生活的良好習慣,注意積累采訪素材,當身邊發(fā)生趣事時要及時記錄,形成新聞,第一時間傳達給受眾。
(三)提升專業(yè)技能
提升專業(yè)技能是廣播記者實現角色轉型升級的基礎。廣播記者的專業(yè)技能涉及面較廣,像采訪能力、寫作能力、播報能力和總結能力等。這些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優(yōu)化廣播質量,從而提高廣播的收聽率,擴大廣播媒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而且,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記者的采訪工作也輕便了許多。他們從此放棄了大型的攝像機,而改用gopro等微型攝像機,在話筒方面也改成了小巧方便的錄音筆或者是夾在衣服上的微型話筒。所以,廣播記者要全面提升各種專業(yè)技能,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四)強化責任心
對于任何一種職業(yè)來說,強烈的責任心都是員工應該具備的品格,它直接影響著工作進度的快慢和工作質量的優(yōu)劣。而對于廣播記者來說,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則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廣播記者是社會的傳聲筒,如果他們的責任心不強,向大眾發(fā)布虛假新聞,就會使大眾形成錯誤的認知,更加嚴重的還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不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所以廣播記者在播報時一定要有社會責任心,確保新聞的真賣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背景下,受眾對新聞時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隨之傳統(tǒng)廣播媒體所呈現出來的不足也日趨明顯。因而,廣播記者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媒體行業(y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及時調整思路,拓寬新聞視野,提升捕捉熱點話題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提高多媒體手段的應用技能,以促進角色的全面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