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蜻蜓點水”是在喝水還是在吸引異性呢?
A:是在產(chǎn)卵。蜻蜓會分幾次把卵產(chǎn)在水中,卵發(fā)育成稚蟲后,以蚊子的幼蟲孑(jié)孓(jué)為食。蜻蜓稚蟲的學名叫作水蠆(chài)。不過,也有些蜻蜓產(chǎn)卵時是不“點水”的,而是將卵注入水中的植物莖內(nèi);還有些蜻蜓在池塘或溪流上方飛行的時候,將卵撒落水中。
Q:蜻蜓為什么喜歡飛舞在晚霞中?
A:每到黃昏時分,常能看見一群群的蜻蜓在霞光中飛舞,它們在干什么呢?
第一個答案
是捕食。
許多蜻蜓喜歡在黃昏捕食,因為這個時段是蟲子集中活動的時間,此刻覓食既省時又省力。蜻蜓無法捕捉趴在植物葉子上的昆蟲,它們需要獵物飛起來。一旦到了空中,蜻蜓高超的飛行技巧和強大的咀嚼式口器方能顯出它們食肉動物的本色。
而且,蜻蜓不能在黑夜中捕獵,所以天黑之前的這段時間便成了它們捕獵的黃金時段。公園的空地、小區(qū)的廣場、湖岸邊的草坪……這些地方都是蜻蜓的理想狩獵場。
蜻蜓要在天黑之前找到理想的棲身之所,它們會盤旋良久,尋找一處隱蔽、安全、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睡覺。
有些蜻蜓喜歡選擇紫穗槐枝葉,有些蜻蜓喜歡紫茉莉(俗稱地雷花),有些蜻蜓喜歡水中的荷花叢,有些大型蜻蜓則選擇高大的樹木棲身,還有一些成員專門挑選枯萎的枝條,因為它們的體形和顏色與枯枝更接近,躲藏在枯枝中能更好地躲避天敵。
成千上萬只紛飛的蚊蟲,一叢適合安眠的植物,幾株大家共同青睞的樹木,都是蜻蜓飛在晚霞中的原因。
第二個答案
是休息。
Q:蜻蜓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指示標”,這是真的嗎?
A:答案是肯定的。蜻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指示作用:它們在水中產(chǎn)卵,稚蟲在水中生活,如果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有毒有害物質(zhì)超標、水生植物受到破壞,蜻蜓的數(shù)量就會明顯下降。
雖然城市的發(fā)展改變著自然環(huán)境的面貌,但如果我們將生態(tài)理念貫徹在城市建設(shè)中,讓郊野公園、清澈的池塘和溪流以及功能良好的濕地成為蜻蜓的家園,那么,不管是紅蜻蜓、黃蜻蜓還是藍蜻蜓,一定能逐漸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