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
政黨政治、選舉政治等都是西方政治學的話語。由于我國政治學的理論研究開始的比較晚,受西方政治學的影響較大,所以采用了很多西方政治學的概念。這樣做既有好處也有缺點,好處就是能緊跟國際政治學研究的水平,吸取優(yōu)秀的理論知識,增加國際學術交流的機會和話語;缺點就是某種程度上喪失了自己的話語權和建構能力,容易被西方的概念束縛,而失去創(chuàng)新能力。
就政黨的分類來說,可以簡單的按個數分為一黨制和多黨制。在一黨制的政治環(huán)境中,通常只有一個合法性的政黨存在,這個政黨掌握國家政權,且在相當長時間內只有唯一的一個政黨。通常通過法律的形式對一黨執(zhí)政加以確立,或者在法律上只有參政議政但不能執(zhí)政的政黨存在。一黨制國家通常加入或退出都有嚴格的要求和紀律。目前在國際社會,一黨制的國家較少。
大多數國家都是多黨制。多黨制是指一個國家中合法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黨,這些政黨都有機會通過獲得選票的方式參與政治。在多黨制體系中,不管是西方民主國家還在發(fā)展中國家,一個政黨通常代表的僅僅是一個社會中的局部利益,也就是個別群體的意義。“黨”一詞的本意指涉的就是部分人群,而不是全部,所以才會有“黨爭”的說法。一個政黨對外要掌握政治權力,它就必須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一個政黨對內如果有不同政治力量,它的內部成員可以分別成立新的政黨。西方政黨通常沒有嚴格的加入或退出的要求,所以“退黨”現象時常存在,也就是人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政黨之間進行選擇。
在工業(yè)化時代,西方建立在多黨政治之上的民主政治運作良好,主要是因為社會各主要階層例如資本和勞動者都形成了自己的政黨,并積極參與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可以說,龐大的中產階級促成了政黨之間的共識。但是到了后工業(yè)時代,隨著西方社會利益高度分化,多黨民主開始運作不良,往往形成僵局。通常政黨是社會力量的整合手段,但現在已經演變成社會分化的工具。需要指出的是在非西方國家,建立在多黨政治之上的治理問題,要比西方要嚴峻的多,盡管是多黨制,但并不是民主政治。甚至一些國家已經演變?yōu)榱恕笆摇保嗟氖翘幵凇笆摇钡倪吘?。政黨政治給西方造成了越來越多的負面影響。在今天的西方,經濟的惡化受損最大的就是中產階級,中產階層的規(guī)模越來越小。于是隨著中產的變小,社會的分化,政黨政治越來越缺少共識可言。
我國實行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那么我國的政黨是屬于一黨制還是多黨制?共產黨和各參政黨都是合法存在的政黨,共產黨是唯一的執(zhí)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所以按照西方政黨學的分類概念我國屬于一黨制國家。在國際社會中,像中國這樣的一黨執(zhí)政的國家,還包括新加披的人民行動黨、日本的自由民主黨和瑞典的社會民主黨等,這些政黨都是長期執(zhí)政,并且致力于建設一個富有、穩(wěn)定的社會,且社會治理也非常的有效。
可以說,一黨領導體制能夠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因為這個政黨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執(zhí)政黨的包容和開放性使自身能夠通過繼續(xù)轉型獲取和維持新的合法性。這種包容和開放性使得其在吸收了包括民主、法治等要素的同時,不會演變成西方那樣分裂斗爭的政治體系。
我國政黨政治的包容性體現在一黨執(zhí)政的基礎上允許并鼓勵八個參政黨的存在和發(fā)展。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向不同利益組織開放,將他們吸納進體制。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參政黨可以發(fā)揮參政議政、政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的作用。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部分民眾認為參政黨只是擺設,發(fā)揮程序性的作用,并沒有實質性的參與政治,甚至可能成為權貴獲得政治地位的渠道。如何切實發(fā)揮參政黨的作用,使參政黨在我國政治生活中扮演高效準確的作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但可以明確地是執(zhí)政黨和參政黨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長期共存,分工合作,互相監(jiān)督。
我國政黨政治的開放性表現在吸納更多先進的社會力量加入中國共產黨。隨著政治意識的覺醒,我國公民提出更廣泛和更為有效的政治參與的要求。在今天的世界,不管什么地方,社會的政治覺醒已經成為事實,各種社會力量都想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和影響政治。共產黨吸收這些力量進入黨內,可以將黨外矛盾有效地轉化為黨內矛盾,保證政治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只要保持包容性和開放性就能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通過長期的政治實踐證明這種政治制度是適應中國政治生態(tài)的,必須長期堅持和發(fā)展。