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貞
【摘要】情境教學是發(fā)展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情境教學能豐富學生表象,積累想象的素材;情境教學能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提供想象的基礎;情境教學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想象的動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對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想象力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
【關鍵詞】情境教學;學生;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睋Q個方面說,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離開積極豐富的想象,學生就既難以理解課文的內容,難以發(fā)展語文能力。而情境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它通過直觀手段與語言描繪相結合的方式,渲染一種與教材相吻合、相協(xié)調的氛圍,激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這正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的想象力在最佳的狀態(tài)下得到發(fā)展。
一、情境教學能豐富學生表象,積累想象的素材
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F(xiàn)代教育科學實踐證明,兒童只有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表象之后,其想象力才會逐步得到發(fā)展。而傳統(tǒng)填鴨式的做法、單一封閉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想,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切斷了學生想象的源泉。情境教學則是開放的、活躍的,它能在幾十平方米的教室里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場景,提供表象的廣闊空間。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寫景的文章,像《望廬山瀑布》《觀潮》《鳥的天堂》等,倘若學生只停留在語言文字表面意義的理解,是難以獲得真實的感受的。情境教學通過優(yōu)化組合各種媒體,幫助學生建立有關表象,以具體、生動的形象感知語言,發(fā)展想象力。如教學《五彩池》一文時,在講到“水池多而美”部分內容時,我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一幅五彩池的圖像,邊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邊富有感情地加以描述:“無數(shù)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睂W生的情緒受到感染,也隨著輕聲朗誦。最后總結課文時,我啟發(fā)學生假想旅行:“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雙眼,展開想象的翅膀,老師將帶你們再一次一同領略五彩池的神奇、迷人?!卑橹鴥?yōu)美的樂曲聲,我以輕柔抒情的語調朗誦全文,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如臨其境,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和傳神的描繪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梢?,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有限的文字中領略到美妙的境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情趣。
二、情境教學能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提供想象的基礎
思維是想象的基礎。馬申斯基說過,兒童的思維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官來進行的”。即使在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時,也仍然伴隨著形象思維。情境教學就是充分發(fā)揮課文的形象性,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力,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我抓住“大年夜”這一特定時間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進行對比想象,提出情感性問題:課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可是小女孩仍哆哆嗦嗦在大街上叫賣。讀到這,你覺得像她這樣大的孩子一般大年夜都會怎樣過?學生通過形象思維活動,紛紛發(fā)言,有的說:“她應該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溫暖、節(jié)日的快樂?!庇械恼f:“她應該和爸爸媽媽圍在飯桌前品嘗美味佳肴,守著電視機觀看精彩的春節(jié)晚會?!薄瓘膶W生的發(fā)言中可以看出,教師語言情境的創(chuàng)設增強了學生內心體驗,激起他們對小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又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一文時,我采用剪貼的方法,以墻面作為背景,把爬山虎的莖、葉子、腳在講解中貼到“墻上”,組成一幅綠意盎然的畫面,學生在邊說邊動手中興趣滿滿地完成了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梢詳嘌?,倘若脫離了情境的精心設計,學生的形象思維不會如此活躍。
三、情境教學能陶冶學生的情感,激發(fā)想象的動力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小學語文課本為學生展現(xiàn)了豐富的情感世界。教學時,只有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才能使他們真正受到熏陶,形成內在地精神力量。情境教學特別強調教學過程中“情”的作用,主張讓情感進入課堂,以真情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這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就拿古詩教學來說吧,如果教師只注重字面的講解、詞語的注釋,學生就進不了古詩的意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詩情畫意,更談不上真正理解一首詩。
例如,在教學古詩《贈汪倫》一文時,我先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關鍵字眼,他們很快就通過連詞串句弄清了整首詩的意見。但僅僅理解詩意是不夠的,只有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才算是真正掌握。于是,我借助了文中提供的一幅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結合詩意的理解,啟發(fā)他們想象、感受詩中的意境。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以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同學們,李白在桃花潭游覽期間,結交了當?shù)厝送魝?。他們倆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汪倫還常用美酒熱情款待李白,彼此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縱然有萬般不舍,終須一別。你瞧,汪倫正趕來為李白送行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人物和送別的場面,想一想,李白和汪倫會說些什么呢?”創(chuàng)設這樣的場境,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想象的動力。接著,我又讓學生自由組合,分別扮演李白與汪倫,盡情發(fā)揮,演繹送別的對話。由于圖畫的再現(xiàn),令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憑借自己的主觀體驗進入情境,在描述圖意、假想對話的過程中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由此可見,情境的創(chuàng)設再現(xiàn)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成為激發(fā)學生想象的動力,使他們對語言文字產(chǎn)生鮮明的“內在視像”,在豐富的想象中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從中陶冶了情感。
總之,情感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廣遠的情境的意象也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想象的廣闊天地,激活并拓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情境教學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是必然的。正因為這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以此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