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菊 高蝶枚 劉金華
摘要: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會發(fā)現有很多題目看起來相對較容易,但在實際的解題過程當中,由于學生的疏忽,很容易出現錯誤。因而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幫助學生學會糾錯是初中數學教學任務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就以初中數學易錯知識點的教學工作進行研究探討,雖然為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易錯點;課堂干預;有效性
1設計教學內容,突出易錯點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提升數學的教學質量,首先在要求教師能夠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充分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及學習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首先應該將易錯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以幫助學生加強理解和領悟。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來尋找正確的解題方法,以有效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具體的解題過程當中能夠尋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并且能夠避開解題的雷區(qū)。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做錯的知識點,在課堂上,著重講解相應的知識點,以幫助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同時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舉例,讓學生在實例當中增強對該知識點的印象,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過程當中,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定理,形如ax2+bx+c=0,且a不等于0的方程稱為一元二次方程。而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具體應用過程當中,有很多學生會忽略a不等于0這一情況,進而導致曲解題出現錯誤,因而在實際的教學設計過程當中,教師要著重強調a不等于0這一特殊情況,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是得學生在具體的應用過程當中,能夠避免掉入題目的陷阱之中。
2多樣化教學,增強易錯點訓練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求教師能夠不斷轉換及教學方式,以不斷豐富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進而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當中,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此有效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由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常常通過自己解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產生依賴性,學生的審題能力也逐漸弱化。因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具體的情況,以多樣化的教學,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審題,并強調學生在審題過程當中應該注意的知識點,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以有效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初中數學的幾何證明題目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來感受題目所給的條件。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等教學資源來實施專項教學,進而讓學生在視頻教學中明確其學習的重點。而微課等教學方式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讓學生在題目當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適當的增強訓練,讓學生通過專項訓練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學會解基本類型的題目,進而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題目。
3反思性教學,加深學習效果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求教師和學生能夠進行反思性的活動,以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當中,有很多基本的知識概念和定理具有很強的相似性。而對于學生來說,在具體的解題過程當中,很難注意到其定理的相似性,進而在解題的過程當中,胡亂的應用公式定理,進而導致題目出錯。因而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學生加強其學習過程的反思,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反思明確其近階段學習的狀況。事實上,在學習過程當中,讓學生進行學習反思,能夠讓學生加強知識點的類比,以幫助學生區(qū)分不同公式定理之間的差別,進而在具體的解題過程當中能夠避免因公式定理混淆而出現錯誤的現象發(fā)生。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題過程當中,首先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定理,且能夠根據題目所給條件列出方程并求解。這就要求學生能夠記住相應的公式和定理,以及具體的解題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直接開平方法等四種,但針對于不同的題型,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能夠有效縮減解題步驟,同時能夠加快解題的效率。這就要求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進行不定期的總結,能夠區(qū)分不同解題方法的優(yōu)勢。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可以將錯題積累,以進一步加強對相應易錯知識點的總結和糾正,以有效避免相同錯誤再次發(fā)生。
4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數學的錯題干預教學當中,首先要求教師能夠明確其教學的重點,同時能夠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能夠結合具體的題目,以加強學生的反思性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易錯知識點,幫助學生在錯題當中汲取經驗,以此有效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黨曉紅,徐大貴.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7):61-62.
[2]霍福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